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深圳五塊醫療用地將鼓勵社會資本建醫院

2014-12-0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為特區和衛計領域改革先鋒的深圳,在全面改革路上必須繼續領跑,必須在改革上‘深發展’。”這是由北京大學、國務院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等十幾位專家撰寫的《深圳人口與健康發展報告(2014年)》中,對深圳醫療衛生領域進一步改革提出的期待。
 
  事實上,深圳在醫改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創新,尤其是從2009年新醫改啟始后,從“院辦院管”新模式建立社康中心、財稅土地等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到率先制定落地醫師“多點自由執業”,甚至開創性地擬定國內首部醫療法規,這些頗具大膽色彩的探索,也讓深圳成為新一輪衛生改革的先鋒者。
 
  改革的背后是深圳衛生醫療領域面臨的“倒逼”形勢。
 
  截止到2013年,深圳全市僅有9家三甲醫院,全市每千人口醫生數2.3人、每千人口床位數2.6張,遠低于京、穗水平。預計到2015年,深圳醫生和護理人員缺口將近4萬人。
 
  “深圳與京、滬、穗同為一線城市,醫療水平與這些城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醫療衛生行業的規模總量、供給結構、水平質量與城市發展地位不匹配,與群眾健康需求不適應。”深圳衛生計生委主任羅樂宣表示。
 
  為此,深圳下一步將在醫療人才引進與培養、社會辦醫等領域出臺更詳細的實施政策與措施。
 
  “三名工程”政策提升醫療技術水平
 
  《21世紀》:與經濟發展相比,深圳在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還比較薄弱。尤其是醫療服務供需不平衡比較突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羅樂宣:這是相對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未來發展定位而言的。深圳經濟發展水平靠前,事實上,公共衛生和醫療急救體系建設已經達到國內前列。
 
  但深圳與京、滬、穗同為一線城市,醫療水平與這些城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醫療衛生行業的規模總量、供給結構、水平質量與城市發展地位不匹配,與群眾健康需求不適應。
 
  一是深圳人口規模快速膨脹,而醫療資源與人口相匹配則需要一個過程。二是人才梯隊建設、學科建設以及醫療、教學和科研水平的協調發展,以及名醫、名科、名院、名診所的打造都有一個積淀的過程。三是國家按照行政區劃部署國家級、省級醫院和重點學科,深圳并不是一個省會城市,這點與京滬穗相比,也有先天的不足。
 
  因此,為快速提升深圳的醫療技術水平,深圳市今年出臺實施了以引進和培育名醫、名院、名診所為重點的“醫療衛生三名工程”政策,涵蓋人才安居與獎勵、科研研發、合作辦院等各方面內容。
 
  第一,引進國內外高水平醫學團隊。今年共引進10個醫學院士團隊、13個高水平醫療團隊,合作建設醫學重點學科、工程實驗室,快速搭建一流醫學科研與診療平臺。第二,集聚國內外名院名校。引進香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等來深合作辦院,以合作填補深圳高水平醫療、科研、教學平臺的不足。
 
  同時,深圳還全方位加強人才交流培訓。提高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生活補助標準:本科畢業學員7.2萬元/年,碩士畢業學員8.4萬元/年,博士畢業學員10.2萬元/年。今年共招錄學員620名。資助醫療骨干到國內外名院名校進修培訓。
 
  率先探索為醫療服務制定“基本法”
 
  《21世紀》:深圳將率先全國制定首部醫療法規,即《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征求意見稿)》開始征求意見。您認為,該條例中的亮點有哪些?
 
  羅樂宣:制定這一條例,是深圳推動醫療行業依法治理、完善醫療行業治理體系和促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由于這一條例尚未征求意見中,相關的內容并未定稿,就具體條款而言,我們目前暫不宜評價有哪些亮點。
 
  但從立法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上來看,其主要亮點有:一是在全國率先探索為醫療服務制定“基本法”,明確醫療服務的內容、提供主體、供給機制、監管方式。
 
  二是以立法固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果,明確政府、醫療市場主體、市民個人在基本醫療保障中的責任和義務,推動醫療、醫藥、醫保以及醫療價格改革聯動,為醫務人員營造良好的醫療執業環境,謀劃科學的職業發展階梯,構建多元化辦醫格局,在保障市民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滿足市民更高質量、更多層次的醫療健康需求,形成比較定型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三是以立法規范醫療市場秩序、規范群眾就醫秩序、保障醫患之間的正當、合法權益,維護良好的醫療服務環境,增進醫患之間的共識,促進醫療衛生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1世紀》:該條例中有一條關于財政衛生投入規定,即“市、區政府地方性財政支出總額中政府衛生支出所占比例應當不低于8%”,量化財政投入的意義是什么?
 
  羅樂宣:深圳市對醫療衛生的投入逐年加大。2009年以來,我市在全面落實國家規定的公立醫院基本逐步項目的基礎上,逐步將公立醫院實施藥品零加成的政策性補貼、職工住房公積金、房改房補等納入財政補助范圍;獎勵和補助醫療機構引進和培育名院、名醫(科)、名診所;獎勵和補助社會資本舉辦三級醫院,對其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安排財政補助。
 
  2014年,政府醫療衛生支出計劃安排73.2億元,比2013年年初預算增長34.6%,占政府總支出的6%。目前,全市公立醫院的財政補助收入占其總收入的比例達到19.8%;全市公立醫院無經營負債問題。
 
  我們提出制定“財政支出總額中政府衛生支出所占比例”這一指標,主要目的是確定政府應該對市民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承擔多大的責任。這一責任不能從總量上去衡量,而應該建立與經濟發展、財政收入水平相適應的、穩定的保障機制。
 
  社康中心將有五大改進措施
 
  《21世紀》:社康中心是深圳衛生計生事業發展中的一面旗幟,是深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主力軍。但也面臨著一系列需要突破的瓶頸問題。下一步社康中心將會如何進一步發展?
 
  羅樂宣:對于深圳形成“院辦院管”的社區健康服務管理體制,既落實了政府保基本的職能,奠定了社康中心公益性的基礎;又有效發揮了大醫院的管理、人才、技術和后勤保障優勢,解決了社康中心的社會信譽、行政后勤、業務支撐等保障問題。
 
  當前社康中心的主要問題和原因:一是激勵機制和監督約束機制不夠健全,醫院重視程度不一,重視程度高的,社康中心發展水平就高。二是全科醫學體系不夠完善,尚未建立一支規范化的全科醫師隊伍。三是投入保障機制以及配套政策不夠完善。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如下改進意見:
 
  一是完善醫院-社區一體化服務體系。發揮醫保、價格、財政補助等聯動機制作用,建立社康中心建設責任體系和考評機制,統籌醫院-社區資源配置。
 
  二是加大政府保障力度,推動社康中心人員、設備標準化配置。2014年,全市所有社康中心的業務用房全部實現由政府承擔。社康中心在編人員較去年底增加了269名;財政出資4.9億元,加強社康中心基本設備標準化配置,今年計劃完成投資總額的40%,明年全部完成。
 
  三是督促舉辦醫院與社康中心建立雙向轉診管理平臺,對轉診病人優先接診、優先檢查、達到住院指征的優先安排住院,保障患者在社區獲得與醫院同質化的初級診療服務。
 
  四是加大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力度。深圳從2007年開始實施此項制度,招聘大學畢業生參加為期3年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課程,目前已累計招錄學員706名;五是推動家庭醫生服務。通過“院辦院管”機制,將社康中心的全科醫師與舉辦醫院的專科醫師組合起來,作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為簽約市民提供初級診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預約診療、轉診轉介等服務。
 
  五塊醫療用地鼓勵新建三級醫院
 
  《21世紀》:深圳對醫師多點執業政策進行了大膽改革,今后推行思路是什么?
 
  羅樂宣我們認為,醫師多點執業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在醫師注冊上,是否允許醫生在多個醫療機構執業;二是在醫師與醫療機構在用人合同管理上,醫院是否允許其外出執業。第二個問題是醫療機構的問題,我們鼓勵醫療機構與醫師建立更加開放的用人關系。
 
  在醫師注冊問題上,推動醫師多點執業,優化醫療服務市場醫療衛生人力資源配置,我們將探索如下改革措施:一是以本市合法醫療機構作為醫師執業地點,建立醫師多點執業地點自行報備制度,全面放開醫師執業地點限制,實現“統一注冊,全城通用”。二是向行業社會組織下放醫師注冊管理權,建立醫師多點執業地點自行報備制度,完善多點執業醫療責任認定機制,建立醫師執業積分管理制度,啟動醫務人員誠信執業管理系統建設。
 
  《21世紀》:深圳在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方面將會出臺哪些更新措施?
 
  羅樂宣:深圳高度重視社會力量辦醫,采取了如下舉措:第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政府出臺《關于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三級醫院的若干規定》,對此類醫療機構的基本醫療服務床位按照每床10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基本醫療服務按每門診20元/人次、每住院60元/床日的標準進行補貼;取得三級甲等、乙等資質的,分別一次性給予2000萬元和1000萬元的獎勵。第二,全面放開醫療市場。取消了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數量限制和醫療機構選址的距離限制;實施醫療機構常態化申請、建立社會辦醫審批綠色通道。
 
  2014年,非公立醫院醫療機構總數達到2708家,占全市總數的81.1%。床位數、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數分別占全市總量的21.5%、32.8%,門診量、住院量的比例分別占全市總量的24.8%、14.8%。
 
  當前影響社會資本辦醫的主要問題是醫療人才、社會信譽度問題。
 
  為此,我們將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改革醫師執業管理方式。二是推動公立醫院人事制度綜合配套改革,促進醫務人員從“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三是推動一批高水平的三級醫院、名診所建設。比如,我們今年明確了民治、沙井、平湖、華為、龍城片區等五塊醫療用地由社會資本與高水平醫學團隊合作投資建設三級醫院;與國內外有實力的社會資本與高水平醫療團隊簽訂六大醫療健康產業投資項目協議,投資總金額達到102億元。2015年6月前,支持社會力量建成1-2家名醫診療中心,為國內外名醫名家到深圳開設獨立診所或醫生工作室提供便利。
 
  另外,還將探索建立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合作新模式。即支持公立醫院在保障資產安全、優先滿足市民基本醫療服務的基礎上,向社會辦醫院輸出醫療和管理專才,促進社會辦醫院提升管理、技術水平和信譽度。2015年6月前,開展1-2家合作試點。
 

  2015年6月前,出臺進一步扶持社會辦醫的政策文件,細化用地、價格、財政、醫保、人才、科研、政府購買服務、大型設備配置等方面配套政策措施。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