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6

總理座談會“座上賓”有誰?

2014-11-06
来源:華商報

  李克強總理

  原標題:總理座談會“座上賓”有誰?

  下周二就是“雙十一”,通過網絡關注“雙十一”的可不只是年輕人,

  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雙十一”前,李克強邀請電商企業參加經濟形勢座談會。在去年“雙十一”前夕,李克強也邀請過電商大佬。

  根據《人民日報》近一年來的公開報道可以發現,李克強“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已經成為新常態,“座上賓”幾乎囊括了各行各業,除了網絡電商大佬們,還有教科文衛體人士、基層群眾代表、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

  開3次座談會邀請34人為政府工作報告建言獻策

  根據公開報道統計,在今年兩會前夕,為了聽取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和建議,李克強主持召開了3次座談會,共計邀請了34位社會各界人士。

  1月17日,專家學者、企業家,以及來自教科文衛體領域代表和基層群眾代表共計20人,分上午和下午兩批走進中南海。在上午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座談會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和小米科技公司董事長雷軍不約而同地強調互聯網在轉型升級中的作用。在下午的教科文衛體人士和基層群眾代表座談會上,水稻專家袁隆平就完善農產品價格和補貼政策、促進種業龍頭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了建議。作家馮驥才提出,要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

  2月10日,14名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參與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座談會。

  根據公開報道可以看出,每年兩會前夕,就政府工作報告討論,邀請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科教文衛體和基層群眾以及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討論是一種常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IT巨頭逐漸開始進入中南海給總理建言。

  解讀:為何問政於民?

  北京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問政於民”能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可以了解社會公眾的需求,了解各行各業對政府工作有何期望,從而使政府決策更加科學,更加民主,保障決策質量;二是能達到溝通的目的,可以把政府的思路和想法,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向社會公眾說清楚,從而獲得社會公眾的理解。

  連續多次關注電商先後邀請5名網絡大佬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就在最近一周內,李克強已經連續3次關注電商,並專門過問今年“雙十一”怎么樣。

  11月3日,李克強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時指出,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必須著眼提質增效,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打造升級版,電子商務、小微企業等新業態會成為中國經濟新的“發動機”。

  10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一個主要議題就是清除抑制消費的障礙,促進消費擴大升級。對於即將到來的“雙十一”,李克強還特別強調要培育新業態、新產業、新消費熱點。在去年“雙十一”前夕,李克強邀請淘寶網創始人馬雲參加經濟形勢座談會,李克強對其贊許地表示“你們創造了一個消費時點”。

  從公開報道不難看出,互聯網行業越來越頻繁受到李克強的“重視”和“點贊”,除了多次走進中南海的馬雲外,李克強今年請過的“座上賓”就有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搜狐CEO張朝陽、騰訊的掌門人馬化騰以及“把小米變成大米”的雷軍。

  解讀:為何關注“雙十一”?

  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呂本富:總理關注雙十一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的核心是消費拉動。要讓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如果沒有電子商務,那基本上是不靠譜的。電子商務是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確保經濟增長的一個綜合性的拉動因素,不光拉動的是零售行業,還拉動了農產品、進出口甚至是工業品倉儲的清庫存,綜合效應非常好。

  我國之前也做過家電下鄉之類的舉措,但最終發現這些都沒有長期效應。但是電商的拉動效應是持續性的,而且是比較健康的發展。所以我認為,電商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主力軍中的主力軍。

  一年來3次邀請企業界人士“把脈”我國經濟形勢

  華商報記者統計發現,這一年來,除了邀請企業界代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外,李克強還先後3次邀請企業界人士共同“把脈”我國的經濟形勢,就下一步經濟發展和經濟政策等深入討論交流。

  11月3日召開的座談會上,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向李克強坦言,企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下行調整期,面臨市場需求疲軟、產能過剩、利潤下降等問題。而大數據及電子商務等企業的負責人更多向李克強彙報了企業快速成長的經驗。其中,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對電商在農村市場快速發展的介紹,引起了李克強關注。李克強說:“你不僅拓展市場,也是在推進公平啊,農村人也應該與城裏人享受同樣的消費服務。”

  7月25日,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新登記企業負責人座談會談簡政放權改革。坐在李克強對面的10位參會代表都是在今年3月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後,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7月14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聽取部分中央企業、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負責人對經濟形勢的看法和企業面臨的難題。

  解讀:為何問計於企業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和觸角,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效應決定著經濟發展的活力,因此企業發展的狀況直接決定經濟的質量和高度,尤其在目前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產能過剩、產業結構調整之際,聽取企業家的心聲和切實建議非常必要,既有利於了解真實的企業、經濟發展狀況,決策和政策也會更加有針對性。同時,召集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家座談,也是想讓企業堅定轉型、發展和創新步伐,讓企業家了解國家大政方針和發展趨勢,讓企業和中國經濟發展得又快又好。 華商報記者王利民駐北京記者王蕾專家學者

  王一鳴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樊綱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會副會長

  霍建國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

  趙晉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

  劉迎秋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劉偉

  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薛瀾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董奇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

  李稻葵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宋國青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吳曉求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

  馬駿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沈建光

  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

  李迅雷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劉勝軍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玉沛

  北京協和醫院院長

  柴強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企業負責人

  周中樞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總裁

  鄭昌泓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

  馬化騰

  廣東深圳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雷軍

  小米公司CEO

  樊希安

  作家、三聯書店總經理

  賀同新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

  易軍

  中建總公司董事長

  董明珠

  格力集團董事長

  劉永行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

  張朝陽

  搜狐公司CEO

  詹純新

  中聯重科董事長

  羅峰

  億贊普集團董事長

  劉強東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

  李建紅

  招商銀行董事長

  牛錫明

  交通銀行董事長

  其他受邀人士

  林丹

  奧運冠軍

  韓磊

  大學生創業者

  陽嶽球

  湖南嶽陽的種糧大戶

  段俊

  江蘇昆山的農民工代表

  周效國

  中國水電駐安哥拉的員工

  馮驥才

  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李雪健

  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

  注:以上為部分受邀者名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