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9

關于中國展覽走向國際的暢想

2015-02-10
来源:中國貿易報

  先來看看三組有關中國宏觀經濟的數據:第一,國家統計局1月20日公布:2014年中國GDP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終與世界第一的美國進入同一數量級(美國2014年GDP尚未公布,IMF預計約為17.4萬億美元);第二,全年GDP增長率7.4%,為24年來最低(如果考慮到1989年、1990年的特殊情況,則去年GDP的增長率為1981年以來33年最低);第三,全年實現全行業對外投資1160億美元,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資再投資,對外投資規模應該在1400億美元左右,比利用外資高出200億美元(《中國產經新聞》報道),這意味著中國已成為資本凈輸出國。以上三點歸納起來成三句話:盤子大了,步子慢了,路子寬了。

  經濟大國的成長都經歷了先產品輸出、后資本輸出的過程。中國作為世界產品加工廠正在逐漸向后一個階段演進。資本輸出能夠更好地控制資源和市場,并在全球化產業分工中處于頂端支配地位,獲得更高的價值回報。經濟強國無一不是資本輸出大國。改革開放使我國綜合國力大增,在我國商品大舉走出國門以后,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形式將更加多樣,投入也將迅速加大。中國展覽業走向國際,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大多數“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都具備相當的實力,在參展方面也有很好的預算。與旺盛的需求不相匹配的是境外舉辦的品牌展覽幾乎都被國外展覽公司把持著,國內具有出展資質的單位絕大多數業務是代理海外展會項目。由于全球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導致一些品牌展覽會主辦方不給或限制中方企業攤位,不安排好的參展位置,影響了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形象展示,影響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效率和質量。為了更好地營造海外商業環境,傳播中國企業文化,充分發揮展覽對商貿的促進功能,打造中國自己的境外品牌展覽會的時機已經到來。

  打造屬于中國的國際化品牌展覽會,我們擁有三大優勢:

  一、“一帶一路”戰略釋放強大市場助推力。

  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目的是通過 “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條重要的地理紐帶,主動與沿線國家發展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此舉從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為中國資本“走出去”提供了強大的國家支撐。資本輸出之前是產品的廣泛輸出。展覽活動作為商品展示、交易的重要平臺,應該成為中國資本“走出去”的開路先鋒。

  二、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擁有龐大的參展商群體。

  2010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當前,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種產品,產量居全球首位。2015 美國CES(消費類電子產品展)有四分之一的參展商來自中國。對于展會主辦方來說,擁有龐大的參展商群體至關重要。現在,即便是世界知名的品牌展覽,缺少中國展商將極大地削弱其影響力。若另起爐灶打造中國自己的國際展覽品牌,數量龐大的企業參展商將是我們最大的底氣。

  三、中國展覽企業快速成長,具有全球化布局的實力。

  2014年,中國展覽面積超過7000萬平方米,依然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有所放緩。為了提高展覽品質、優化展覽結構,中國展覽企業正在加速與國際展覽集團的合作。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雖然多是國際展覽集團并購中國本土展覽項目,但隨著中國首家展覽上市企業的誕生,中國展覽企業的資本化發展路徑正在被逐漸打通。企業獲得融資后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收購項目。隨著中國資本的加速輸出,展覽企業收購國際知名展覽項目進而逆向整合市場的可能性正在加大。立足中國,放眼全球,中國制造企業是這樣“走出去”的,中國展覽企業同樣可以復制這樣的路徑。

  資本輸出是經濟強國的必然選擇。作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實施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準備,這其中既包括頂層設計,也需要具體的落地推進措施。展覽業更多的屬于執行層面。借助與國際展覽集團合作充分學習先進運營經驗、借助企業上市或股份制改造增強資本能力,都是為“走出去”做相應的基礎準備。

  但我們也需要冷靜地看到,中國資本走出國門的路并不平坦,除了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之外,地緣政局變化、國際商業契約、當地勞工法律、與工會的談判以及對極端事態的研判等都是中國企業需要面對的全新課題。打造屬于中國的海外品牌展覽會,難度著實不小。中國資本、中國生產、中國展示的全要素輸出需要不同行業攜手合作。

  (作者:劉海瑩 系國家會議中心總經理)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