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5

河南:取消農業戶口,農民幹不幹?

2014-11-19
来源:新華社

  中國農業人口第一大省河南近日出台“豫版戶籍新政”: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曆時56年的城鄉戶口登記區分,在這個有著近億人口的省份終結。農民如何看,含金量幾何,土地如何處置,仍是社會關心的問題。

  農民願不願意?

  農民心心念念不忘的還是家裏的“三塊地”——承包地、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進城政策越來越好了,但還沒有真正好到可以不要‘三塊地’。”

  對於在上海一家醫院做護工的河南潢川縣48歲的楊桂林來說,她從一出生,戶口簿上就標注著“農業戶口”。對她來說,城市“只有高成本,沒有好保障”,這在過去,幾乎是宿命似的安排。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城鎮化水平達到53.73%,但“戶籍城鎮化率”僅為35.7%左右,也即2.89億人“人戶分離”。楊桂林是這2.89億人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分子。

  河南省日前發布了《關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宣布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區分。曆時56年的城鄉戶口登記區分在河南終結。就在此前一年,2013年底,楊桂林也依然決定,拿出全部的積蓄在鄭州買一套房。為的是將來能和正在上大學的兒子團聚在城市。

  她告訴記者:“兒子4年後大學畢業,會成為城裏人。自己以後打算居住在鄭州,幫襯幫襯孩子,但還是會把自己的戶口留在農村。”

  戶口的稱呼叫法不重要,她真正關心的是背後所包含的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社會福利待遇是不是都一樣。其次,她心心念念的還有家裏“三塊地”——承包地、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她說:“進城政策越來越好了,但還沒有真正好到可以不要‘三塊地’,那是賴以生存的根。”

  記者采訪發現,對農民而言,“戶口”是一枚小小的船票,城市這頭是社會保障的福利,農村那頭是土地和鄉愁。站在十字路口的農民的擔憂在於:城市的福利能不能夠得上?農村的土地還留不留得住?這也是決定他們能否真正落腳城市的考量。

  含金量幾何?

  農民到城市申領當地居住證,是否意味著他可以享有與當地城市人完全同等的社會福利呢?答案並非肯定。真正意義上實現“同名”且“同命”,依然需要一個過程。

  根據“豫版戶籍新政”,未來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區分後,城鄉居民都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農民到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申領當地居住證,但這是否意味著他可以享有與當地城市人完全同等的社會福利呢?

  答案並非肯定。真正意義上實現“同名”且“同命”,依然需要一個過程。

  第一步獲得居住證,獲得的僅僅是“基本型”公共服務均等化。如果想要進一步獲得“進階型”公共服務,需要“連續居住年限”“參加社會保險年限”等條件達到一定要求。至此,才能逐步真正同等享有包括“就業扶持、住房保障(保障房分配資格)、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更具含金量”城市福利。

  如何落戶城市?根據不同體量的城市,河南各地因地制宜設置不同的“門檻”。“豫版戶籍新政”提出,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是全面放開的;在城區人口50—100萬的中等城市,或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些則會對合法穩定就業的范圍、年限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范圍、條件等做出不同規定;而省會城市要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

  河南提出,到2020年,努力實現110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對於地方而言,最大的挑戰仍然是財力保障,亟須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完善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財政體系。

  土地怎么辦?

  河南的方案是,承包經營權要“加快流轉”;宅基地要建立“有償退出機制”;集體收益分配權實現要探索“市場化的有效形式”。

  “我是農業戶口,我家的地咋辦?”——這是一份1.1萬網民參與的新浪調查中36.1%的人對取消農業戶口最關心的話題。

  “豫版戶籍新政”提出,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那如何在“三塊地”實現農民權益?河南的方案是,承包經營權要“加快流轉”;宅基地要建立“有償退出機制”;集體收益分配權實現要探索“市場化的有效形式”。但這只是對未來如何處置提出了方向,操作層面依然並不明確。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土地確權、不動產統一登記。

  法律“解禁”是當前面臨最緊迫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院院長王衛國建議,對現有法律的調整宜“先做減法,再做加法”。“減法”,即解禁相關不合時宜的規定。“加法”,即在根本大法憲法與作為行政法的土地管理法之間,還需及時出台土地基本法,解決現有法律體系相互矛盾和碎片化問題,形成和諧有效的法律體系。(記者甘泉)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