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外交官員進出多元化

2014-12-16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辛夷 

  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時隔八年中央再度召開外事工作會議。當前的“大外事”格局,不僅包括負責政府外交的外交部,也包括負責黨際外交的中央中央對外聯絡部,以及負責對外經貿的商務部,負責外宣工作的國新辦(中央外宣辦),負責直接為中央對外決策服務的中央外事辦公室。隨著中國在G20等多邊平臺角色的吃重,財政部、央行的外交功能也在不斷增強。當然,所有這些涉外機構中,分量最重、承擔工作最多的還是外交部。
 
  習近平在此次外事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求“加強外事幹部隊伍建設”。對於外交部而言,由於外交工作的特殊性,專業要求很高,外交幹部無論是來源還是出路都相對封閉。外交幹部不外乎在部機關或是駐外使館工作,或者是與中聯部、中央外辦等幾個少數“外”字號交流,很少像其他部門官員那樣外放地方省市。但這些情況近些年來也在發生變化。
 
  外交官“進口”趨多元
 
  在此次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的出席者之中,有中央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宋濤、外交部紀委書記謝杭生、中聯部副部長李進軍、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李強華、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趙會民等。他們就是外交部拓寬幹部選拔渠道的親歷者。2000年,外交部首次從部外人員中選拔一批局級幹部擔任駐外大使、參贊、領事,最終只有十餘人突出重圍入選,其後這種選拔又陸續進行過兩輪。首輪的入選者集體參加了外交部組織的專門培訓班。這批“同學”包括時任福建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副總裁宋濤,中聯部西歐局局長李進軍,湖南省外經委副主任李強民,上海浦東新區組織部部長沙海林,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趙會民、中國人民銀行培訓中心主任謝杭生。培訓班結業之後,宋濤出任駐印度大使館參贊,謝杭生出任駐英國大使館公使。這批人中,已有多人官拜部級。李進軍2007年由駐菲律賓大使調任中聯部副部長後,繼任大使正是宋濤。而宋濤2011年由外交部紀委書記轉任副部長後,繼任紀委書記也是同班同學謝杭生。
 
  唯一例外的是沙海林,他是韓正擔任共青團上海市委書記時的副手。2000年被外交部選中之後歷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駐愛爾蘭大使,2005年回到上海,再度擔任地方官,在韓正任市長時擔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現任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仍然是市委書記韓正的班子成員。
 
  目前外交部領導班子當中,“外來客”除了紀委書記謝杭生,還有副部長王超。王超在今年初由商務部副部長調任外交部副部長,實現了兩部領導層之間首次流動,是外交部第一位也是唯一的“60後”副部長。王超是外語科班出身,一直在外經貿工作超過30年,擔任過商務部美大司司長、國際司司長、部長助理。但他調任外交部之後並未分管國際經濟司,而是分管歐洲事務。表明中央在有意識地推進幹部跳出老本行、作跨領域交流。
 
  外交官“出路”漸拓寬
 
  以上是外交部來源也就是“進”的多元化。而外交部官員的“出路”也在不斷拓寬。2008年,外交部黨委書記、常務副部長王毅調任國臺辦主任。2010年,王光亞調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2013年,張志軍接替王毅執掌國臺辦。而王毅、王光亞、張志軍正是外交部連續三任黨委書記。此外,2012年,曾任副外長的何亞非調任國務院僑辦副主任。這是歷史上外交官首次實現了對“港澳臺僑外”的全面佈局。外交幹部任職渠道的多元化,顯示了中央對他們的重視。隨著全方位外交的推進,涉外各領域在職能方面也在不斷融合、交流。從業務上來說,外交與港澳臺僑工作具有較高的接近性,調任這些部門,亦是人盡其用。
 
  2010年,中組部選拔中央機關及地方省市的128名司局級幹部進行交流任職。時任外交部美大司司長鄭澤光成為其中之一,擔任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這種外交官擔任地方黨政實職的情況非常罕見。2013年5月,鄭澤光返京,晉升外交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