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出何“硬戰略”

2014-12-08
来源:香港商报网综合
  中央經濟工作會前瞻:著眼結構轉型 聚焦深層改革
 
  香港商报网讯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于近日召開。由于該會議將為來年經濟發展勾勒出框架,因此也被坊間喻為“中國今年的最后一件大事”。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原副院長曹和平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關注重點或將著眼于結構轉型、環境問題以及社保、醫保、戶籍等領域的深層改革。
 
  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5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并明確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至此,中國2015年經濟路線開始揭開神秘面紗。
 
  曹和平認為“穩中求進”實際上是我國過去十年的一貫政策,“明年延續這一總基調,就是守住基本根據地,再向前走。經濟增長方面,在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大變革的時代,‘穩中求進’是一個比較好的戰略。”
 
  與此前市場預期的寬松政策環境相一致,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政策組合至此已經連續五年。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相比往年在中央經濟會議上才明確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此次中央政治局提前定調,將有利于明確和穩定社會預期。而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也是適應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明年應該實行更積極的宏觀管理政策。”但曹和平提醒說,明年我國應該在維持經濟增長方面增加更大的力度。“因為中國作為一個超大經濟體,船大難轉頭。如果經濟增長趨勢再行減緩的話,再想拉起來就不容易了。如果繼續下行,要把它拉回來就得需要更大的力量。”
 
  中新網財經頻道注意到,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指出“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對此,曹和平表示,從8.5%—11.5%的超高速經濟增長區間向6.5%—8.5%的增長區間過度,經濟發展新常態已經形成。他分析說,新常態能夠兼顧三個平衡,一是增長和消費的平衡;二是增長和環境承載能力的平衡;三是增長和社會公平的平衡。這三個平衡會做的更好,而這也是新常態下轉型的合理性。
 
  2015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將交出怎樣的答卷?曹和平認為,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經濟增長目標是沒有問題的,但環境和減排領域的任務或許沒有完成。他預測,明年GDP增速目標將設定在7%左右。
 
  這一數字與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的判斷不謀而合。他表示,GDP的增長目標可能會下調至7%左右,CPI上漲目標可能在3%左右,M2在12%左右。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預計明年增長目標會定在7%,實際增長會略高于7%,在7.1%到7.2%。中金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也表示,預計明年經濟增長目標為7%-7.5%,不會低于7%,通脹目標在3%以下。相比之下,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財苑)的態度要樂觀得多。他認為經濟增長初步預期在7.3%左右,略低于今年或者與今年基本持平。
 
  趙錫軍表示,中國已經進入到新常態,經濟增速、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此次會議如此強調新常態,非常清楚地告訴人們,中國不可能再回到過去那種“經濟一下行就趕緊刺激”的老路,充分表明了中央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決心和信心。
 
  不過,對于明年經濟發展的態勢,機構和專家的看法存在一些分歧。申銀萬國近日發布最新宏觀研究報告稱,展望2015年,從方法論上看,仍然是守住底線,加速轉型,政策制定者仍需要在促改革、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求平衡。盡管經濟增長率會回落到7.2%左右,但是由于最壞的情況基本上已成過去,總體情況將好于今年。
 
  而曹和平認為,明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可能不會太好看。“一萬億投下去以后,大概需要9個月時間才會起作用。估計到明年四季度,經濟差不多會趨穩。”不過他也指出,當前服務業增速不錯,考慮到就業人數、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以及今年的其他一些數據,估計明年的就業問題不會太大,進出口也將會維持常態。
 
  “接下來,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會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是結構轉型;第二個是環境問題;第三個是深層改革,比如社保、醫保、戶籍制度改革等領域。而貨幣政策和國際貿易政策可能仍然跟往年一樣的討論,但是重點應該是前幾方面的內容。”曹和平說。(中新網財經頻道)
 
  近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回顧:
 
  ●2013年
 
  12月10日至12月13日
 
  提出2014年經濟工作任務: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防控債務風險;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2012年
 
  12月15日至16日
 
  提出2013年經濟工作主要任務: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夯實農業基礎,保障農產品供給;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業整體素質;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加強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2011年
 
  12月12日至14日
 

  提出2012年經濟工作主要任務: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出何“硬戰略”

  每年冬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次年的經濟工作,就預示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本月5日分析研究2015年經濟工作的政治局會議,除了釋放這一預示信號之外,也對2015年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具有點睛作用。

  對于2014年的形勢,會議作出了“實現了經濟社會持續穩步發展,經濟發展形勢總體是好的”的判斷;而對于明年經濟的定調,會議提出: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一位官方人士表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體架構將更為宏大,不僅將首次闡述和部署“新常態”下的經濟政策和改革思路,同時將落實“一帶一路”等重大經濟戰略,具有重要的“節點”性質。此外,涉及外貿、金融、財稅、民生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將密集面世。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下午,政治局又就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進行第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要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

  “穩中求進”基調不變

  此前12月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穩的重點要放在穩住經濟運行上,進的重點是深化改革開放和調整結構。穩和進有機統一、相互促進。

  在“新常態”成為共識后,未來中央政策的走向被認為將有新的變化。5日的會議明確,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具體來看,要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平衡,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

  前述官方人士表示,目前三期疊加(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背景既是風險也是挑戰,這要求中國必須平衡好“穩”和“進”的關系。他認為,這二者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只有平穩的發展才能支持更好的改革,也只有積極的改革才能促進平穩的發展。

  此外,備受關注的明年經濟增速定調也必將是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之一。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會議強調,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為明年和今后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近期,各大機構紛紛推出經濟數據預測研報。隨著官方釋放信號的增加,機構多將明年的GDP預測值從7.5%左右下調至7.0%左右。

  在此前結束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闡述中國經濟“新常態”定義時指出,中國經濟將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一名官方智囊人士對本報解釋稱,國際上對經濟增長的高速和中高速并沒有明顯界限,但從國際經驗來看,若明年經濟目標定于7%,也絕對符合中高速的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局會議還明確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上月央行啟動兩年來首次降息后,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明年可能會出現多次降息。而基于政治局會議釋放的“穩健”信號,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連續多次降息的可能性不太會有,但為了適應存貸比的調整,降準的可能性很大。

  宏觀經濟方面,政治局會議還明確指出要釋放內需潛力,促進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一帶一路”和自貿區戰略

  國內外形勢變化的加劇催生了中國一批重大戰略的形成。一名泰斗級學者近期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最近幾年的戰略部署可能將決定未來幾十年的發展軌跡,在傳統紅利逐漸消逝的背景下,中國必須“早著手”,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國際合作發展中更加從容。

  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繼續實施區域總體發展戰略,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堅持不懈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

  這其中,更具有國際戰略意義的“一帶一路”備受關注,并被認為將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頭戲”之一。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微博)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中長期最為重要的國家戰略。因為這一戰略意味著我國大國外交將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同時區域協同和產業轉型升級將加快。

  “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在前述新華社采訪中說,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將以資源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重點,在沿線國家發展能源在外、資源在外、市場在外等“三頭在外”的產業,進而帶動產品、設備和勞務輸出。

  值得注意的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被提上議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也將成為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

  在政治局5日下午舉行的關于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第十九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強調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

  這一戰略布局也與“一帶一路”關系密切。習近平指出,要加強頂層設計、謀劃大棋局,既要謀子更要謀勢,逐步構筑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使我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深改組”7次會議釋放政策信號

  隨著2020年“兩個翻番”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臨近,各項改革顯得尤為迫切。除定調宏觀戰略以外,政治局會議還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穩定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產量,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等目標。

  會議還明確,要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更加重視社會大局穩定,特別要重視做好就業和扶貧工作;要堅定不移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推出既有年度特點、又有利于長遠制度安排的改革舉措,提高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質量,抓好經濟體制改革措施的落地。

  一位政經觀察人士告訴本報,要把脈中央改革的路徑,可以參考更具有實效性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稱“深改組”)會議。深改組自今年1月22日成立以來,7次會議已經涉及了本次政治局會議提及的部分領域。而從公開信息看,這些改革方案如若上會審議,就幾乎意味著進入“推出倒計時”,其方式通常是在深改組會議后的政治局會議上審議通過,或直接通過國務院、兩辦發布文件。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深改組會議所涉及的議題包括: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考試招生制度、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農民股份合作賦予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進展和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的推廣、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等。

  而剛剛結束的深改組第七次會議又涉及土地改革、文化、公務員制度、反腐、司法五大領域,共審議四個“意見”,審議通過兩個方案。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上述意見和方案約有2/3處于審議和待批狀態,這意味著,明年將是這些意見和方案細化為政策并密集出臺的時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 新華網刊文談明年GDP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之際,各種機構和海內外輿論對于中國明年經濟增速目標的預測開始升溫。“猜數字”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的報告內容,而7%的增速目標成為多數報告的“共識”。
 
  分析人士指出,下決心深化改革的中國政府,不會糾結于GDP小數點后的變化,在穩定增長的同時,促改革、調結構依然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心。這種更加注重質量而非速度,并且通過轉變發展方式獲得的更加優質的增長,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真正需要的。
 
  因此,明年經濟目標的設定無論是多少,都應該是對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一“新常態”的反映與適應。
 
  “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一定速度穩步向前,但增速目標會在可容忍的范圍內下調。”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說,在外部環境仍未顯著改善、內部下行壓力頗大的情況下,將增速目標調低一點是合理的。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財苑)(財苑)認為,經濟增長目標不能太高,這樣才能給予結構調整和改革釋放更大的空間;但也不應過低,以保障基本的發展和穩定需要。其中的關鍵變量,是中央對于就業的判斷。
 
  “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是中國經濟新常態的重要特點。以增速下滑為主要外在特征的新常態合乎規律,但這種新常態并不意味著不要速度,更不會讓經濟“硬著陸”,而是表示中國經濟將以“軟著陸”的姿態進入更加優質的增長軌道。
 
  在世界范圍內看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仍然是很高的。更為重要的是,一個與過去30多年大不相同的經濟增長結構開始浮出水面:逐步轉向以消費、服務業為主,更多地依靠內需,更多地從要素效率中提升獲取動力。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5%,超過投資;服務業增加值占比46.7%,繼續超過第二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速分別為12.3%和11.1%,明顯高于工業平均增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6%。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質量更好,結構更優。
 
  “以往,外界對于中國經濟增速目標過于關注,現在大家應該把注意力從‘速度’轉到‘質量’。”汪同三說,一味“求快”的后遺癥逐步凸顯,中央對于明年經濟的定調,會將“求好”擺在更突出位置,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發展質量。
 
  值得關注的是,面對過去一年多來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國政府的應對之策并非實施大規模刺激,而是向改革要動力,不斷推進金融、國企、財稅等關鍵領域改革,同時將區間調控與定向調控相結合,使經濟平穩運行。推出的“降息”等貨幣政策組合拳,也是本著為經濟合理增長添動力、為全面深化改革騰挪空間的初衷,扮演改革“助推器”角色。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明年決策層將加快推進“有利于穩增長”的改革,包括放松對公共服務的管制、戶籍改革、擴大社保覆蓋面、農地流轉等。此外,金融領域和國企改革步伐也會加快。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數十項“改革清單”中,經濟體制改革任務占據重要部分。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消除經濟發展中的制度性障礙。
 
  普遍認為,明年的經濟改革任務,將進一步簡政放權,著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財稅制度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將加快戶籍制度和農地流轉改革,最終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穩步向前。
 
  多方預測,隨著改革紅利逐步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正在孕育,明年很可能成為本輪經濟下行的階段性低點或谷底。
 
  以簡政放權為例,今年來,數百項令人目不暇接的簡政放權舉措,掀起了草根創業的浪潮,激發了全民創新活力,即使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勢下,今年1-9月份的新增就業仍然超過1000萬人。“當經濟內生動力增強,結構更趨優化,吸納就業人口不減反增,經濟增速目標調低一點又何妨呢?”汪同三說。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