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

70餘件國家一級文物亮相遼代文物精華展

2015-01-16
来源:宁波日报

  璀璨奪目的金銀飾品、精美絕倫的琥珀瓔珞、晶瑩剔透的玻璃器皿、巧奪天工的陶瓷和漆器……從內蒙古博物院引進的“發現契丹———遼代文物精華展”1月16日起在寧波博物館展出,110套文物、51件輔助展品,將展現契丹民族的祖源、發達的文明、奢華的墓葬制度、相容並蓄的宗教文化。

  “遼代文物精華展曾在日本和我國遼寧、安徽、山西等地展出,展品主要來自陳國公主墓、耶律羽之墓、吐爾基山遼墓的考古發掘,此次來寧波博物館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有73件。”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張亞強1月15日在布展間隙,向記者介紹了別具風情的契丹文明。這也是寧波博物館引進國家級珍貴文物最多的展覽之一。

  聽過劉蘭芳評書“楊家將”的人,一定對耶律阿保機、蕭太后的名字耳熟能詳。契丹是中國古代北方草原的強族,從西元4世紀興起到13世紀滅亡,共存在了近千年。契丹原來是鮮卑族的一支,在遼西過著遊牧生活,唐貞觀年間歸附唐朝,唐末蕃鎮割據,耶律阿保機於916年稱帝,建立了契丹國,947年,建國號大遼,983年改國號大契丹國,1066年,又恢復大遼國號。契丹人建立的遼王朝,輝煌一時,大遼帝國在草原文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契丹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也是一個開放的民族,吸收了周邊民族的各種特點。”張亞強介紹說,此次展廳將劃分出兩個重點陳展區:一個是馬具馬飾展陳區,另一個則是被譽為“契丹文化奇跡”的陳國公主墓展陳區。

  契丹是一個以馬為伴的民族,遼代馬具製作空前發達,契丹鞍等高品質馬具曾經享譽東亞。遼朝皇帝常以製作的馬具、良好的馬匹饋贈宋朝皇帝和鄰邦諸國。展品中不僅有一全套馬具裝備圖,還有現存遼國最完備的馬鞍———陳國公主墓出土的包銀木馬鞍、鑲玉銀馬絡頭等。

  磚砌穹廬頂的墓室,平面呈圓形的後室磚砌屍床而無棺具,卻在墓道及墓室飾以巨幅壁畫。公主與駙馬雖都按契丹葬俗入葬,頭枕金花銀枕,身著銀絲網路葬衣,臉覆以金面具,腳踩金花銀靴。在陳國公主墓展陳區,充分還原了墓葬的真實場景。張亞強介紹說:“承襲唐代皇族厚葬的習俗,反映了當時契丹和漢族間的文化交融之密切。發掘于1986年的‘陳國公主墓’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出土物最多的遼國皇室貴族合葬墓,出土了契丹文物珍品大小將近2000件。”除了金面具,駙馬金冠、銀絲網路、金花銀靴、鎏金銀枕等文物精品都將與寧波市民見面。“有研究表明,面具可能是用來遮醜的。當時金屬面具比較流行,面具又被稱為覆面。根據身份等級的不同,分為金銀銅鐵不同質地,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徵。一般契丹貴族去世以後,並非馬上入葬,在外停葬的時間可能要半年甚至更多,等下葬時已經面目全非。”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19日。(陳青、褚楚、許婧)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