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金發局:金融人才供不應求

2015-01-27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鄺偉軒報道:金融發展局昨日發表《發展香港金融服務業人力資源》報告,表示一眾金融範疇中,以私人銀行及保險業的人手最為短缺。人力資源小組召集人倪以理預計,未來數年,香港金融業人才需求的增長幅度,將介乎5%至15%。面對金融業人才及工種錯配之下,是否需要研究輸入外勞,金發局主席史美倫說:「可輸入就輸入,可培養就培養。」

  金融海嘯后,環球私募及對沖基金急速冒起,但香港向來側重發展證券、債券以及衍生工具三大範疇,忽略另類投資範疇,令從事私募及對沖基金的人才相當缺乏。史美倫表示,香港欠缺私募及對沖基金行業,對上述行業的管理人才需求相當殷切,該等專才來港工作后,不僅為大型企業做事,更可帶來就業機會。史美倫表示,香港屬自由開放城市,從未有限制專才到香港就業。金發局昨日發表題為《發展香港金融服務業人力資源》報告指出,在一眾金融範疇中,以私人銀行以及保險最為「缺人」。前者以初級入行人員的需求最為殷切,至於后者則受累青黃不接的問題,加上不少內地公司來港開設辦事處,故急需「補血」及培訓相關人才。至於早年盛行的投資銀行業務,報告指,由於首次公開招股(IPO)活動增長放緩,加上交易類別近年正面對轉變,故需要聘用既具國際視野又能為內地客戶服務的員工。倪以理說,保險行業在港發展迅速,受惠內地人對香港保險產品需求增長,香港保險行業的增長幅度,將可達到雙位數字;至於證券業務方面,他認為,增長幅度將會減慢,至低單位數字。對於渣打銀行(2888)早前結束全球股票現貨業務,是否反映金融業風光不再,倪以理認為僅為個別事件,預期香港金融業整體人才需求將有增無減,在可見將來的增長幅度,將介乎5%至15%。

  具兩文三語屬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縱然香港金融業人才仍然「渴市」,但金發局報告同時指出,不少金融業界向其反映,前臺、中臺及后勤部門從業員的英語能力均極具提升空間。倪以理表示,面對內地人對香港的金融服務需求增加,具備良好「兩文三語」水平屬加入金融界的基本要求;加上不少香港年輕人對金融業仍普遍存有誤解,故在可見將來,應向年輕人以及其家長,灌輸對金融業的正確價值觀。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