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劉思揚:從轉型到變革 新聞探索永不停

2014-11-09
来源:中國記協網

  劉思揚

  本期導讀:

  他多次問鼎中國新聞獎最高獎,但夢想依然是繼續采寫新聞報道;他服務于有著83年歷史傳統的國家通訊社,卻始終追尋著信息技術革命的最前沿;他踐行著媒體融合發展的每一步探索,但更要直面改革中的挑戰與陣痛。——他就是第十三界長江韜奮獎獲獎者,新華社高級記者、總編室主任劉思揚。

  接受我們采訪的這個上午,劉思揚已經三天沒有回家。作為一名記者,他要努力推出精品力作;作為新華社總編室主任,他做的是策劃、統籌、組織、協調,經常還要上夜班;他要思考的,是如何扎實地推動媒體融合;他所面對的,是傳統的國家通訊社向世界一流現代化傳媒集團轉變的目標。他需要和他的團隊全力落實新華社黨組要求,將夢想變成現實,一步一步跨越改革的“坎兒”,迎接信息技術革命洗刷后的媒體新業態。

  最高獎項,是責任與努力的開始

  劉思揚無疑是令人羨慕的,《在大海中永生——鄧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記》、《肩負起繼往開來的莊嚴使命——十六屆中央委員會誕生記》、《語重心長話糧改——朱镕基總理與一位縣糧食局長的對話》、《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十七大的歷史方位》、《領航中國——獻給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這么多重要時刻,他都親身參與、親筆記錄。

  迄今為止,劉思揚已經采寫了數千篇新聞作品,用雙眼打量社會,用心靈感受時代,用筆觸為歷史寫出旁白。“記錄歷史、推動社會”,從入職那天起,就是他終身的職業追求。

  他采寫和參與采寫的有四篇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特別獎,兩篇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現在,他又獲得了中國記者的最高榮譽——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

  面對榮譽,劉思揚說,“作為媒體人,傳播者,我認為獲獎這個結果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的過程;從這個角度說,獲獎也是個新的開始,是一種責任的開始,是一種努力的開始”。

  在多元、多樣、多變的社會,在新技術、新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努力和責任又意味著什么呢?

  劉思揚認為:“作為主流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的新聞工作者,如何把握社會脈搏,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以主流價值觀凝聚最廣泛共識,以最大公約數聚合正能量,責任十分重大。從這個角度講,獲獎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最難忘的采訪,是為媒體融合趟路

  當談到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訪時,我們以為他會說一些重大的時刻,不曾想,他卻深情地回顧了一次大漠里的采訪。

  那是2013年新華社對于三北防護林的一次大型主題報道,也是新華社首次嘗試用融媒體進行集成報道的一次重要實踐——《地球綠飄帶》。

  2013年的新華社,處于戰略轉型向縱深推進并尋求突破的關鍵時期,正在探索如何更好地鏈接市場、對接用戶,如何更好地用主流價值觀引領輿論陣地。新華社從社長到記者,都在思考:到底用什么作抓手,為未來的報道形態趟趟路呢?很快,用融媒體集成報道的方式,對三北防護林進行采訪,成為選擇。

  劉思揚回顧了當時為什么選擇這個話題,“2013年,是‘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35周年。‘三北’工程于1978年啟動、2050年結束,規劃區域占中國陸地國土面積的42.2%。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生態恢復和保護工程,其進程與改革開放歷程同步,其工程目標與黨的十八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的時間高度吻合。‘三北’造林這個題材層次豐富、內容多元,為我們提供了集成報道從理論向實踐轉化的探索突破點。”

  這個選題既不是突發事件,也不是熱門話題,如何才能獲得有效傳播效果?這需要在傳播手段上動腦筋;又如何將靜態的報道變成有影響的社會活動?這需要在報道方式和用戶服務上做嘗試。而這些,都是新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和傳統主流媒體,極少遇到的新命題。

  劉思揚回憶說,“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集成報道的總體構想:打造一個品牌《地球綠飄帶》,邀請‘三北’地區13個省份的媒體共同參與;按行進、跟進、主打、后續四個階段推進報道;將集成貫穿報道的策劃、采集、編發、加工、營銷、反饋、研究全過程。”

  在這樣的創意策劃下,集成報道團隊啟動了。行進式、互動式、社交化、服務化,這些正是《地球綠飄帶》集成報道的核心要素。采訪已經不再是從前傳統的記者和受訪者的問答,而是在采訪過程中,有意識引入用戶,讓報道社交化。劉思揚認為,我們不能再局限于傳統的采訪本身了,必須以用戶體驗的思維探討集成報道的要義和選題的立足點。

  “在從軍社長帶領下,團隊展開了為期4天的‘行進式’報道,對于行進中遇到的人和故事,從軍同志希望報道團隊要立足大視野、小切口,熱投入、冷觀察,對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力求有起伏、有變化、有懸念。傳播手段上,團隊每天在微博上預告次日行程、強化懸念設置,實時與網友互動,并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拓展報道,以開放姿態面對用戶”。

  談到在“三北”遇見的人和故事,劉思揚難以平靜。

  一貧如洗的女造林英雄牛玉琴,每天帶著丈夫留給她的小鈴鐺,日復一日地過著造林生活。當年,她跟著患有骨癌被鋸掉一條腿的丈夫一起造林,“遇到高坡時把拐棍往上一扔人就爬上去,種完樹后拐棍往下一扔人就滾下來”。這樣的造林英雄,在三北還有很多。感謝這個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這些人這些事能夠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發布,并引起網友的強烈反響,很多網友積極組織援助。而這些故事,也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官方網站關注和轉載,收獲了最廣泛的影響力。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新華通及在新華通平臺上形成矩陣的網站、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平臺和渠道,參與《地球綠飄帶》集成報道互動的受眾人次超過1.2億。用戶評價說,這次報道改變了“媒體發聲—受眾接收”的簡單傳播方式,以一種開放的姿態與最廣泛的受眾群體產生互動交流,放大了傳播效果。

  劉思揚總結,“這一階段的報道通過新華社微博、客戶端、新華網、新華通、社辦報刊及各相關線路進行集成展示,文字、圖片、視頻、網絡、新媒體報道統籌推進,受眾和專業媒體同步參與,實現了傳播效果最大化,探索了重大主題集成報道的有效路徑和實現模式,影響是深遠的!”

  最重要的轉型,是重新理解記者的本分

  新技術革命的到來,海量信息的便捷獲取,自媒體遍地開花的現狀,不斷改變著既有的傳播格局;新聞從業者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他們的職業榮譽感、職業精神和專業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

  面對新的傳播格局,記者到底應該如何作為?

  像前輩范長江一樣,劉思揚和他的團隊也試圖在中國的西北角,用腳步丈量社會,用探索尋找答案。與其說這是重走前輩的路,更不如說是以一種特殊方式,探尋專業記者的出路。在新傳播格局中,這個出路就是更加扎實的采訪作風,以及更加專業的職業素養。

  《地球綠飄帶》的采訪歷時3個月,報道團隊涉及新華社總社到分社各個部門百余人,共發文字、圖片、視頻、新媒體報道近百篇;長篇通訊《“三北”造林記》從采訪到寫作,歷時兩個月,行程1.1萬公里,采訪200人,筆記50萬字,資料300萬字,修改近十遍……

  談及采訪作風,劉思揚嚴肅地說,“當下最亟需改變的,是工作作風。深入采訪、調研,是新聞報道的基礎、前提。任何新聞報道,不去采訪、不去調查,就無法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新技術革命確實對報道時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同樣也對記者的采訪作風、判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那種不去現場采訪,不到實際調查,從網上扒材料,東拼西湊寫稿,甚至跟著網上傳聞走的現象必須堅決摒棄。新聞工作者只有站在時代高點,把準社會脈搏,深入基層調研,反映人民心聲,才能正確引導輿論,有效影響受眾。”

  另一個所要堅守的,是記者專業化的職業素養。將扎實的報道與新媒體移動終端的接受習慣對接,將深度報道與信息碎片化有機整合,這也許是自媒體普遍發聲的當下,主流媒體人脫穎而出的法寶。

  “越是信息碎片化的傳播,越需要強化我們采訪調研的基本功。越是信息蕪雜的輿論生態,網民對你報道的權威性、公信力就越有期待。誰去完成它?只有主流媒體去完成它。”劉思揚提出:“要適應信息碎片化的需要,也要看準碎片化傳播中的深閱讀市場”。

  “內容碎片化傳播是當下信息傳播一個突出特點。它的長處是信息量大,短板是情感性、思想性不夠。我認為,碎片化傳播的特點并不表明深度報道、長篇通訊沒有受眾。當各種真真假假的碎片化信息充斥微博、客戶端,人們需要有判斷力的思考,愿意靜下來閱讀好的作品。我認為關鍵是兩點,一是你的深度報道和長篇通訊是否有吸引力、感染力;二是你如何包裝,將深度報道和長篇通訊推送到受眾面前,方便受眾閱讀。”

  信息爆炸時代對媒體從業者的職業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劉思揚認為,改革、轉型對人的沖擊難以避免。“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看到,轉型,是人的轉型,是思想觀念的轉變,是能力水平的提高,如果不在這方面改變自己,那早晚會被邊緣化,甚至淘汰。”

  最艱難的改革,是體制機制和采編流程再造

  在媒體融合進程中,傳統媒體在探索,學界也在思考,試圖通過各種案例來總結經驗,摸索出一條可以復制的成功范式。從網站、微博、微信,再到客戶端,技術為先導帶動著媒體人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新媒體產品嘗試。新聞界在改革的浪潮中,希冀能夠盡快找出一條大家都可以成功轉型的路。

  新華社也在不斷嘗試,不斷揚棄。劉思揚認為,“我們今天的用戶是多元、多樣的,我們有傳統受眾,同樣也有新媒體用戶。所以我們的產品樣式、產品的范式也應該是多元的、多樣的,我認為它不應該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產品的好和不好,應該由用戶來評判。去年8月以來,新華社在融合與集成產品的打造上下了很大功夫,生產制作了近百個集成報道產品,內容多樣,形態各異,在不同用戶群產生了不同反響。評價它的標準是誰?是用戶。用戶認為好、認為閱讀體驗好,它就是成功的。”

  以用戶體驗為標準,倒逼著生產模式必須符合新媒體信息傳播規律。“你必須適應這樣的要求,你的傳播才能送達用戶,在用戶那里產生影響”。深刻認識到媒體融合下的信息生產模式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這是新華社目前必須面對的挑戰,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從采編流程上說,傳統媒體的生產模式是單一采集,單純生產,單向發布。媒體融合下生產模式最大的特點是融合,這包括策劃、采集、加工、發布等各個環節,我們稱集成式策劃、多媒體采集、聚合式加工、多終端發布、雙向性互動、體驗性反饋、廣渠道營銷等。可以說,融合背景下的生產模式越來越是集體性勞動,包括采編、美工、技術、營銷等多個方面。

  改變生產模式,再造采編流程,意味著打破甚至顛覆傳統的生產模式、組織架構和人員配置。這對于全世界范圍內的跨國傳媒集團來說,都是最大的挑戰甚至是必須要經歷的陣痛。BBC曾經先后在2003、2007和2014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人員再配置和裁員。美聯社也曾經因為自媒體的普及解聘了世界各國多個分社的雇員。對于改革者和參與者,最難的,就是體制機制變革和采編流程再造。

  最有希望的,是仍然在路上

  擁有83年歷史的國家通訊社,現在,處在變革最為重要的路上。

  新技術革命讓這個傳統通訊社看到了自己的勁敵,也看到了自己的劣勢和優勢。作為這個有著悠久歷史傳承的傳媒機構總編室主任,劉思揚說,“網絡公司完全發揮了他們的技術優勢和資本優勢,整合了所有的新聞產品然后進行推送。他們在新聞采集的成本上是很低的,甚至是為零的。在同網絡化、市場化公司的競爭中,我們確實是有天然的劣勢。如果跟在他們后面跑,簡單模仿他們,我認為是沒有前途的。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出路,必須發揮我們所長,必須要和用戶進行對接,我們才有可能找到我們自己的市場。”

  2008年新華社戰略轉型,提出“三個拓展”,也就是由傳統新聞產品為主向現代多媒體新聞信息業態拓展、由面向媒體為主向直接面向終端受眾拓展、由立足國內為主向有重點地更大范圍參與國際競爭拓展。2012年,新華社戰略轉型進入向縱深推進并尋求突破的重要節點,新華社黨組提出了新聞信息集成服務的要求,核心是推動“三大轉變”,也就是由單純和單向的信息提供向互動和交互的信息發布模式轉變,由單一的信息生產向集成服務轉變,由不同終端界面各自分開的傳統發布渠道向系統的、網絡的、能夠進入移動互聯網的整合終端轉變。經過一年多努力,新華社融合報道、集成服務正在實現常態化,已進入變革體制機制、再造采編流程的關鍵階段。

  劉思揚把新華社戰略轉型這六年探索的成績,當然也包括“試錯”,看作是最為寶貴的戰略轉型先發優勢。他很有激情地說,“我們已經實現了新聞信息產品由單一的產品向多媒體業態的轉型,過去我們只有文字、圖片這樣的產品,今天我們有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新媒體融合產品。我們還擁有了自己的渠道、平臺、終端,形成了很大規模,產生了廣泛影響,比如以新華網為主體的網絡集群,以《新華每日電訊》《參考消息》《經濟參考報》《中國證券報》《瞭望》《半月談》這樣的報刊集群;在客戶端建設上,正在打造國內最大的黨政企客戶端集群,800多個黨政企客戶端實現互聯互通,將新聞信息服務與地方實際應用相結合,前景光明。”

  說到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劉思揚首先說,不會放棄采寫新聞報道,他說,“這是新聞人的本分”。同時,他還把自己放在了新華社推進媒體融合的隊伍中,建構未來。

  2014年,新華社成立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總編室,劉思揚兼任辦公室主任。與此同時,新華社總編室成立融合發展中心,進一步加大對融合發展與集成服務的總體設計、創意策劃、統籌協調、組織實施。“新華社正處于改革深水期、攻堅期、關鍵期。經過深入調研論證,我們制定了關于構建融合報道平臺和集成服務采編流程實施方案,并經社黨組批準。下一步,我們就是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實施這個方案,盡快打造新的適應市場需求的融合與集成產品。”

  “現在已經到了調整體制機制和再造采編流程的關鍵階段”,劉思揚說,這是一個坎兒,這個坎兒邁過去,我們前面呈現的就是光明的大道。現在有了明確的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只要我們以奮為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狀態去奮斗、去創造,就一定能盡快建成具有強大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記者 劉國錚)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