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登雪龍號:南極科考意義重大(圖)
習近平轉身扶彭麗媛。當地時間18日,習近平在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陪同下,參觀南極科考項目,并登上了“雪龍號”科考船。在邁過一道艙門時,習近平轉身對身后的彭麗媛伸出手,輕道了一聲“來”,二人便一同邁進了“雪龍號”參觀。
習近平與彭麗媛登上雪龍號
習近平向雪龍號成員招手
習近平攜彭麗媛視察雪龍號
資料圖:雪龍號破冰船
原標題:習近平慰問中澳南極科考人員并考察中國“雪龍”號科考船
新華網澳大利亞霍巴特11月18日電 (記者李斌 錢彤)18日,正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陪同下參觀南極科考項目并慰問兩國科考人員。
霍巴特是澳大利亞南極科考母港。海風拂面,碧波蕩漾。“雪龍”號科考船在執行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任務途中,在霍巴特港停靠補給。
習近平和阿博特來到霍巴特港區,參觀了澳大利亞南極科考展覽,并通過視頻連線同中澳南極科考站工作人員通話。中國中山南極科考站、澳大利亞戴維斯南極科考站負責人分別匯報工作。
習近平向兩國科考人員表示慰問。習近平指出,南極科學考察意義重大,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中國開展南極科考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了貢獻,30年來,中澳兩國科考人員開展了全面深入合作。中方愿意繼續同澳方及國際社會一道,更好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
阿博特向兩國科考人員表達問候,他表示,南極科考對人類意義重大,希望兩國科研人員加強合作。
習近平和阿博特共同見證了中澳南極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
隨后,習近平前往碼頭,登上中國“雪龍”號科考船,參觀了中國極地考察30周年圖片展。一張張圖片講述了中國極地科考的奮斗歷程和光輝成就。30年來,中國極地工作者先后在南極建立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營地,成功組織30次南極科考,取得許多重大成果。展出的一張照片是1985年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我國首次南極考察立功受獎人員時的合影。當時獲獎的汪海浪如今是“雪龍”號副領隊,吳林是水手長。習近平同他們親切交談,勉勵他們再立新功。
習近平來到生物實驗室,詳細詢問大家工作和生活情況。期待他們圓滿完成任務。
習近平離開“雪龍”號時,船員和科考人員聚集在甲板上列隊歡送。習近平向大家揮手告別,祝他們一切順利、勝利凱旋。
彭麗媛、王滬寧、栗戰書、楊潔篪等參加上述活動。
新聞百科:
雪龍號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是由烏克蘭赫爾松船廠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維他斯·白令級破冰船。中國于1993年從烏克蘭進口,以1750萬美元低價購得,然后船廠按照中國的需求進行改造。“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中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只。雪龍船耐寒,能以1.5節航速連續沖破1.2米厚的冰層(含0.2米雪),是中國進行極區科學考察的唯一的一艘功能齊全的破冰船。
“雪龍”號總長167.0米,型寬22.6米,型深13.5米,滿載吃水9.0米,自重11400噸,總噸位14997噸,滿載排水量21025噸,最大航速17.9節,續航力19000海里。該船原設計為北極地區多用途運輸船。主機13200千瓦*1臺,副機880千瓦*3臺、載重量10225噸。“雪龍”船屬B1*級破冰船,能以1.5節航速連續破冰1.2米(含0.2米雪)前行。
船上設有大氣、水文、生物、計算機數據處理中心、氣象分析預報中心和海洋物理、海洋化學、生物、地質、氣象和潔凈等一系列科學考察實驗室。全船共7層,可乘載人員130人。一般考察隊員兩人一屋,每間10平方米左右,有中央空調,有24小時供應熱水的衛生間,船上有鋪位128張,為極區考察工作提供了基本必備條件。可航行于世界任何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