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5

台灣學者解讀兩岸交流的“高雄模式”

2015-01-23
来源:台海網

  原標題:台灣學者告訴你:什麼是兩岸交流“高雄模式”?

  台海網1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林連金) 民進黨21日重啟“中國事務委員會”,黨主席蔡英文要求民進黨執政縣市要學習“高雄模式”,設立兩岸事務機構,處理城市交流與推動兩岸交流。那麼,何謂“高雄模式”?它又是如何運作的?高雄知名學者、輔英科技大學教授蘇嘉宏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進黨中央希望借此為黨籍縣市長解除包袱、推動兩岸城市交流,但這種模式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取向。

  高雄市“兩岸工作小組”非創新

  據了解,民進黨要推廣的兩岸交流“高雄模式”,名稱為高雄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成立於2011年7月,被歸類在“幕僚”一項,設立目的是應對日趨密切的兩岸關系。該小組是高雄市政府跨機關政策形成的平台,由市長陳菊擔任召集人、三位副市長擔任副召集人,其他委員則由秘書長及市府相關局處首長擔任,同時還遴聘島內在兩岸關系實務及學術研究方面專精的專家學者擔任成員。

  對此,曾於吳敦義擔任高雄市長期間在市府內任職的蘇嘉宏表示,當時的市府就有跨局處的任務編組兩岸小組,而任務編組屬於“虛”的單位,其秘書處運作便掛靠在市府研考會,與陸委會有垂直業務聯系,所以說所謂的“高雄模式”並不是什麼創新,它已經是20多年來在體制內長期運作的既有模式。

  有“功利取向”帶特定政治目的

  2013年4月,高雄市政府秘書處長黃昭輝率高雄市政府代表團赴廈門訪問,建立了友誼城市關系。同年8月,陳菊開始第二次“大陸之旅”,先後參訪了天津、深圳、福州、廈門4個城市,並成功邀請大陸多個城市參加“亞太城市高雄會”。而前期聯絡溝通工作的運作單位,就是高雄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

  蘇嘉宏透露,據他了解,在“亞太城市高雄會”後,該小組被閑置了。他認為,陳菊的“兩岸工作小組”,明顯帶有特定的政治目的,以功利為取向,要用的時候拿出來揮舞下,不需要的時候就束之高閣,屬於一時性、功利主義的運作模式,扮演事務性、功能性的角色,並沒有要有心長期經營為可大可久的框架。

  雖然如此,對於民進黨要推廣這種他們認為成功的“高雄模式”,蘇嘉宏說他也摒棄黨派成見樂觀其成。蘇嘉宏說,民進黨中央願意暫時給黨籍縣市長解除沉重的意識形態束縛,跨出推動兩岸交流的一步,他仍給予正面肯定。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