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國家憲法日要外化于形更要內化于心

2014-12-04
来源:中新社

   12月4日是中國首個國家憲法日。中國各界此間正通過各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分析指出,設立國家憲法日是通過法定程序對政治丁式的一種法律確認,以這樣一種形式凸顯憲法的權威,有助於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切實推進依法治國進程。
 
  “應該通過這樣專門的日子來增強社會各界的憲法意識。”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焦洪昌說,設立國家憲法日有利於憲法內容的普及,可以深化公職人員的法治觀念,樹立國民對憲法的尊重和信仰,維護憲法權威。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在首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中國憲法是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是我們國家和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法制保證。
 
  不久前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也明確憲法在建設法治中國戰略格局中的核心位置。全會作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的具體部署,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憲法的生命和權威在於實施。不可否認,時下憲法雖為國家根本大法,但實踐中還有不少問題,如憲法實施的監督機制和具體制度還不健全;一些領導干部的憲法理念淡漠,憲法意識薄弱,以權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違背憲法的情況仍時有發生等等。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姚國建認為,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社會的憲法意識非常薄弱。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林來梵則指出,很多人對憲法的認識僅僅是文本意義上的“國家根本大法”。
 
  “憲法并不是遠在天邊,而是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焦洪昌認為,憲法是各類部門法的“大前提”,各種法律法規均不得與憲法相違背,憲法還可以約束部門利益及公權力,充分保障公民權。
 
  但能認識到這一點的人,現實中確屬少數。可以說,設立國家憲法日本身就是通過“外化于形”的形式,讓看似遠在天邊的憲法變得可感可觸,讓憲法從文本走入生活、貼近百姓、融入社會。習近平在前述批示中特別強調,要以國家憲法日為契機,切實增強憲法意識,推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
 
  當然,任何一個紀念日的設立,都需要內容支撐,否則就會流于形式。多位專家建議,國家憲法日當天要開展向中小學生、社區居民宣講憲法知識,組織公務人員向憲法宣誓,舉辦報告會、座談會、憲法知識競賽、通報違憲違法案件等多種形式的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拉近憲法和老百姓的距離,一方面要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普法形式”,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廉希圣說,“另一方面,要把憲法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憲法教育體系建設,形成憲法教育的長效機制。鼓勵將憲法知識納入中考的測試范圍。
 
  “憲法的權威源自人民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不管哪種形式,活動核心都是讓憲法權威深入人心,樹立公民的憲法意識。”上述多名專家強調。
 
  如其所言,設立國家憲法日最終具備何種實質意義,不取決于活動搞得多么豐富,而取決于憲法能否成為公民的信仰。鑒此,在設立國家憲法日實現了“外化于形”的同時,更要達到“內化于心”,使憲法入腦入心,成為全社會共同的信守和遵從。
 
  惟其如此,才是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本意所在。
 
  當然,全社會憲法意識的增強不在一朝一夕,而設立國家憲法日,應是這一努力的最新一步。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