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推出,除了促進兩地市場發展,更重要是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再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中銀香港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樑表示,擴大人民幣在對外貿易中的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三步曲」的第一步,目前已取得重大進展;第二步就是要促進人民幣成為全球性的投資貨幣,而滬港通正正打開了投資渠道限制,是第二步的助推器,間接提高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他補充說:「只有人民幣走向大規模的投資貨幣後,才可最終走向儲備貨幣,實現國際化的最後一步。」
事實上,現時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已超過1萬億元,但超過80%的流動性以活期存款或存款憑證等形式留存在銀行中,這顯然是因為缺乏投資 渠道;滬港通出現,正可幫助這些資金尋投資出路。
另一方面,內地投資者同樣缺乏投資渠道。星展香港經濟師周洪禮表示,內地投資者儲蓄率偏高,但金融資產佔投資組合比率平均只有12%,遠低於國際水平。滬港通能讓手持人民幣的散戶投資境外金融資產,這恰恰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真實寫照。
他認為,滬港通最突破性的是讓個人投資者能直接買賣在岸人民幣資產,以往RQFII只是讓長倉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而滬港通則破格令散戶沾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提到,滬港通令港人每人每日20000元人民幣兌換限制得以解除,加強兩地市場資金雙向流動,刺激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本港銀行界普遍認為,若滬港通運作順暢,開放額度有望增加,並且將有深港通等其他試點計劃推出,有望進一步拓闊人民幣國際化的廣度和深度。如此這般,在可見的未來,人民幣可與美元、歐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成鼎足之勢。香港商報記者 潘奕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