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國際油價料難跌破40美元

2014-12-18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特約評論員 費雪

  地板之下還有地下室,這句常用來調侃中國股市的詞語,如今也輪到國際石油。幾個月以來,石油價格一路創出新低,無論布倫特原油(56.56, 0.09, 0.16%)價格還是紐約原油價格都呈現“腰斬”趨勢,12月中旬以來更是加速跳水。那么,近期石油是否還會繼續走低,如預言一樣馬上步入每桶40美元區間,甚至更低?筆者認為,不無可能,但概率不大。

  首先,任何商品都有價格周期,石油也不例外。本次石油回調本身是對于上一輪上漲周期的修正,隨著油價進入五年新低,這一輪調整大部分已經到位,繼續下行的空間已經不大。

  更進一步而言,隨著油價創出新低,能源走勢背后的價格機制天平會偏向供給一端,“看不見的手”最終會熨平供需失衡。從供需關系而言,隨著石油價格繼續走低,供給必然減少,尤其是石油的競爭產品。這也意味著,隨著頁巖氣等新能源受價格因素影響收縮甚至退出,石油必然偏向傳統石油供應國,屆時油價的回升在預期之內。

  即使石油消費國,其本身或多或少也生產一些石油以及其他新能源,所以實際情況其實有點復雜。以美國為例,傳統上美國是石油消費第一大國,但是隨著美國本國石油開采以及頁巖油氣熱潮,近年來其石油自主度大為提高。油價下跌雖然有利于美國普通消費者,但對于美國很多能源生產相關產業沖擊極大,尤其是油氣生產。根據估算,頁巖油開采如果不虧錢,一般價格應該維持在每桶70美元之上,而石油開采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也正因此,隨著石油價格下跌到60美元,不少美國油井尤其是低產量油井已經開始關閉。

  第三,隨著競爭對手逐漸淡出,歐佩克國家不減產的承諾也會隨之消失,這對市場的影響可想而知。目前沙特等國每桶石油開采成本僅僅是4美元,這也是如今歐佩克寧愿咬緊牙關也不愿意減產的原因。歐佩克正是要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焦土策略,力圖通過低價逼走競爭對手。盡管如此,沙特算是“錢多任性”,以往依靠石油積累了諸多資產,有的是時間消磨,但不那么富裕的國家,比如委內瑞拉等,則就沒那么豪邁了,幾乎是“陪太子讀書”,一邊看著油價下跌,一邊不得不參與不減產。但一旦局勢有變,歐佩克不減產的策略必然發生變化,對于油價回升也有正面影響。

  最后,不得不談中國因素。石油價格走低對中國也意味著一個逢低買入的關口,特別是在預計到繼續下跌空間其實有限的情況之下。據相關數據,中國從2013年開始已經是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今年11月中國日均進口原油46萬桶,同比增長8.3%,但是,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卻相對薄弱。官方此前在統計局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包括舟山、鎮海、大連和黃島等四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總儲備庫容為1640萬立方米,儲備原油1243萬噸。這一數據對于中國來說難以支撐很久,對比國際社會60天甚至90天的標準更是偏低。據悉中國已經有大舉采購石油計劃,按照官方計劃,中國在2020年前將把儲備提高到4000萬噸,這也意味著會對未來的油價產生一定支撐作用。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