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雙11反思:生態觀念仍須沉澱

2014-11-12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王如晨

  阿裏主導的電商雙十一狂歡節,效應真不是吹的。

  媳婦昨晚出差回來,一到家,先是沉沉睡去。然後,半夜裏,忽然醒來,拿起手機就刷天貓、淘寶:嗯,不錯不錯,想買的都買到了。

  家在東北黑河的一個外甥,在QQ上說,又炫耀他一部新手機。我說,你9月不是剛買一部嗎。他“嗯”一下,然後說那個不好用,當遊戲機了。然後,他的QQ狀態就是聽歌。

  然後社交平台上,一大波數據迎面撲來,伴隨著雞血般的熱情。刷圖大軍主要集中在幾個公司。

  一個消費主義的狂歡夜就這么過去了。剩下的一日,就是等待最終的整體數據。當然,還有一些人忙於睡覺。

  慚愧地說,我從來沒在雙十一、618買過一毛錢的東西。不是沒感情,我就不大喜歡趕大集。小時候,父母、哥哥妹妹張羅著去,每次看到一大波人聚在一起,我就覺得要出問題。

  我有一種不太舒服的感覺。還是來自於一種制造出來的消費力。民眾的認知固然已經深入人心。但是,我從媳婦、外甥購買的產品裏看到,有些商品並非那么急需,或者可有可無。

  真不是拽比,我是崇尚簡潔生活的人。固然做不到梭羅那樣跑湖邊隱居,但大半的個人時間,也是人數少的地方,或者就是讀讀書。在這個氛圍裏,有時我感覺自己正在慢慢落伍,有時呢,又覺得自己如此多的鈍感力,永遠悶頭而超前。

  是的,盡管我自認處在行業的言論前沿,但是電商業想改變我的這種頑固還是很難。雙十一、618雖然很好玩,但在我心裏,它們的效應未來應該淡化才好,做到讓商業做到不擾民。

  當鋪天蓋地的的雙十一口號擁擠在網絡平台時,我覺得有一種商業的暴力感受,有一種虛擬社會的環境生態壓力。這是我對雙十一、618的第一層直觀感受。

  阿裏做的已經夠好了。這個雙十一,它的理念比過去5屆都要具有生態意識、國際化意識、消費者體驗,當然也順應了移動互聯網的潮流。但是,阿裏同樣做不到讓絕大部分民眾的網絡消費潤物細無聲。阿裏龐大的平台,距離更底層的老百姓尤其是農村,仍有不短的距離。你從它的農村刷牆、縣域經濟大會上能感受得到。

  這當然不是阿裏一家的責任,它至少已經意識到了,並且已經做出了許多普惠性的決策。但在網絡消費中的環境方面,它同樣制造了許多泡沫。電商業的狂歡,無論如何包裝,都難以淡化功利性的商業訴求。這也無可厚非。

  第二層感受,來自一種產業鏈的失衡。雙十一的狂歡,襯托出上遊中國制造業、品牌企業的被動。

  張近東過去有一句話,很是自得:“渠道是工業的咽喉。”說的也沒錯,但是,總給人一種山大王的感受,仿佛制造業都是為渠道打工的。

  消費主義的狂歡,掩蓋不住上遊制造業的危機感。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在至少10多個涉及消費與基礎建設的領域,都是全球產能最大。它們市場遭受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波動,產能浪費、庫存、傾銷話題從來就不斷。在它們與消費之間,有一種信息化的斷裂,它們根本就無法真正根據下遊消費動向做出精准的響應,從而免除許多信息不透明帶來的商業風險。

  這也是我對互聯網未來走勢的一個風向判斷:在度過一波以娛樂、消費為中心移動互聯網熱潮之後,中國互聯網業的下一步,有望開啟新一輪行業或產業互聯網的熱潮,重新激活制造業、設計業、材料與設備行業。

  中國是個制造業大國。這片土地上,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去制造業”的邏輯行不通。我記得剛畢業時,那是一個工業信息化的第一波,財務軟件與管理軟件非常熱。那句“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幾乎被說濫了。

  那也是中國大部制改革的動力,也就是工信部的成立,所謂“兩化”融合了。但是,一場SARS給線上世界帶來轉機;接著,2004年,隨著電信業勃興,以及它與互聯網的融合,整個行業的風向與重心忽然轉型移動互聯網一端,從而促成了今日的局面。

  這個過程裏,盡管制造業信息化、企業信息化一直在深化,但是無論規模、影響力、對大眾生活的滲透力,當然也包括全球資本的驅動力上,幾乎被移動互聯網洪流淹沒了,制造業、傳統流通業的危機感加深。當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後,中國甚至也一度出現“去制造業”的聲音。我記得一直到2009年,沿海許多制造業大規模關並、遷移,一些項目外遷到東南亞,還引發危機討論。

  老實說,我對制造業的尊重是要很多新興領域的。因為,它是一國的基礎。用一位經濟學家的話說,它流著道德的血液。我對互聯網世界的顛覆與革命一直充滿謹慎。當移動互聯網潮流不可阻擋時,對於制造業、實體經濟不斷貶抑時,我的感受時,它的泡沫也快來了,世界必定會重新循環,沒有制造業與實體經濟的複活,互聯網也會失去土壤。最合理的模式,當然是互聯網作為工具與信息化平台內嵌於傳統行業,將它改造成新的融合經濟模式。

  制造業也是如此。所以,現在回憶張近東當初的話,之所以覺得有些山大王的感受,是因為那不是一個融合的模式,3C連鎖渠道只是受益於制造業的出海口效應,當然更有房地產業的價值。中國的傳統零售業,就是房地產業的孿生兄弟。

  演變到現在,我承認,中國電商業確實已給現實生活帶來巨變。今年的雙十一,我們也看到阿裏商業理念的提升,它給雙十一灌注了生態體系、國際化、品牌理念,而且,它的平台效應,已經滲透到上遊的制造,能根據消費者需求,做到許多定制化服務。

  但我覺得還遠遠不夠,阿裏仍需要淡化功利的數據,淡化那種四處彌漫的雙十一語言,應該淨化市場,抑制一種網絡環境的破壞,並加速對外輸出它的基礎服務能力,為上遊制造業的升級,鋪墊驅動的力量。

  事實上,阿裏已經意識到了,並已經這么做了,雙十一之前,阿裏雲、阿裏百川計劃已經落地服務。在馬雲強調的“雲+端”戰略中,它們都是基礎的部分,但是也是從IT走向DT的核心,沒有為無數B端企業、行業服務能力的阿裏,是絕不可能實現未來5到10年戰略目標的。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