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梁振英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房屋政策繼續是重中之重,交代未來房屋供應和土地供應方向,決定維持未來10年每年平均興建約2萬個公屋單位目標,同時以進一步完善「房屋階梯」,建議房委會以先導計劃形式,出售公屋予「綠表」人士,協助綠表人士自置居所。不過中低收入人士關心的居屋,《報告》就並無具體交代長遠政策。
水泉澳邨 資料圖片
《施政報告》以6000幾字篇幅交代未來房屋及土地供應,應對市民極度關注的住屋問題,不過新政策的著墨並不多,居屋方面更只列出早前已推出的預售房協資助房屋及剛截止申請的新居屋。
梁振英稱,政府有決心、信心及有能力逐步扭轉供求失衡問題,而長遠房屋策略為本港房屋政策定下方向,會多管齊下處理房屋問題。
公屋方面,梁振英稱2014-15 至2018-19 的五年期內, 預計共有7萬7100個公屋單位落成,當中2萬3千幾個會在下個年度完工,未來10年會維持以每年平均興建約2萬個公屋單位為目標。
針對公屋上樓和縮短輪候冊,以及進一步完善房屋階梯,梁振英建議房委會選擇合適正在興建公屋項目,以先導計劃形式出售予「綠表」人士,主要是現行公屋租戶和將獲編配公屋人士,定價會比傳統居屋為低,協助「綠表」人士自置居所,同時藉此騰出公屋單位予輪候公屋家庭。
新一輪居屋申請星期一截止申請,最後超額認購18倍,反映需求之龐大,不過今份《施政報告》中並無對居屋有針對性新政策,幫助「白表」人士,只提到房委會會在2015-16及2016-17年度分別預售2700個及約2千個居屋單位。
《報告》中亦重提2012年房協預售的「綠悠雅苑」,指上個月房委會預售2160個新建居屋單位,反應極為熱烈。梁振英指,政府有必要積極探討透過房委會、房協及市建局等,多管齊下增加資助出售單位供應,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選擇和置業機會。
另外,梁振英表示,房協會在2016-17年度預售1600個資助出售單位,其中1千個來自前年房協在沙田興趣的單位,政府亦在將軍澳及屯門選定兩幅土地,交予房協發展,預計合共提供約600個單位。
置業 資料圖片
社會關注「劏房」問題,但長策文件並未有建議管制措施,新一份《施政報告》同樣未有具體政策解決劏房問題。梁振英直指劏房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尤其是工廈劏房,屋宇署會繼續全面取締工業大廈內的住用劏房, 並加強檢控未履行有關命令的業主。至於住宅樓宇和綜合用途宇內的劏房, 屋宇署會繼續對涉及樓宇和消防安全的違規情況加強執法,如有劏房住戶因上述執法行動而導致無家可歸,政府會按現行機制提供過渡性的居所。
私樓方面,梁振英稱已知「熟地」上已展開或將會展開的私人住宅項目,初步估計未來5年私營房屋單位平均每年落成量約有14600個單位,較過去5年平均每年落成量增幅約三成。
土地供應是梁振英著默較多的部分,強調香港所缺的不是土地,而是可供發展的土地。他指政府自亞洲金融風暴後,政府減慢規劃和開發土地,將大量土地規劃為非發展用途,包括郊野公園,將新規劃發展土地發展密度降低,導致近年房屋供應嚴重不足。他稱規劃必須以本港整體利益為依歸,考慮個別地區發展質素,同時考慮房屋供求情況,「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報告》提到短、中期土地供應,指政府將持續檢討土地用途,包括檢視現時空置、作短期租約或「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以及兩個階段的「綠化地帶」檢討。梁振英稱去年《施政報告》公布在全港物色約150幅用地,同果全數通過更改土地用途或增加發展密度,預計部分可以在本年度至2018-19年度撥作房屋發展,提供21萬多個住宅單位,當中七成為公營單位。
他又話,政府正檢討啟德發展區規劃及發展密度,預計可額外提供不少於6800個單位,及不少於43萬平方米的商用樓面。
中長期方面,政府直指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是香港將來一個重要的房屋及土地供應來源,尤其是公屋和居屋。新發展區將提供約6萬個房屋單位,其中六成為公屋和居屋單位,預計首批住宅單位將於2023年起分期落成。粉嶺北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的詳細設計及土地勘測已經展開,隨後會進行前期工程。
另外,洪水橋新發展區及約60000個住宅單位,其中超過一半為公營房屋。至於東涌擴展,政府指將會提供約48000個住宅單位,配合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落成,並在涌東建設商業樞紐區。
洪水橋、元朗南和新界北的「棕地」都有著墨,政府更指維港以外填海是長衰提供土地的重要一環,今年會展開屯門龍鼓灘填海的規劃及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