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外資行準入門檻再降 市場份額能上去嗎?

2014-12-22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核心提示:外資銀行正面臨的是業績增速和內地市場份額的不斷下滑,整體處境并不樂觀。

  在華“本土化”7年,市場份額下降至不到2%,加上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外資銀行正面臨的是業績增速和內地市場份額的不斷下滑,整體處境并不樂觀。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57號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下稱《決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條例對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機構設立、人民幣業務等方面的限制進行適當放寬,為外資銀行設立運營提供更加寬松、自主的制度環境。

  業內專家指出,這些修改給予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同等的“國民待遇”,同時標志著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而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外資行在中國還有很大機會,對于寄望借助新政策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銀行而言,盡早明確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定位與戰略布局亦顯得尤為重要。

  限制放寬待見新人笑?

  相對于2006年的舊版本,外資銀行管理新條例主要對兩方面內容作出修改:一是在外資銀行準入方面,《決定》對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分行,不再規定其總行無償撥給營運資金最低限額(1億元人民幣),同時不再將已經在中國境內設立代表處作為外國銀行(外國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設立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以及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初次設立分行的條件;二是在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條件方面,將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在中國境內的開業年限要求由3年以上改為1年以上,不再要求提出申請前2年連續盈利,并規定外國銀行的1家分行已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的,該外國銀行的其他分行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不受開業時間的限制。

  業內專家指出,這對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機構設立、業務準入等方面降低了門檻,放松了對外資銀行的限制,標志著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與此同時,有意愿的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為便捷地申請開展人民幣業務,更好地為“引進來”和“走出去”服務。

  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對于促進中國銀行業改革與金融創新,提高銀行業服務質量,提升銀行業的整體效率與競爭水平,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07年在華外資銀行獲準轉制以來,外資銀行在中國已經走過7個年頭,其在機構網點布局、業務經營和服務能力方面均得到良好發展,已成為中國銀行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市場參與者。

  成立獨立法人銀行成為大型外資行的首選,而隨著中國經濟金融的不斷發展,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發達小國的金融機構也將不斷在中國增設機構,來源國和經營類型的不斷豐富,也為中國銀行體系提供了有益的補充。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共有51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42家外資法人機構、92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87家代表處。

  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以后,面臨戰略調整壓力以及監管改革帶來的不確定性,全球諸多跨國銀行積極布局亞洲業務,部分外國銀行進一步強化了中國區在連通歐亞市場方面的作用,持續加大對華投資和支持力度。

  “中國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但由于監管限制,確實在這里經營業務比較困難。一些外資銀行也是首先選擇在中國開設代表處,或是通過選擇中國的銀行合作共同開展、研發新業務。”一家已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的外資私人銀行首席執行官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里確實有一個非常大的客戶資產池,來亞洲、來中國開展業務,對他們來說是件值得期待的事,盡管這個市場確實存在很多規模很大的銀行,但目前具備市場專長、有足夠競爭力并適合服務這些客戶的銀行并不多。

  處境艱難尋覓新業務發展契機

  整體而言,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穩健、管理規范,包括流動性比例、不良貸款率、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等各項監管指標表現良好。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其在管理方面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未來外資銀行在中國發展有著良好前景。

  不過,比起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的快速擴張,近兩年在華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外資行面臨的是業績增速和內地市場份額的不斷下滑,目前總資產規模占比已不到2%,加上受經濟下行、利率市場化以及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外資銀行現在的處境整體比較困難。而對于寄望借助新政策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銀行來說,或需要提前考慮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定位與戰略。

  面對中國市場同質化不斷加劇,本土化程度不斷提高,尋求差異化發展并不斷尋覓新業務發展契機或將成為外資銀行在華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前的一套做法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已經不適用了,當下在華外資行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發展問題,如何發展新客戶和新資金,如何在保護原有品牌的同時做到產品創新。”某外資大行中國區高管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兩件事,就是抓住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機會,在此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強項。”

  實際上,當前外資銀行已經在全球市場業務、人民幣國際化相關服務、衍生產品等領域積累了一定優勢,特別是今年以來,有關跨境政策的調整明顯增多,正在提速的人民幣國際化無論是在貿易還是境外投資方面,對具備境外渠道和產品優勢的外資行而言都是可享受的重要發展機遇。

  此外,成立一年多來的上海自貿區更成為外資銀行擴大在華業務的新突破口。截至今年8月末,區內所設的外資銀行支行占區內商業銀行營業網點數量的45%,涵蓋亞、歐、美主要國際銀行。

  “銀行進駐自貿區不只是關注今天可以做什么。”一家剛在自貿區獲批設立分行的某外資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上海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在這一過程中,自貿區將發揮很大的作用,而隨著金融改革的逐步推進,外資行有機會可以做得更大。

  “市場很多變化都在發生,我們的團隊也在研究適時進入,如考慮在上海自貿區設立私人銀行業務是否可行。”上述外資私人銀行首席執行官表示。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