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9

市場是把雙刃劍 展覽屢屢被砍傷

2014-12-30
来源:廣州日報

  魏光慶 《真相》(裝置)

  冷軍 《肖像之相-小唐》(布面油畫)

  盧甫圣 《青山見我應如是》(中國畫)

  近年來,美術館、博物館、畫廊、藝博會等舉辦的書畫藝術展此起彼伏,讓人有些目不暇接。毋庸置疑,各色展覽“大爆炸”的原動力是給力的藝術品市場。然而,有批評家日前卻提出雷人觀點——“藝術市場是藝術展覽的天敵”,而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知名專家,他們一致表示這一說法雖然有些犀利,但的的確確是實話實說……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江粵軍

  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批評家 魯虹——

  運作機制:

  市場次序混亂

  干擾不斷

  在國內各種藝術保障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健全的情況下,我在很大程度上贊同“藝術市場是藝術展覽的天敵”這一說法,是因為其有一定的針對性,并非全面否定藝術市場的作用。

  市場畢竟是一把雙刃劍。目前國內藝術運作機制還不是十分健全,難免會導致各種問題的出現,如我們做“西云東語: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展”時,本意是想呈現中國當代藝術這二十年來的發展狀況,但實際操作起來,發現難度太大了。由于藝術家參展的機會很多,加上還有市場的干擾,所以今天已經不可能出現每位優秀藝術家都能拿出自己的精品來參加一個展覽的情況了,特別是有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已經出售,且散布到世界各地,除非有高額保費,否則藏家根本不肯出借。再如這次湖北美術館做“美術文獻”展,光借一件作品就花了27萬元的投保費。可見,在當下要做一個好的展覽,得有多大的財力支撐才行。而1993年德國策展人戴漢志等在中國挑了一批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到德國做了一個“中國前衛藝術展”,由于當時參展的機會還很少,更沒有市場的干擾,結果每位藝術家都拿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因此,該展覽確實反映了那十年的成就。

  在國內,藝術市場對藝術展覽的干擾之所以這么凸顯,在于我反復說起的前提——國內還沒建立起良好的藝術運作機制。像歐美等發達國家,從一級市場畫廊、二級市場拍賣行到公共美術館,都已進入良性的循環,而且政府及藝術基金會對學術研究或優秀展覽的支持都很到位,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樣,他們美術館的實力一般都比較雄厚,學術做得也很到位,所以辦展覽、做收藏,能夠對市場起到指導性作用,即只要美術館對一個藝術家進行了定位,就會給市場帶來影響。而中國的美術館在這方面目前很難發揮同等效用,因為政府投入少,又缺乏藝術基金會方面的支持,美術館的收藏費與辦展費都極其有限,根本不可能對市場起到引導作用。

  藝術家、策展人 梁克剛——

  藝術家:追逐名利誤導了觀眾

  就歐美而言,藝術市場對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只是當下的中國藝術品市場還不夠規范,群眾的審美教育水平又比較低,因此一些投機資本得以操縱藝術市場,做一些趣味比較低、學術性比較差的商業性展覽,而一些追名逐利的藝術家也被金錢征服了。

  市場對藝術家參展的影響,還是要看藝術家本人。如果他的原則性比較強,對藝術的理解比較深入,可能會克制自己,跟諸如此類的商業性展覽拉開距離。但如果藝術家更愿意追逐名利,那他可能就會向商業性展覽投懷送抱。不過,無論在多么混亂的市場環境中,也依然有一批堅守自己理想的藝術家,不為金錢所動。而本來應該在藝術界樹立起好標準、大聲疾呼給公眾以正面引導的批評家,有些人為了出場費或者獲得機構的回報,也無節操地為商業資本站臺,加劇誤導觀眾。這樣一來,觀眾如何辨別展覽的品質就成了一件比較麻煩的事了,因為中國的審美教育普遍比較落后,觀眾的判別能力太差,很容易就被誤導、被忽悠。因此,在今天的狀況下,藝術領域與其他任何領域一樣,信專家不如靠自己。觀眾如果想要進入藝術領域,還是應該多學習,多了解藝術史,建立起自己的審美知識儲備。大家出國旅游也不要光走景點,盡量多去美術館、畫廊學習,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辨別能力和藝術素養。

  藝術批評家、策展人 徐子林——

  策展人:要贊助不要展覽品質

  藝術展覽和藝術市場不是絕對矛盾的,通常是融為一體。但中國的藝術展覽受到藝術市場干擾的現象確實存在,展覽的形成機制還沒有產生,一些拍賣公司所辦的展覽有悖于文化發展……這種種情況隨處可見、俯首可拾。

  今天,國內的藝術展覽,從數量上講已經比較可觀。但一個展覽為什么會出現?策展人常常沒有任何學術上的依據,靠的僅僅是機會主義。誰找到了一筆贊助資金,誰就可以啟動一個展覽,可能他之前并沒有任何策展經驗,拉幾個朋友就披掛上陣了。因此,很多展覽并沒有形成良性循環,展覽的品質也就難以保證。在西方,雖然大部分策展人沒有能力操作經費,但只要他能有一個很好的課題,就可以直接向基金會等藝術支持機構提出申請,獲得撥款,這樣做出來的展覽會純粹很多。

  另一方面,現在不少拍賣公司為了短期的商業利益,包裝、策劃出諸多所謂的文化概念,誤導了大眾對文化的理解,也讓一些不了解藝術史的藏家花高價買入藝術品,這種情況的確對藝術造成了傷害。如果單純從藝術市場角度看,其介入使得整個社會的展覽豐富了、多元了,變成了一種常態,其實是好事情。只是藝術家表面上看起來參展的機會比過去多了,但要像上世紀90年代一樣,通過參加一兩個重要展覽就能夠從行業中脫穎而出,現在是太難了。今天是一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一個藝術家僅僅參加一兩個展覽,對提高知名度無濟于事。因此,藝術家可能也亟需更好的展覽。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一名負責任的策展人理應深入思考一個展覽的意義在哪里,值不值得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做。展覽其實應該是有門檻的,既需要資金成本,也需要有運作能力的團隊。雖然投保費是業內人士的口頭禪,但這方面業務在國內其實還沒有真正展開。一件價值上千萬元的作品,藏家愿意借給你,也就展出了,不愿意出借,你就是想通過投保方式說服對方,又上哪里去找保險公司投保呢?這當中,還涉及一個信任度問題。如果策展方是專業的團隊,藏家不必擔心作品被損壞,或者有借無還,其實借展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如果藏家提出很多要求,本身就說明他對策展方不夠信任,或者對其能力并不確定。

  畫家、藝術評論家 梁江——

  應對策略:

  只有誠信才能

  制止藝術墮落

  藝術既有精神屬性、意識形態屬性,也有市場屬性。藝術家雖然不能為了市場去創作,但一個健康的市場可以為藝術展覽提供一片新的天地,讓藝術走進千家萬戶。因此說“藝術市場是藝術展覽的天敵”,其實主要是表明了我們當下的藝術市場還不夠規范,雖然有點激憤,但可以理解。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前,我們的藝術展覽跟市場無關,美術館、博物館將優秀的作品陳列出來,主要是展示、呈現學術成果,讓公眾獲得精神上的審美享受。沒有利益的黑洞,展覽自然有質量保證,問題比較少,但也有傳播上的局限性。一旦藝術展覽與良性的市場相結合,就會使藝術的受眾面大大擴展,傳播得更久遠。市場的需求反饋給了藝術家,對藝術家的積極性無疑也是一種驅動力。同時,美術機構還可以開發相關的衍生品,讓更多人獲得藝術熏陶。像大英博物館、盧浮宮等國外知名美術館,在藝術衍生品的開發方面就做得風生水起。而國內現在的藝術市場,還處于極不規范的狀態,很多商業性展覽都變成了市場炒作,一味地吹捧、忽悠,不但不能提高公眾的審美水平,還會影響藝術的健康發展。

  人文精神的失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之一。希望若干年后,藝術市場的規矩能夠慢慢建立起來,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誠信體系。只有這樣,藝術市場才能展現其正能量的屬性,商業性展覽才不會變成一種導致藝術墮落的純粹市場炒作。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