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A股牛市關乎大國戰略?

2014-12-29
来源:子木

  2014年的行情接近尾聲了,年底的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一樣的牛。12月26日的上證綜指大漲85.06點或2.77%,創出四年多來的收盤新高。而同日,美國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23.50點,報18053.71點,最高攀升至18103.45點,均刷新了最高紀錄。而在兩大股市大牛市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出兩個大國之間大國戰略的較量。

  美國牛市助推經濟復蘇

  上周五的美國股市收高,據統計,截至目前,在2014年里,標普500指數與道指分別第52次和第38次創造最高收盤紀錄。而回頭看看,美國股市已經牛了五年。2007年的上一輪行情高點,無論是A股或美股高點均出現在那一年的10月,時間相差不過3天,A股是6124點,美股則是14198點。而在2007年之前的3年,A股和美股基本是如影隨形、相伴而行。但是金融危機之后,這種共生關系卻因此打破,美股雖然晚於2009年3月見底6469.95點,卻是年年創新高,2013年初既已突破金融危機前的14198點,2014年突破到了18000點的高位,也就是說,美股已經領漲全球資本市場5年的大牛市。

  而從年底可以看見的數字看,股市牛市對經濟的影響已經顯現,美股拜託金融危機的徹底洗牌,輕裝上陣,隨著三大汽車公司滿盤復活,互聯網巨頭卷土重來,QE的逐步退出,美元持續走強,GDP在2014年三季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美股的走好并非無緣無故,的確充當了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中國布局牛市意在刺激經濟

  2008年到2009年,中國內地提出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間接地刺激了股市,從2008年10月到2009年8月上證綜指出現109%的升幅。但在此后接近五年的時間里,內地股市如病魔纏身,一熊不起,甚至多次出現市場融資功能缺失的情況。股市的不振反覆作用於內地經濟面,內地GDP增速逐年回落,今年二季度竟然見到了7.3%的增幅。

  股市喪失融資功能,使得銀行貸款緊張并加大了金融業風險系數,抬高了社會融資成本,又反過來壓制經濟的成長。正反兩方面的對比讓人們看到,資本市場的不景氣對經濟的沖擊是非常明顯的。中國開始在頂層設計上布局牛市。今年5月9日,國務院發布了新國九條,這是自2004年1月以來國務院第二次以紅頭文件形式出臺的資本市場綱領性文件。新國九條勾畫出了資本市場頂層設計的路線圖,傳遞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決心,對引導形成明確的社會預期,推進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給出了清晰的政策信號。此后新股發行、退市改革、併購重組、滬港通、定向寬松、降息等一系列政策在年內相繼出爐,讓投資者對於改革紅利的預期顯然大幅提升。所以說,內地股市2014年牛冠全球就是由政策引發的資金推動型牛市。

  大國戰略需要牛市

  美國股市已經牛了五年了,內地股市只是牛了半年多;美國股市與2007年經濟危機前高點相比已經大漲3905點或27.5%,而上證綜指與2007年經濟危機前高點相比還有2972點或48.5%的跌幅;美國股市與2007年以來的最低點相比已經有11634點或179.84%的累積升幅,而上證綜指距離2007年以來最低點只有1493點或89.7%的升幅。所以,盡管今年內地股市牛冠全球,但與美國股市的差距是非常懸殊的。

  在經濟增速的換擋期、產業結構的調整期,以及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內地仍需要牛市。因為資本是流動性最強的要素市場,是牽動發展全局的一條經濟血脈,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既有利於分散融資過度集中銀行信貸的風險,也有利於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滿足居民投資需求和增加更多財產性收入。資本市場一頭連著投資,一頭連著消費,解決好體制問題,加快釋放資本潛力,可使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獲得更加充實的血脈滋養。一句話,A股牛市關乎大國戰略,這仍將成為2015年內地的一條主線。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