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0

粵西各市爭領“港珠澳大橋”開通紅利

2014-11-2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港珠澳大橋號稱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隨著計劃竣工時間的逼近,各方對這座橋的期待和關注也逐漸升溫。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余烈11月24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確認,大橋的一切工程都在按照計劃進行,竣工時間也將按照原計劃定于2016年底。他坦言,項目進行伴隨著一系列困難,包括技術、安全、各方協調等方面的問題。
 
  為了解決各方協調的問題,7年前,國務院決定,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成立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前不久這個小組的第七次會議在澳門召開。
 
  工程艱巨
 
  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程。限制條件眾多,港珠澳大橋毗鄰香港機場,領空有限制;經過最繁忙的水上航道,每天有4000艘船舶通過,因此,需要確保工程建設和航運建設不會產生大的沖突;從淤泥層到硬土層,需要穿過不同土質,地質條件復雜。
 
  臺風和外海風浪惡劣環境也帶來了施工風險。大橋還經過中華白鰭豚生態保護區,工程建設需要想方設法減小對白鰭豚的影響。此外,大橋由廣東珠海、香港、澳門三方參與建設,港珠澳大橋需要滿足三種不同的設計規范。
 
  正是因為以上各種困難,加上各地協調的難度,建設大橋的想法提出20年后才開始付諸實踐。
 
  該項目于2009年底動工,項目的主體工程包括島隧工程、橋梁、口岸人工島。總投資約1050億元、全長55公里、設計時速達100公里/小時。
 
  余烈告訴本報記者,沉管安裝是大橋建設最難的部分,也是當今世界施工難度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目前,大橋的沉管隧道已順利安裝E14節,這標志著已完成沉管安裝總工作量的40%。橋梁也正在架梁。
 
  根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官方網站,三方共建的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估算投資約381億元。項目資本金為人民幣157.3億元,其中:內地出資人民幣70億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出資人民幣67.5億元,澳門特別行政區出資19.8億元。資本金以外部分建設資金由項目法人(即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根據內地適用法律通過銀行貸款解決。
 
  廣東省港澳辦主任廖京山8月也指出,港珠澳大橋建設工程總體進展順利,截至今年7月底,大橋主體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74.3億元,占項目總投資的45.7%。
 
  余烈說,除了用于大橋主體工程的381億元以外,香港、澳門、珠海三地還有各地的口岸接線資金,這部分資金由各地負責投入。
 
  各方期待
 
  隨著通車時間臨近,各方也在為應對港珠澳大橋通車后的改變作準備。大橋通車后,珠海至香港的車程將由目前的3個半小時縮短至半小時,港珠澳三地將進入半小時生活圈。粵西的陽江、江門、茂名等地與港澳也可以實現當天往返。
 
  粵西對于港珠澳大橋的期待尤為明顯。今年8至10月,廣東省政協調研粵西地區,調研主題就是“搶抓港珠澳大橋開通機遇加快粵西發展”。
 
  江門市發改局局長潘創明在這次調研中發言稱,“江門的發展格局多是‘單打獨斗’,港珠澳大橋開通,能夠使我們接受港澳的輻射,從港珠澳大橋到大廣海灣(注:大廣海灣經濟區是江門市正在積極打造的新區,也是廣東省最大的省級新區)的距離不到90公里,從空間的分布來看,這個距離也是能夠有效承接香港要素轉移的。”潘創明稱,江門擬規劃對接港澳的生活社區以及養老服務。
 
  而其他粵西各市,包括陽江、茂名、湛江也都各有想法。比如,陽江市委書記魏宏廣表示,除了產業上與珠三角、港珠澳形成梯度發展以外,還要更主動融入港珠澳生活共同體,吸引更多港澳等地區的高端游客到陽江旅游觀光、投資發展。同時,推動現代農漁業加快發展,為港澳地區提供物美價廉的優質農、海產品。
 

  在大橋將帶來的紅利面前,各地也有共同的認識:如何做好交通基礎設施和承接載體(如產業園區)的對接是最基礎的。而在發展的同時如何留住青山綠水,如何營造國際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如何與周邊城市形成差異化的產業格局,這些都是擺在城市管理者們面前的思考題。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