首页 > > 2304

民間藝術的活化石——梅山儺戲

2014-10-27
来源:香港商报

梅山儺戲近日在深圳市中心书城上演

  張藝謀電影《千里走單騎》的故事因儺戲而起,一個日本父親為了身患絕症的兒子,隻身前來中國雲南拍攝兒子最想看的儺戲《千里走單騎》。具有神秘色彩的梅山儺戲近日在深圳亮相,70多歲的國家級非遺儺戲傳承人蘇立文將最正宗的儺戲表演呈現給廣大觀眾。梅山儺戲又稱儺舞,是梅山地區民間舉行祈福、求子、驅邪等儺事活動時表演的娛神和自娛戲劇,也是一種父老鄉親祈福消災美好願望的民俗舞,已流傳數千年。香港商報記者黃鶯通訊員李伊琳

  產生可上溯到春秋戰國

  儺戲又稱儺堂戲、端公戲,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戲曲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廣泛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河北等省。梅山儺戲,主要流傳於古梅山地區,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反映古梅山從漁獵生活向農耕生活轉化的歷史。主要由本土土著巫儺師以家傳和師傳兩系傳承至今,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儺戲是歷史、民俗、民間宗教和原始戲劇的綜合體,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基因,被稱為研究古代東方人體文化的活化石。包括哈佛在內的眾多世界名校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不斷派出學者來研究。

  梅山儺戲的產生,可上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東漢王逸《楚辭章句》載:「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歌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見俗人祭禮祀,歌舞之樂,其辭鄙隨,因而作《九歌》之曲……」湖南省冷水江市在宋朝前,為「舊不與中國通」的「梅山峒蠻」的核心區,梅山儺戲即由梅山峒蠻土著巫儺師以家傳和師傳兩系傳承至今。

  梅山儺戲是民間舉行祈福、求子、驅邪等儺事活動時表演的娛神和自娛的戲劇形式。它們大多沒有規範的演出腳本,唱腔為民間小調;主要角色由儺藝師扮演,根據劇情需要,常常臨場邀請觀眾參與演出。道具除儺藝師自帶的頭匝、魚腹巾、師刀、兵牌、師棍、法衣、法鼓、鑼鼓、牛角號等法器外,東道主家的竹水筒、斗笠、蓑衣、板凳、鋤頭、柴刀等日常用具以及觀眾,都可充當道具。伴奏用鑼、鼓、笛、牛角號等簡單的儺事樂器,伴奏的神祗(讀奇)有東山聖公、南山小妹(亦稱南山聖母)、梅山神等。

  面具被賦予神秘宗教含義

  梅山儺戲是梅山儺事中儺儀、儺祭、儺藝的一部分,主要保存在大型巫事《大宮和會》、《拋牌過度》、《慶梅山》等巫儺活動中,并能以儺戲劇目形式獨立存在。無論是儺祭活動還是儺戲演出,面具是儺戲中最引人注目的道具,直到現在它仍然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含義。在儺戲圈子里,面具就是神靈的象徵和載體,如何對待面具,往往要遵守一些規矩。比如,制作面具時要先舉行「開光」儀式,取用面具要舉行「開箱」儀式,存放面具要舉行「封箱」儀式等。以前面具的制作、使用、存放都是男人的事情,不讓女人觸摸或佩戴面具。男人戴上面具即表示神靈已經附體,不得隨意說話和行動,但現在已經沒有這麼多要求了。

  儺戲密語代代相傳

  佩戴面具的男人,就是唱儺戲的巫師。一個巫師,從六七歲開始學習,20歲才能勉強「出道」。儺戲的密語,書里頭從無記載,只能靠代代相傳。接下來,儺戲的動作、唱調、鑼鼓道具的擊打,必須樣樣精通。每一個巫師在「出道」前還要經過一個嚴格的「儀式」,在儺文化里,被稱為「過壇」,「過壇」就是在成百成千的鄉民面前,表演「上刀山」、「下火海」。刀子都是貨真價實的殺豬刀,柄柄鋒利;火堆也絕對是熊熊大火,巫師只有在大家面前過得了刀山、下得了火海,才能贏得鄉民的信服,之后才會被請去作法。

  儺戲在民間傳奇頗多,請神治病,開運亨通,開天眼及上刀山、下火海皆由此而來。多年來,籠罩在儺戲之上的神秘色彩一直不曾散去,信者謂其神,疑者謂其假。從事儺戲研究多年的專家認為,其實從原始社會末期就有了儺祭的活動,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儺祭已經非常盛行。相傳孔子疏於應酬,但只要遇見鄉儺隊伍經過,必著綢服恭敬立於門前。幾千年來,群眾得了病,不請醫生診治,而習慣請「巫師」唱儺戲。以前有種說法,「愚民有病,初不延醫而延巫」。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