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4

長沙自本月起每年300萬元支持民辦博物館

2014-11-06
来源:湖南日報

  今年起,長沙市設立每年300萬元民辦博物館專項補助資金,并出臺了《長沙市民辦博物館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11月1日起正式實施。今后,民辦博物館陳列展覽、免費開放、館舍建設等,均可申請補助資金。

  11月5日,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市在文物部門注冊的民辦博物館有6家。由于日常運營費用高昂,生存狀態不容樂觀。該辦法的出臺,是否帶來改變?

  6個方面,給予補助資金

  長沙市文物局社會教育科科長周慧雯介紹,民辦博物館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包括陳列展覽、免費開放、文物搶救性保護、學術交流和重大文化活動、文物征集、館舍建設等6個方面。

  其中,陳列展覽補助,每個給予總造價50%、最高不超過40萬元的經費補助;本館舉辦、引進外地博物館在本館舉辦或利用本館資源在長沙市外舉辦的臨時展覽,每個給予總造價50%、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經費補助。民辦博物館面向社會免費開放的,每館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30萬元。

  開展對本館藏品進行科技保護且成效顯著的,每年給予科技保護經費總額50%、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藏品保護補助。舉辦與本館業務相關的學術交流及重大文化活動,按經費的50%、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經費補助。文物征集工作,根據工作實效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補助。

  民辦博物館館舍建設經費補助實行一事一報,新建博物館建筑的,按建筑面積予以300元/平方米、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館舍建設補助;利用已有建筑改建為博物館的,按建筑面積予以200元/平方米、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一次性館舍建設補助。

  日常開支大,

  運營面臨困境

  成立于2004年的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今年9月下旬,搬遷至長沙市湘江北路與創遠路交匯處的湘江壹號,并推出“譚國斌當代藝術收藏展”,展出90多件當代藝術精品。一個多月來,已有6萬多觀眾入館參觀。

  在收藏熱潮席卷全國之際,長沙民辦博物館成為國有博物館的有力補充,湖南開元博物館、湖南沙坪湘繡博物館、長沙縣伯瑜萬福源博物館、長沙玉和醋文化博物館、望城華夏剪紙博物館等民辦博物館各有特色,豐富了長沙市民的文化生活。

  “熱鬧的背后是無比的艱辛。”館長譚國斌說,“湘江壹號的場地借給我免費使用7年,免去了租金的困擾,但是員工工資、水電費、物業費、藏品日常管理等費用年支出得近千萬元。”新館運行成本不小,資金壓力讓譚國斌操碎了心。

  每年至少需要250萬元才能基本維持下去的沙坪湘繡博物館,館長毛勇臻也倍感壓力。

  記者近日前往湖南開元博物館參觀,卻被告知“不接受散客”,原因是資金不足難以維持日常免費開放。

  政府補助外,

  仍需苦練內功

  隨著《長沙市民辦博物館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的實施,6家民辦博物館立即行動,都在趕寫申報材料。周慧雯透露,只有經長沙市文物局審批注冊的民辦博物館才能申報補助資金,目前另有幾家也準備注冊。

  “政府設立專項補助資金,是希望通過扶持,引導民辦博物館健康平穩發展。”周慧雯說,資金畢竟有限,民辦博物館要運營下去,還得靠自己努力。

  開元博物館負責人說,政府扶持的同時,民辦博物館也要做到“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以館養館。

  在沙坪湘繡博物館副館長魏明看來,民辦博物館的發展,需要政府在政策、導向、業務、資金等方面給予充分重視。成立長沙市民辦博物館協會,給民辦博物館提供交流平臺,進行講解員培訓,國有博物館扶持民辦博物館等都是可行之道。(記者/李國斌 通訊員/葉小玲)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