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31

滬港1117號列車開通

2014-12-23
来源:香港商報

   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首發車

  滬港1117號列車開通
 
  今天,最刺激投資者信心的「滬港通」正式起航——用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的話說就是「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首發車——1117號列車」今起從滬港同時啟程對開。為此,本報邀請權威專家學者解讀其中蘊含的深層意涵。專家認為,在國家戰略層面,滬港通是兩地雙贏的制度安排,對滬港兩地於國際金融地位提升有深遠意義;與此同時,內地個人項目資本開放改革新時代終於來臨。而且,內地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不單不會令香港被邊緣化,反而更確立了香港作為全球最主要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尚有相關報道刊A8、A10、A11、A17版)香港商報記者 黃兆琦
 
  滬港通一小步 中國一大步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基本與國際接軌,但資本市場仍封閉運行。滬港通有利於內地市場與國際接軌。」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董小君教授說。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董事長謝湧海說,滬港通意義在於個人項目下的資本開放,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中兩地個人金融互通的重要起點。「滬港通是國內交易所在資本市場『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進程中的又一里程碑。滬港通的一小步,正在成就中國資本市場一大步,開啟了內地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新時代。」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原主任王健教授如是強調:宏觀方面,滬港通將加強兩地資本市場密切聯繫,推動兩地市場雙向開放,提升兩者國際吸引力;微觀方面,無論是內地投資者還是香港投資者,都大大提高了投資範圍、投資管道等方面的自由度。
 
  從中國特色到接軌全球
 
  謝湧海分析,滬港通開通後,A股市場因境外高端散戶等的進入而發生投資者結構變化,加上內地散戶對香港市場加深認識和加以比較,勢必令投資者對內地資本市場如金融監管、金融創新、產品種類、上市公司治理機制、交易所交易安排等,產生新要求,為內地市場帶來一系列金融相關變化,例如交易時間和交易結算要求、監管和執法力度加大等。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研究員易憲容說:「如果有限度的資金自由流動成功,就能夠為未來中國資本項目完全開放奠定基礎。」他預期,滬港通透過對中國市場造成的巨大衝擊,讓國際資金在可控制條件下流入中國市場,將成熟市場的市場理念、行為規則、制度安排、風險管理經驗及金融創新等傳入中國市場,調動中國市場積極性及啟動其發展潛力,促進中國金融市場走向成熟及提升服務能力。
 
  董小君亦指:「香港市場不僅有交易規則、交易時間、交易品種選擇上的差異,還有利率政策和金融制度安排的差異。投資者只有掌握了滬港通盈利模式間的差異,才能從『中國特色的市場估值體系』到『全球接軌的市場估值體系』轉型。人民幣匯率進入雙向波動情況下,滬港通將使投資者面臨匯率風險,一定會激發內地外匯遠期、期權、期貨等新對沖避險產品推出。」香港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更預期,中央會在6至24個月內宣布人民幣在全球全面自由兌換。
 
  潛在金融風險不可忽視
 
  而從金融監管層面看,滬港通亦帶來不可忽視的潛在金融風險。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教授強調,內地開放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是能同步提升金管能力和水平,否則資本大出大入會引起資本市場動蕩,因此滬港通額度未算高。
 
  董小君預期,滬港通令兩地資金雙向流動增強,A股通過香港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聯動性越發密切。隨著A股納入MSCI,全球資金將更加自由流入A股市場,不可避免地造成國際短期資本流動對內地市場的衝擊,監管層需努力提高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管理能力。
 
  建銀國際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兼主管蘇國堅博士表示,預期內地市場在信息披露等方面將慢慢向國際法規靠攏,例如在內幕消息監管、調查、發布,內地會慢慢修改,兩地市場共用一套模式。
 
  近年,不少國家都希望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分一杯羹。謝湧海指,香港在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初期的一些政策已複製到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紛紛成立,香港面對激烈競爭。董小君強調,滬港通出現,令香港與內地間人民幣「輸出」和「回流」雙向管道加強,將有力支持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鞏固滬港兩個金融中心的地位。
 
  港無須再擔心被邊緣化
 
  易憲容亦說:「滬港通保證了香港作為國際市場人民幣投資的主要管道,確立香港作為最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謝湧海則表示,滬港通讓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有了新的增長點,比起倫敦、新加坡等有很大競爭優勢。
 
  滬港通對香港與上海互利雙贏,謝湧海表示,香港毋須擔心會被邊緣化或被任何市場取代,因香港法治和市場經濟環境、金融創新、金融人才等方面無可取代;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主要是服務實體經濟。他又指,上海約30萬金融從業員中,只有1.4%有在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工作過的經驗,「上海到2020年建成『與人民幣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是有前提的,要看那時人民幣是否完全自由兌換、利率是否完全市場化以及資本市場是否完全開放;如果還不是,上海就是不完全的國際金融中心。」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