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6

食游記:一碗麵吃足60年

2015-01-04
来源:香港商報

  曉莫

  【香港商報網訊】錫伯族。資深媒體人、兒童繪本館創辦人;誤寫食游記兩三本。

  無酒安能邀月飲,有錢最好食雲吞。在黃枝記吃麵,最吸引我眼球的竟然是這副對聯。很耐人尋味。有古韻,但也略帶打油。好日子的象徵,意義等同於「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邀月飲,是孤獨人生的寫照;吃雲吞,則是帶有濃郁南方色彩的富足。粵地的雲吞,價值不等於價格,可高可低,可貴可賤,可大富貴也可小平民。在真正平實的城市生活中,有錢不必奢侈,一壺清酒、一碗雲吞,恣意生活小情調,就夠了。私以為,這是最能表現華人文化中,城市中產階級生活狀態的一聯!不過黃枝記最廣為流傳的,是竹升打的那個麵。竹升麵,講的是工藝。遙記當初看過一篇香港雜誌采寫的黃枝記,專赴加工廠拍攝了師傅騎在一條大竹杠上壓麵的過程。粵地人愛吃堿水麵,但黃枝記的麵號稱是不加堿水的(出處是蔡瀾先生的大作,可惜本人未能親赴黃枝記的工廠做詳細的了解)。也因此,黃枝記的麵要想筋道、彈牙,只好用大力氣。北方的手揣麵被形容為最能讓麵「給力」的做法,竹升麵則是由一個人騎在一條又大又粗的竹竿上,用上全身氣力,反覆將麵碾壓,最后「打」出來的麵就會呈現出吃到嘴里有嚼頭、麵條有韌性不易斷的特質。創始人黃煥枝,是黃枝記的名源。黃老先生是廣東東莞石龍人氏,上個世紀40年代就在東莞開了「黃枝記」,后來為求術業精進,專程到廣州跟人學習竹升打麵的技能。再后來為避戰亂,從省城南下奔走,至澳門駐腳,以小買賣人的一膀子氣力和一腔精誠,繼續做麵。黃枝記起初也是做街坊生意的老店。在澳門,不少老店,且不少這樣的店根本不在意開不開連鎖、有沒有分號,只願意過現下最安穩恬淡的生活,夠吃夠喝有事做,生活富足安穩即可。黃枝記的傳人算是其中心氣較高的,東西做得好,漸漸開了麵廠(相當於中央廚房),配送麵食到各店,同時也向市面上銷售生麵,這一做就做了六七十年。所以,今天當你好不容易在黃枝記等到了位,走入人聲鼎沸的店內,且請稍安毋躁。人生在世,很多人很多事物難免為聲名所累,黃枝記已經從一個澳門本地街坊店成為「游客專門店」實在不足為奇。作為游客別嫌棄游客,起碼黃枝記的出品還算對得起觀眾。除了馳名雲吞麵,黃枝記最出名的,也是最為本人所愛的,是蝦子撈麵。撈麵,北方人叫乾拌。蝦子撈麵顧名思義,就是用蝦子來拌。這其實是一道工夫菜。首先,蝦子的打理就耗時耗神,將蝦子洗凈之后,經調味烘焙后,蝦子個個爽利乾身,略帶鹹香;竹升打出來的蛋麵煮過后不能帶水,也要保持乾身,上桌前僅是用碟裝了,蝦子淋熱油撒向麵條,再以蔥碎飾麵(不喜歡蔥味記得叫「走蔥」)。蝦子撈麵的口感略乾,我每次「撈」的過程總喜歡加湯進去,以中和口感。麵幾乎沒什麼味道,全靠蝦子的鹹香,吃進嘴里,莫名的香氣泛起……非常復雜的心情……老實說,作為吃慣了筋道、湯汁豐富的北方麵條的我,骨子里還是個夷人,對這費了老鼻子勁的竹升打出來的麵,表現出難以掩飾的,感覺一般。可每回來到,卻總想吃上幾口,這是怎樣的矛盾和身心沖突?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