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9

東莞鎮街會展經濟的冷與熱

2014-10-28
来源:南方日報

  如今會展業已成為東莞市主導新興產業之一,圖為10月19日結束的2014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

  東莞“一鎮一品”的產業格局,在大力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助力會展業蓬勃發展,其中,虎門鎮借力“三來一補”產業優勢,于1996年成功舉辦的首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開啟了東莞會展業的序幕,隨后會展業迅速在東莞發展壯大。東莞市會議展覽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東莞市2013年舉辦的大型展會達38場,展覽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展覽業整體規模居廣東省第三位。

  如今會展業已成為東莞市主導新興產業之一,僅東莞國際會展中心,就先后舉辦了多屆有影響力的國際或品牌的大型展會。

  但近年來,在外部經濟疲軟與內部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下,東莞會展業正面臨著“冰火”兩重天的失衡與考驗:一方面是影響力日益擴大,如厚街等部分鎮街會展經濟發展迅猛;另一方面,南城、常平等鎮街會展經濟日益式微。

  那么,冰火兩重天的背后,有著什么樣的深層癥結,未來又將如何轉型,以應對城市和產業雙重轉型的需要?

  鎮街會展經濟不同走向

  與南城、常平會展經濟與展館日漸式微相比,虎門、厚街等鎮街的會展經濟卻異軍突起。其中,虎門由于服裝展會發展迅猛,已在新商圈規劃大型展覽中心,準備與周邊鎮街會展進行差異化競爭。

  曾被評為“2004年中國會展行業十大關注度企業”的東莞國際會展中心,今年傳出出讓的消息。根據《出讓預告》顯示,投用僅10年左右的東莞國際會展中心將被拆除易主,新主人將是創立于1955年的新中國第一店—王府井百貨。

  走向沒落的,還有曾經輝煌一時的常平會展中心。2001年11月,在常平鎮委、鎮政府的主導下,常平在東莞東火車站貨場,舉辦了第一屆大京九物流高峰論壇和農副產品食品交易會(即農交會),當時在全國范圍內,鎮級單位辦會展,還是第一個。常平會展由此一炮打響。隨后的2002年、2003年連續兩年,農交會依然在火車站貨場舉辦,成績不俗。但貨場場地、辦展條件漸慢慢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常平會展中心應運而生,并成為東莞東部唯一的會展中心。

  2005年,位于大京九物流園內的常平會展中心投用后,當年3月,在會展界享有極高美譽度的訊通集團,在會展中心舉辦了“第十七屆連系工業國際模具展”、“第十三屆國際塑膠及包裝展”,常平會展業迎來了繁榮期。

  2008年金融風暴之后,東莞及周邊地區在會展業方面的競爭壓力很大。由于常平會展中心僅有面積10000平方米左右的展館,滿足不了日益提高的展會需要。此外,常平并非農業大鎮,沒有持續的農副產品資源支撐,而農交會邀請過來的參展商,帶來的大多是大米、黃豆等農作物,比起機械、電子等產品,附加值不高,慢慢地,來參展與看展的人數齊降。

  2010年7月6日,在經過近一年的招商后,浙江常州美吉特集團正式與常平鎮政府簽約,稱“投資15個億將會展中心打造成購物商城。”

  與南城、常平會展經濟與展館日漸式微相比,虎門、厚街等鎮街的會展經濟卻異軍突起。其中,虎門由于服裝展會發展迅猛,已在新商圈規劃大型展覽中心,準備與周邊鎮街進行差異化競爭。

  今年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即將來臨,備受關注的展覽場所仍選擇在商場舉行,由于缺乏專業的展覽展館,虎門每一年類似服交會的專業展覽都難在當地尋覓到專業場所,圍繞建設專業展館的討論也在虎門持續十幾年。

  據介紹,虎門鎮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建設虎門國際會展中心的規劃,圍繞該規劃,該鎮幾次啟動相關建設工作,不過受政策和自身發展重點的調整,該工作仍停留在規劃階段。

  “虎門應該有一個自己的專業展館,便于推薦當地的產品和服務,向外界展示虎門最新的建設成就。”一位在虎門從商多年的陳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時代變了,參展商對展出地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今虎門這種臨時搭建的展覽場所從場地、服務上都很難滿足參展商的需要,與高端品牌難以匹配。

  陳先生說,當前,虎門圍繞服裝產業已經打造出布料采購、設計、人才培養、時尚發布、材料檢測中心等眾多平臺,唯獨缺了展覽中心這一大型展示平臺,客觀上制約了虎門服交會層次的提升。

  實際上,當人們談及虎門會展行業發展的時候,不少人認為虎門錯失了機會,與相鄰的厚街鎮相比,虎門鎮已經落后了不少,有虎門政府工作人員不無遺憾地說:“當初,厚街鎮是學著虎門辦展會,但厚街鎮展覽中心的建立及多年運營,已經使得會展行業成為厚街鎮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實際上,虎門鎮差點就有了自己的展覽中心。最近一次是2007年,虎門準備讓資產管理公司、富民服務公司、黃河集團組建一個企業運作會展中心項目的建設。項目都開始打樁了,但上級有關部門認為,威遠島做會展中心,缺乏相應的酒店、資源配套,立項不予通過。

  2009年,虎門鎮曾制定《大力發展會展產業工作方案》,明確在廣深高速虎門出口附近,富民商貿城周圍,使得該展館與原有批發市場互利,并帶動商務中心會議、展示、展覽等會展行業的發展。

  虎門鎮鎮長曲洪淇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虎門仍有建設4萬多平方米展覽中心的規劃,該展覽中心圍繞虎門核心商圈建設,發展虎門當地會展業。

  “當前的設計規模是能夠滿足虎門展覽需求的,當前會展經濟發展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會展為中心帶動旅游、住宿等發展的模式,另一種則是服務當地產業發展,打造一系列的產品展會,為當地的產業發展提供服務。”曲洪淇說,虎門當前也在思考會展業發展的方向。

  曲洪淇表示,未來,虎門會展行業要走差異化發展道路,與周邊鎮的會展方向區別開來,注重服裝、輔料、線纜等虎門傳統優勢產業的展會舉辦,豐富會展業發展樣式的同時,服務本地優勢產業的提升。

  擺脫展會雜亂現象需提升行業自律

  近年來,東莞的會展業存在多頭重復辦展、同質化競爭、掛羊頭賣狗肉等現象,如部分鎮街的茶博會里,賣字畫、賣農產品甚至賣小吃等現象一直為人詬病。東莞各鎮街會展業資源該如何整合,已成為亟須直面應對的問題。

  眾所周知,廣深兩地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會展業最為發達的兩個城市,廣州的廣交會、深圳的高交會早已聞名中外。而夾于兩市之間的東莞,利用區位優勢,結合自身的制造業優勢,開辟出了一條產業會展的發展之路。作為制造業基地和名城。東莞正面臨城市和產業的雙重升級。東莞的會展業也備受關注和考驗。

  關注東莞會展經濟的人會發現,近年來,東莞的會展業存在多頭重復辦展、同質化競爭、掛羊頭賣狗肉等現象,如部分鎮街的茶博會里,賣字畫、賣農產品甚至賣小吃等現象一直為人詬病。東莞各鎮街會展業資源該如何整合,已成為亟須直面應對的問題。事實上,和廣深相比較,東莞的會展業“做大”并沒有自身優勢,只有依托制造業優勢及區位優勢,錯位發展才是正道。

  對于當前東莞鎮街中部分展會魚龍混雜的現狀,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會展專業教師葉煦婷深有感觸。她表示,2010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取消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商品展銷會登記的行政審批,自此不再存在展會登記部門對展會登記進行行政審批。這一舉措,等于直接給辦展開了綠燈,舉辦展覽會不再需要過多的資質認證,因而出現越來越多名不副實的展覽會。這種現象尤其多見于面向最終消費者的大眾展,如東莞各式的茶葉展、服裝展銷會,或是允許普通觀眾參觀的專業展。

  在葉煦婷看來,在現行的會展產業運行機制下,大部分會展中心由政府興建,交由專業管理公司運營,這些專業管理公司首要任務是場館物業運營與維護,其次是培養穩定的自有項目。最終目的是要設法提高場館的利用率,維護自身的生存利潤。因此,從場館方的立場,能夠把場地使用起來是關鍵,特別在展會相對少的月份,對于場地租賃的準入標準也會降低。如此一來,個別會展公司把一些仿如“走鬼”般的參展商組織起來,搖身一變成為“××展銷會”。

  葉煦婷認為,要改變東莞部分展會內容雜亂的現狀,亟須政府、場館方、組展方與消費者都能夠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相關部門要確實行使好自己的權利,在鼓勵展覽業發展的“放”,與管理監督的“收”之間,找好平衡點。

  “具體而言,場館方對于組展方的準入資質不能輕易降低,尤其是對曾經有售賣假、次貨或是出現安全問題等‘黑記錄’的主辦單位,應嚴格審核其資格,或在租賃談判中提出約束管理辦法。”葉煦婷說,對不少組展方而言,亟須提升他們的行業自律,盡量杜絕由于招展不力從而降低參展商參展資質的行為。

  會展如何接軌國際化品牌化

  東莞會展業經歷了從專業化、社會化的轉型之后,向著品牌化、國際化的方向邁進。另外,對于東莞而言,將相對分散的鎮區辦展,整合到硬件及配套設施相對完善的綜合性展覽中心,是突破各鎮街發展不均衡的第一步。

  作為制造業大市,東莞對會展行業及會展經濟的支持有目共睹。早在2006年召開的東莞會展資源開發研討會便提出“打造商貿東莞”的計劃,東莞市財政在商貿流通業發展專項資金中設立會展業專項,用于補貼在東莞市舉辦的重點品牌展會,以及當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該計劃的出臺,把東莞服務業擺上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會展業發展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在發展會展經濟方面,東莞著重加快資源整合的步伐,將市場、人才等資源進一步整合,并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優化配套服務,開辟更多優化綠色通道和優先的服務。在此基礎上,對于品牌會展,在政策、資金、招展招商、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

  熟悉東莞會展經濟的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廣東現代會展管理公司行政總監姜淮認為,東莞會展業經歷了從專業化、社會化的轉型之后,向著品牌化、國際化的方向邁進。永久落戶東莞的加博會在東莞會展業起到了龍頭帶動的作用,且與東莞的產業特色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加博會參展企業當中,過去東莞企業占其中的60%,但去年這個數字降到了40%。隨著加博會品牌的不斷提升,全國各地越來越多其他省份的企業也紛紛到加博會參展。

  “有個典型的例子,2015年將舉辦的廣印展展覽面積將達到16萬平方米,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印刷專業展第一。而名家具展目前也是全球第三大家具展,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國際地位也日漸提升。”在姜淮看來,東莞很多展會正從最初的貿易型展覽會進一步發展提升,逐漸走向行業的前端。東莞展會逐步從過去單一地賣貨發展成如今能夠帶動產業上下游的聯動和提升,并推動最新的信息交流和技術發展。例如名家具展便對安全環保的水性漆在家具行業的使用起到了推動作用。而虎門服裝、長安模具等等都經歷了從最初的賣產品,再逐步促進上下游對接,發布時尚潮流等功能的轉變和升級。

  葉煦婷則認為,中山對下轄鎮的會展經濟及場館的管理,值得東莞學習。她表示,在產業基礎及區位條件與東莞市相似的中山市,適合于舉辦中型以上展覽會的場館包括位于市區的中山博覽中心,火炬開發區的火炬國際會展中心及古鎮燈都國際展覽中心。在市區的展覽中心落成后,中山市政府進行資源的整合,把一些原來分散在各鎮區舉辦的展覽會,移師到單體展覽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博覽中心舉行。硬件設施的提升使一些原先受場地限制的展覽會迅速實現規模化,如港口鎮的淋浴房展、游藝展及大涌鎮的紅木家具展等,遷址博覽中心后,無論是參展商數量,還是參觀者數量都實現巨大的飛躍。

  “中山的案例啟發我們:鎮區辦展,雖然能夠集中體現其地區特色,并調動承辦鎮區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地區整體經濟發展,但是鎮區在場館硬件、交通配套等方面的限制性也相對明顯。”葉煦婷表示,參考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經驗,一個城市內的展覽場地也多呈現“一家獨大”的模式,如廣州的琵洲國際會展中心。因此對于東莞而言,將相對分散的鎮區辦展,整合到硬件及配套設施相對完善的綜合性展覽中心,是突破各鎮街發展不均衡的第一步。

  在葉煦婷看來,廣交會作為我國外貿的晴雨表,其帶動影響的不僅僅是我國的制造業,珠三角地區的會展企業發展也多以其為中心進行戰略部署。東莞會展面對廣交會,與其硬碰,不如借勢。每屆三期廣交會分別為重工業類、輕工日用消費品類及紡織服裝類及醫藥保健類。初看之下似乎囊括了大部分的制造業類別,其中不少也與東莞鎮區專業產品重疊。而且廣交會名聲在外,東莞再舉辦同類展會似乎沒有任何的競爭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東莞可以通過精準的市場細分,有效實現錯位競爭,東莞還是能通過其自身產業集群優勢及地理交通優勢,在廣交會及珠三角周邊同期展中突出重圍。

  葉煦婷說,東莞的優勢在于參展商資源,短板則是專業觀眾。而慕廣交會之名而來的世界各地專業買家,是改善東莞專業觀眾不足的關鍵。通過分析買家所在行業,與東莞自身產業優勢結合,錯峰舉辦展覽會,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與此同時,東莞會展業也要重視“走出去”宣傳。例如,在人流大量聚集的廣交會場館周邊、白云機場、廣州火車站等地方投入宣傳,甚至提供接送、住宿優惠等便利政策。這些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專業觀眾的初次到訪。

  “在此基礎上,面對一些發展相對停滯的行業,要有‘壯士斷臂’的決心。例如,曾獲UFI(國際展覽協會)認證的錦漢服裝展覽會,作為廣交會同期展中規模最大的一個服裝類別展覽會,已在幾年前停辦。”葉煦婷認為,東莞市內一年舉辦的服裝類別展覽會多達15個。作為國家支柱產業之一,服裝產業已實現高度市場化,國際知名度亦已建立,東莞一些檔次不高、質量參齊的同類展會,應堅決舍棄,騰出更多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到新的會展領域中開疆拓土。

  訪談

  廣東現代會展管理公司行政總監、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姜淮:

  “東莞會展功能從貿易走向產業前端”

  南方日報:有人說,東莞會展業是在廣深兩個超級會展強市的夾縫中茁壯成長的,對此你怎么看?

  姜淮:其實,東莞的實際情況與廣州深圳很不一樣。例如廣州是國際化的綜合性城市,以廣交會為代表的廣州展會包羅各種展覽主題,其中許多都有很強的輻射力,尤其是高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展會。

  位于廣深之間的東莞,發展會展業靠的是為當地的特色產業服務,以產地辦展為特色,形成與廣深會展業在目標市場上和展覽形態上的差異化,通過錯位競爭來贏得發展空間。

  產地辦展對產業拉動的效果非常明顯。例如從產品的銷售來說,展會能夠更加直接地提高產品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更加直接地拿到國際訂單。從展會發展來看,因為這里是產地辦展,所以產品設計、流行趨勢等信息要素也更為聚集。第三方面,展會中的生產機械與原輔材料采購能夠在產地進行全產業鏈延伸,獲得更大的商機。

  南方日報:在今年的32屆名家具展上,構筑了78萬平方米的、全球最大的家居展貿一體化平臺,你怎么看待這一“展貿一體化”趨勢?

  姜淮:我認為從產地辦展進化到展貿一體模式,是東莞會展產業在市場化背景下發展到一定成熟階段的自然選擇。在厚街,不但家具產業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展貿一體化趨勢,鞋業、電纜業等等也有了這樣的明顯趨勢。鞋業貿易平臺、電纜業貿易平臺與產業展會“比翼齊飛”,共同發展。

  隨著未來展貿一體化程度的加深,能夠帶動產業研發設計營銷總部到展會舉辦地聚集。例如城市之窗公司便將公司的總部從杭州遷到的東莞。而這種情況,在沒有相應產業的產地優勢的地方是不會出現的。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