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豬命比草賤:麥大娘的年關自白

2015-02-16
来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大家好,我是麥氏家族的族長麥大娘,你也許不知道我是誰,但我的同族宗親麥太和麥兜可是你們非常熟悉的大明星,他們母子倆正是來自于我們快樂的大家庭。至于大娘我,因為能生會養(害羞),在這一輪豬周期中輕松保擂成功,擔任族長已近五年。

  春節就要到了,但我們絲毫沒有過年的喜悅,因為還沒有擺脫史上最長虧損豬周期,可謂一年比一年命賤,由于不能給老板提供利潤,最近每頓米糧都被迫減量(淚流滿面),年終紅包什么的就更不用想了。

  “豬賤傷農”,在這個說起來都是淚的年關,我召集同族小伙伴一起吐槽解悶,說說我們2014年的辛酸史,聊聊我們2015年的新希望(15.44, 0.09, 0.59%),至于老板還愿不愿意再養我們,就要看市場的供需博弈了,好在我家老板企業規模大、養殖結構合理、政府補貼多,最重要是有錢任性,在下驚險地保住族長一職,還能繼續陪大家看羊年大戲。

  家族身價逐年下跌

  “世事滄桑,豬命比草還賤。”這句話提綱挈領地道出我們近年的處境。

  2011年9月,我家生豬價格接近10元/斤,創歷史最高紀錄,嘗到甜頭的老板開始大幅補欄,大量外行也涌入養豬大軍,同族中繁育母豬勢力(存欄量)迅速上升,到2012年底全國達到高峰的5078萬頭。

  豬多了,市場就擠,在供求效應這根“指揮棒”的作用下,整個家族從此開始了坎坷的命運。2012年5月,生豬價格迅速跌破7元/斤,在春節消費需求的帶動下,2013年1月令人欣喜地回到8.7元/斤左右,誰曾想這竟像“回光返照”!2013年1月中旬至4月初,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豬價一斤就跌去2元多。

  “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這個赫赫有名的豬周期,仿佛我們家族難以擺脫的魔咒,通常2-3年循環一次。

  因2013年下半年豬市有所回暖,眾老板深信2014年“豬周期將迎來新一輪拐點”,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到2013年,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約為5100萬頭,為近5年來最高,全年生豬出欄量約7.16億頭,比上年增加約2000萬頭,創自2007年以來的最高。

  老板們完全沒有想到,積攢兩年以上的過剩產能即將爆發,豬周期三年一循環的魔咒悄然被打破,史上最長虧損期正潛伏于路上。

  自2014年1月起,全國22省市生豬平均價從7.5元/斤開始步入下行通道,當年3月底,生豬價格跌至約5.39元/斤,為3年來的低點。在連續兩輪凍肉收儲的挽救下,直至5月豬價開始逐步回暖。然而好景不長,在8月達到7.68元/斤的年內最高點后,豬價再度下行,當年年末跌至6.66元/斤,我家生豬的身價一年就跌了15.47%。

  “往年歲末,我國北方地區有殺年豬的習慣,南方地區有腌制臘肉的習慣,豬肉消費強勁,拉動生豬價格上漲,但是今年歲末(農歷年),豬價翹尾的行情卻遲遲沒有出現。”中糧期貨研究員陳建業的這番話道出了我們近期的悲慘境地。

  截至2月6日當周,生豬價格進一步跌至6.16元/斤,今年以來又跌去8.2%。去新發地菜市場轉一圈更顯心酸,2月12日,我家白條豬(瘦)平均價8元/斤,白條豬(肥)則僅僅7.1元,而蔬菜中的紫貝平均價7.5元/斤,鐵棍山藥7.75元/斤,油豆8.75元/斤,正所謂“豬命比草還賤”。

  我們之所以這么“賤”,其實跟你們也脫不了干系。博朗咨詢研究員宋爽介紹說,國家“八項規定”實施后,減少了鋪張浪費及公款消費現象,這便大大縮減了豬肉消費。

  “從根本上來看還是供需不平衡導致,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加之隨著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肉類消費逐漸趨于平常化,年節肉類消費對豬價整體提振作用有限,但養殖戶仍有趕在年節集中出欄生豬的習慣,進一步加劇了豬價弱勢。”生意社生豬產品分析師李文旭說。

  如果你們以為豬價下跌是你們消費者的利好,那就犯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以今年1月為例,由于豬肉價格同比下降5.3%,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17個百分點,最終1月CPI同比增長0.8%,與上月相比大幅下滑并創五年新低,致通縮風險進一步凸顯。

  小伙伴陸續離市

  2015年春節馬上就要來了,今年寒冬臘月被視為“史上最差行情”,我們家族的身價再次“一瀉千里”,讓很多老板驚慌失措,著急清欄逃跑。

  “養這些家伙一年費時又費力,飼料還不停漲價,毛豬一斤差不多要賠七八毛,賣一頭豬賠將近200塊,還不如外出打工掙得多。”老板抱怨道,“本想指望春節前的旺季行情好點,現在看來也沒什么希望了。”

  我們四處探聽得知,因為豬價持續低迷,身邊有些規模小的養豬場老板負擔不起高昂的人工費和飼料費,已經殺了母豬決定不再養豬了。“2014年全年豬價大部分時間位于7元/斤以下,大部分省份的養殖戶瀕臨虧損,有的豬場主因為資不抵債走向極端的事件多有發生。”芝華數據分析師姚桂玲說。

  農業部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全國生豬存欄量環比下跌2.3%,同比下跌7.8%,跌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從本輪豬周期高點存欄5078萬頭持續下降已經26個月,能繁母豬縮減789萬頭至4289萬頭,降幅高達15.54%,市場去產能力度空前。而截至2015年1月,生豬存欄環比下降3.8%,能繁母豬存欄量繼續環比下降2.3%,是自2013年以來的連續第17個月下降,當前存欄水平為近6年新低。

  眼睜睜地看著眾多小伙伴相繼離開這個市場,還留在欄中的我們無語淚凝噎。且聽專家們怎樣介紹這輪殘酷的去產能過程:

  “這一輪去產能過程仍然遵循優勝劣汰原則,規模企業優勢明顯。”據姚桂玲介紹,小散戶2014年退出市場的比例較高,尤其是東北黑吉遼、華東江蘇江西和西南地區,退出比例超過30%;中大型養殖戶,尤其受資金鏈影響削減產能或退出市場的比例較大;而牧原股份(49.98, 0.05, 0.10%)、雛鷹農牧(9.51, 0.08, 0.85%)、中糧等產銷一體化企業則大部分采取擴張態勢。

  “各養殖單位縮減產能的情況不一,養殖戶(尤其散養戶及小型養殖場)大批退出;中型和部分大型養殖場縮減養殖規模(淘汰母豬);產業一體化企業,由于資金充足,均開始借此機會抄底,還在擴建中,一旦建成投產,年出欄量基本都在萬頭以上,有的甚至在10萬頭以上。”卓創資訊分析師姬光欣說。

  陳建業同時指出,目前產能淘汰主要集中在散戶和中小企業,一方面其養殖技術落后,養殖成本偏高;另一方面資金實力不足,長期虧損再投入的資金匱乏,最后,新環保法案實施,加速了污染嚴重、規模較小企業的淘汰。而規模企業目前產能淘汰有限,淘汰母豬情況并不多見,多數仍在逆勢擴張。

  李文旭補充稱,個體養殖戶過于靈活,基本都是趕在節前出欄,且觀望態度濃厚,豬價漲就補欄,豬價跌就退出,跟漲補欄以及退出行為都加劇了豬價的漲跌幅度;中大型養殖戶迫于資金及豬場的周轉壓力,補欄及出欄相對較為穩定,豬價弱勢壓欄也不會太久。

  拿什么來拯救我們

  年底了,沒有收到紅包的我們還聽到一個不幸的消息:“年底了,生豬供應量依然偏多。春節過后,豬肉消費將跌入全年最低谷,陽歷3月可能會成為2015年豬價最低谷,養豬人可能賠得更慘。”

  若果真如此,老板也有可能會殺了我們吧!

  聽宋爽說,“當前市場仍在進行供需博弈,而且市場仍供大于求。若補欄較積極的話,生豬供應將繼續充足,豬價上漲也便有所松動,若補欄行為有所減少的話,豬價持續上漲便有了‘導火索’。”

  好在我們聽說局部地區中小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并不高。李文旭也指出,“生豬、能繁母豬存欄持續下降,利好2015年國內生豬價格,而終端消費對生豬價格影響有限,預計2015年生豬價格整體仍將有較大波動。”

  具體來看,姚桂玲認為,新一輪豬周期開始,受消費淡季和高庫存消化影響,2015年一季度可能并不會太好,到二季度豬價可能會穩步上升,進入三四季度,受產能不足影響,豬價必將正式進入上漲通道,不過豬價暴漲的可能性較小。

  陳建業也相對樂觀。他表示,“從豬價長期走勢來看,如果春節后豬價跌幅低于去年同期,我們基本可以判定豬周期將觸底反彈。預計2015年生豬需求將會與2014年持平;供給方面,隨著能繁母豬存欄和屠宰企業白條肉庫存的下降,豬價將會在下半年開始啟動,9、10月份達到年內高點,豬價整體將高于2014年,另外由于養殖成本下降,生豬養殖利潤也將明顯出現好轉。”

  對被市場傷透了心的老板來說,新的一年養還是不養,要怎么養,仍然是個糾結的問題。為了避免被老板殺害,我們四處尋求專家建議。

  姚桂玲就告訴老板,“新常態經濟形勢下,養豬人也要轉變思路,提高生產效率是關鍵,同時要提升自身行業知識水平,尋找廣闊的銷售渠道,第一時間了解行情信息變化。”她建議如果要進入豬市,最好利用以下三種模式參與:一是和大企業合作,農戶+企業模式可以保證銷售不愁,收益比較可靠;二是參與合作社,可以得到國家補助支持;三是走特色養殖。

  讓我們欣慰的是,為了幫助整個家族走出困境,從政府到民間也出臺了一系列對策,如收儲凍豬肉、規模化養殖、提高養殖技術、生豬價格保險等。

  “生豬補貼和保險不僅對我國養殖行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還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養殖戶的利益,減輕其成本壓力,降低重大災害帶來的風險。對能繁豬、種豬的補貼能夠在市場缺乏的時候,迅速及時地補充市場空缺。”宋爽表示,保險種類應該在豬瘟、丹毒等疫病保險外,增加價格保險種類,由此更能增加市場保有量。

  李文旭也認為,收儲凍豬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生豬價格大幅變化,但需要在合理的豬周期內拋售,不過目前養殖戶對生豬價格保險整體認可程度較低,為促進生豬養殖行業健康發展,政策和保險等補救措施應該更加細化,保障養殖戶收入,穩定養殖基數。

  陳建業則指出,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好的,畢竟“豬賤傷農”,但是間接地延長了生豬養殖行業的整合周期,熨平了所謂的“豬周期”,后期還是應該更多地依靠市場的力量加速行業的發展,淘汰落后產能,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