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台灣經濟挑戰與突破

2015-01-14
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台灣經濟走過紛亂的一年,踏入新的一年是充滿了機會,但也滿佈威脅與風險,如何接受挑戰,突破困境,就考驗了台灣政府、企業和台灣所有人。

  何洁霞

  去年台灣經濟已是“否極呈泰”年,今年將是“否終而泰”年,惟因今年又逢“總統大選"啟動年,只恐政治依舊如麻、政壇更加紛擾,經濟發展將受影響。

  留意兩大趨勢

  展望今年的台灣經濟,首先需要了解相關趨勢發展。記者歸納出兩個新趨勢,分別為一、中國的影響最須關注。就機會來說,IMF預測今年中國的GDP佔全球比重將達17.0%,超過美國的16.2%,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應有助台灣的出口表現。但威脅在於,顧問公司IHS預測,南海與東海因為有領土的爭議,將成為不安定的地域,去年5月越南的排華風暴,台商不能不防此方面的威脅。

  就挑戰而言,中國與台灣之間的互補和競爭關係仍然存在。今年中國經濟能否軟着陸是一大風險,《新聞周刊》(Newsweek)指出,目前中國的貧窮人口約5億人,加上近年中國城鎮化增長速度放緩,壓抑城鎮就業人口增長,恐影響社會安定,也顯示中國經濟存在超乎預期的風險。一旦在政策調控上稍有不慎,出現硬着陸的風險及衝擊,台灣的經濟無可避免地亦會受到影響。

  二、產業發展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今年台灣科技產業的機會在於物聯網、流動裝置、雲端等多元化的發展。此外,過往由於韓系手提流動裝置垂直整合程度高,台廠很難從中受惠;不過,隨著與台廠關係密切的中系廠崛起,韓系廠出貨市佔率下滑,應有助台廠供應鏈穩健增長。

  近年來消費者偏愛智慧型手機與手提行動裝置,支撐了台灣電子產業的增長;然而,自2013年起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大增,反映市場漸趨飽和,競爭性提高,平均售價相應下跌,不利台灣相關產業維持過去的出口增長率。台廠要如何平衡獲利與市佔率,將是一大難題。

  阿里巴巴與小米機是去年中國電子產業的兩大亮點,它們證實了軟硬實力結合的重要性。過去台灣側重硬件製造,在軟件與電子商貿的競爭力仍有待加強。近年來,從蘋果公司攫取逾半智慧型手機獲利,至阿里巴巴在十年的時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貿業者,以及小米機用一年的時間衝上僅次於蘋果、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手機製造商的實例可知,透過網路並結合硬體的創新,創建一個難以替代的生態體系,是電子產業的未來趨勢,也是台灣未來必須融入的發展方向。

  不過,電子產業的轉移也會對台灣帶來風險。首先,去年下半年因微軟公司停止更新XP作業系統,引發一輪個人電腦換機潮,讓台灣電腦產業重見較高的增長。但手提電話的崛起,消費者對於個人電腦需求減弱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今年台灣電腦產業必須透過產業轉型與創新重燃生機;其次,去年台灣電子產業能穩健增長,加大螢幕尺寸的iPhone 6引發的換機潮功不可沒。當今年出現換機退潮現象時,勢將減弱台灣電子產業的增長能力。

  轉型七大關鍵

  了解新趨勢之後,如何有效克服既有問題,並迎戰即將而來更多挑戰,顯然需要各方更努力。

  台灣產業轉型目前正面臨內外七大挑戰。第一大挑戰是人力資源優勢的消失。台灣在十年內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總人口在2019年達頂峰後即開始遞減,從18~65歲的勞動力人口來看,勞動力總數將於2015年達到頂峰後反轉向下,這個趨勢明顯衝擊勞動市場與台灣內需市場。

  第二大挑戰是國際人才競奪與人才斷層。除了面對人口結構的隱憂,台灣還要面對嚴峻的國際人才競爭、人才斷層、世代接棒等多項棘手的問題。

  第三大挑戰在於區域經濟整合與FTA結盟趨勢升高,而台灣的突破點有限;兩岸產業競合形勢也從過去的“合作大於競爭”,逐漸轉為“競爭大於合作”,如何建構一個有效的機制,加強兩岸產業的互補合作,考驗雙方的智慧。

  第四大挑戰為能源自給率偏低。台灣長期依賴進口來滿足能源需求,能源自主程度相當低,加上全球氣候變遷的因應,如何整合資源、提升能源自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有效建立能源產業,也是現階段必須關注的課題。

  第五大挑戰在於創新集中特定領域且效益不足。台灣經濟增長動能過於依賴電子產業,包括資訊、通訊、半導體、面板、LED等。然而,近年來台灣電子產業陷入危機,整體經濟也因此受到影響,有必要思考如何重新調整產業結構,避免過度依賴單一產業,造成經濟失衡,也讓新興產業能夠獲得充分的育成與培植。

  第六大挑戰在於教育及研發體系與產業脫節。從統計數字來看,台灣專利成就、研發法人產出、大學研究等指標,從個別績效來看似乎都不錯,但整體產業競爭力卻未因此大幅提升,問題癥結即在於彼此的連結度過低。如何汲取主要國家創新系統發展經驗,並進一步思考大學及法人研發機構的功能與角色定位,以及彼此的合作與分工,予必要的整合發揮更大效益。

  第七大挑戰是產業移轉過程中腳步落後。以台灣電子產業為例,大環境趨勢已邁向流動科技,且朝智慧生活應用,如智慧家庭、智慧建築/工廠、智慧醫療及智慧校園等前進,但產業在服務導入、平台與供應鏈整合能力上皆不足,必須強化。

  三大建議

  面對這七大挑戰,除了台灣政府應扮演火車頭的引導角色外,產學研都應出一分力,才有機會讓產業順利轉型。記者綜合各方意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台灣政府推動產業時,應有所選擇且聚焦,並將資源放在有效的整合中,且需強化跨部會的聯繫與槓桿。在基礎環境健全、制度法規的鬆綁與開放上要多加功夫。

  二、希望台灣企業能以宏觀視野主動投入研究與品牌發展,不應固步自封,應透過自身力量積極投入創新工作,深化智慧財產權的佈局,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打造MIT品牌的獨特性。在勞資方面,也期待以合作互利,取代抗爭,打造“勞資共榮"的新勞資關係,尤其企業應轉變思考方式,培育創意特質的新世代人才。

  三、在社會方面,要廣開接納外來專業人才的制度與思維。如何建構多元包容的社會,吸引各種外來資源與專業人才到台灣,以推動知識進步與創新,絕對是未來台灣產業能否突破轉型瓶頸最關鍵的課題。不應諸多限制大陸人才到台灣工作、研究。

  摒棄爭拗 讓經濟向前

  談過經濟之後,不能忽略的是藍綠政治問題。台灣今年又逢“總統大選”啟動年,恐怕紛擾的政治因素,會影響經濟發展。

  台灣在“九合一”選舉後,以下幾項變數勢必衝擊2015年台灣政府施政及經濟表現:

  一、經濟活力減弱。執政黨選舉潰敗導致政治不確定因素升高,2016年政黨再次輪替氛圍彌漫社會,以致台灣企業投資及外資到台灣的意願皆受影響,削弱整體經濟活力及增長能力。

  二、台灣內閣決策及行動力受到牽制。馬英九為敗選辭去國民黨主席,並任命毛治國出任閣揆,因為內閣換湯不換藥,民意支持度極低,政府決策及行動力備受牽制,尤其行政和立法兩院關係不變,執政黨立委自主性大為增強,在野黨立委亦升高制衡力量,最近立法院三讀通過“證所稅大戶條款”緩徵三年,以及部分立委擬串連修正將兩稅合一股利扣抵率減半延後實施等,充分凸顯行政部門決策無法貫徹的窘況。

  三、地方包圍中央。民進黨加上柯文哲入主五都及九縣市,地方執政版圖佔逾台灣人口七成,不僅聯手推動“財政收支劃分法”和“行政區劃分法”修法等,向中央要錢、要權,同時對涉及中央的各項施政亦有實質掣肘能力,如航空城、北宜直鐵、南桃鐵路高架化等重大建設計劃,都有生變可能性。

  四、兩岸政策可能受阻。這次國民黨敗選,讓馬英九政府以和平發展及經濟開放為主軸的兩岸政策路線被受嚴厲挑戰;參選執政黨主席的新北市長朱立倫更直言,兩岸交流和平互利本為民眾期待,但因分配扭曲及特權疑慮,加上少數台商回台後的惡劣行徑,加深台灣市民對執政黨不滿。可以預見兩岸政策相關法案包括“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兩岸服貿、貨貿協議等,在馬政府任內通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進而影響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政策推動。

  面對上述各項變數,台灣經濟要避免在原地停滯繼續前進,必須各方努力化解衝突對立,突破瓶頸,台灣經濟才會有新突破。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