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據韓聯社1月19日報道,英國《經濟學家》雜志17日的報道指出,韓國消費者已不再盲目地支持韓國本國商品,而是從“愛國消費”轉而開始關注一些性價比高于“國貨”的外國商品。
《經濟學家》在文章中介紹了韓國消費者“海外直購”熱潮等消費者態度的變化趨勢,并指出韓國企業應該改變營銷策略。《經濟學家》分析,在亞洲金融危機襲來的1998年,韓國消費者選擇的是韓國現代汽車,而不是德國寶馬。韓國消費者曾經用他們的愛國心支持國家經濟,但目前“愛國消費”已不再奏效。
報道稱,以現代汽車去年9月推出的新型汽車為例,其在韓國的售價比在外國的售價貴1300萬韓元左右(約合人民幣7.5萬元),韓國國產汽車在內需市場上受到了“差別對待”,這也是很多韓國消費者開始對現代汽車產生反感的原因。《經濟學家》認為,2009年,iPhone手機在韓國市場所占份額增長25%,這是韓國消費者的態度發生變化的開端。10年前,韓國每100輛車中僅有1輛外國車,而現在該比例變成了10:1。另外,韓國消費者在外國網站直接購買商品的消費額,在2011年到2013年間上升了1倍,達到1.1千億韓元,反映了消費者態度的轉變。
文章指出,韓國企業如果想增強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必須拿出質優價廉的產品,以完勝外國產品的韓國化妝品行業為范例,重新贏回國內消費者的青睞。(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