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2

高通60億罰單落地 國產手機或掀起內戰

2015-02-16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吳文婷

  攪動中國手機芯片市場的高通反壟斷調查終於畫上了句號。

  2015年2月9日,美國芯片巨頭高通公司宣布,已同意向國家發改委支付60.88億元(約合9.75億美元)罰款。這是中國反壟斷曆史上的最大一筆罰款。另外,高通也將對手機的專利授權方式做出多項調整,包括對中國廠商不再捆綁專利授權、不強制交叉授權、整機收費打折等。

  自2014年11月,國家發改委對高通中國北京和上海兩個分公司進行突擊調查以來,已過去15個月,期間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和高通總裁德裏克·阿博利分別領銜團隊共進行了九輪交鋒、多輪暗戰。

  在罰單落地後,高通表示將不尋求任何進一步的法律程序進行抗辯。而業內更為關心的是,高通改變了原有的商業模式,將會對國內手機廠商造成不同的影響。未來專利將成為國內手機廠商主要競爭點,手機專利大戰成為必然。

  核心商業模式被改變

  近兩年來,國家發改委加大了對反壟斷案的調查力度,從外資奶粉廠商擴展到車企,再到微軟、高通等科技巨頭,紛紛卷入其中。而此次高通因違反中國反壟斷法律,被罰款60.88億元,這一數額更是刷新了中國反壟斷罰款的最高紀錄。

  當處罰結果出來後,2月10日高通在發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的聲明中表示,“高通將不尋求任何進一步的法律程序進行抗辯。高通同意實施整改方案,修改其在中國的某些商業行為以完全滿足發改委的決定中的要求。”

  在業內普遍看來,高通真正懼怕的並不是罰金。據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第四季度末,高通所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有價證券總額為320億美元。此次接近10億美元的罰款,對於高通而言應該不會產生太大壓力。

  不過,除了罰款之外,國家發改委還要求高通對手機的專利授權方式做出多項調整,包括對中國廠商不再捆綁專利授權、不強制交叉授權、整機收費打折等。

  作為芯片巨頭,高通掌握了包括2G、3G以及4G制式的“標准必要專利”,高達1400多項。過去,高通並不會單獨授權。國內的廠商在購買高通3G、4G必要專利時,被迫購買一攬子專利授權,其中包括廠商並不需要的專利授權,這就是所謂的“專利捆綁授權”。同時,高通還迫使手機廠商簽訂“反授權協議”,即手機廠商在使用高通芯片時必須將自身所持有的專利同時授權給高通,並且不得以此專利向高通的任何客戶征收專利費。

  記者從高通了解到,高通對其現有的3G和4G必要中國專利的許可,將和其他專利的許可分開,並且高通將在協商過程中提供專利清單。如果作為要約的一部分,高通向中國被許可人尋求反向許可,高通將和該被許可人進行誠意協商且對該等權利給予公正考慮。

  從最新一個季度營收報告來看,高通的芯片銷售貢獻了74%,但是在稅前利潤中,專利授權費占到了58%。在過去5年時間裏,高通累計專利授權費收入高達300億美元。

  業內人士認為,做出這些調整後,將對高通收取專利費的商業模式形成重要影響,這才是正中高通的痛點。

  另外,“按整機批發淨售價的65%收取專利許可費”的意義同樣備受關注,這意味著,高通手機專利收費將整體下降35%。比如原來1000元的手機,專利費用是50元,現在減少了35%,即減少了15元,對於用戶而言,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對於手機廠商來說,一部手機減少15元,100萬部手機就減少1500萬元,1500萬元顯然不是小數目,對廠商還是很重要的。

  雖然此次處罰壓力不小,但德裏克·阿博利表示,“我們很高興這次調查已經結束,並且相信我們的許可業務現在能夠很好地參與到中國對我們的3G/4G技術迅速加快的推廣過程中去。”

  高通公司CEO 史蒂夫·莫倫科夫表示,“過去多年,高通對中國移動和半導體產業的成功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期待通過加強在中國的投資、接觸、和商業活動,使這一基礎更加牢固。我們很高興這一解決方案消除了我們在中國的業務上的不確定性,我們現在將把所有的精力和資源用在支持我們在中國的客戶和合作夥伴上面來尋求許多未來的機會。”

  “保護傘”正在消失

  高通的核心商業模式被改變,對於國產手機廠商而言,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以前按照高通 “反授權協議”要求,只要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機公司,必須將所持專利授權給高通,並且不得以此專利向高通的任何客戶征收專利費。這是高通專利授權商業模式中的重要一環。因此,包括小米、錘子等新興的手機廠商就很樂意使用高通的芯片。

  “因為這些企業給高通交了錢,雖然費用也不便宜,但是交完之後就不需要對付華為、中興、聯想等其他企業。這樣一來,他們商務談判的成本就降低了,同時資產年費也可能沒有那么高,因為高通把一攬子專利都圈起來了。”通信行業觀察家項立剛表示。

  相反,持有大量專利的華為、中興、聯想等企業則處於不利的位置。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華為獲得的專利授權量近3萬件。魅族只有80多件,小米發明授權僅有10項。

  華為消費者終端CEO餘承東曾公開表示,“國內很多同行除了向高通繳納專利費之外,沒有向任何專利持有者繳納專利費。向高通授權,也就借到了高通的專利 ‘保護傘’,一旦反授權協議取消,失去‘保護傘’,國內多家缺少專利技術的手機廠商將面臨10%的成本提升,將會超出手機廠商的利潤率。”

  而目前這把“保護傘”正在消失。項立剛指出,“未來華為、中興等企業會更有優勢。以前華為、中興用了高通的芯片,沒有辦法跟小米維權,不能找小米要專利費,也不能打官司。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他們想找小米就找小米,想什么時候找就什么時候找。這不僅僅是為了錢,還可以打擊對手,形成市場的壓力,甚至有些產品可以申請法院的禁制令。”

  據媒體報道,中興手機日前已經向同業的廠商發出律師函,想就專利授權問題展開收費談判。而據多方消息證實,除了中興之外,華為、酷派等廠商都向其他廠商發出過有關專利的律師函。

  用收購補專利短板

  在國內的手機市場,廠商們依然圍繞著價格、營銷等進行對抗,不過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有可能圍繞專利,展開新一輪洗牌。

  在項立剛看來,洗牌倒談不上,但是會出現這樣一個結果。“如果有知識產權的積累,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就變得更加強大。相反,如果是特別小的企業,尤其是規模比較小但又想建成一個品牌,就比較困難了,要承擔的成本,包括知識產權的費用,有很多企業需要去談,沒那么容易,各個企業的利益關系又不一樣。而高通的想法是希望這些企業都能發展,都能把手機賣出去,從而自己掙更多錢。”

  目前,國內手機市場日趨飽和。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中國手機市場累積出貨量為4.52億部,比2013年的5.79億部下降21.9%。

  在這種背景下,不少國產手機廠商開始轉戰海外。華為、中興這類海外征戰多年的企業自然不在話下,近年來包括小米、酷派、金立、vivo等國產品牌也開始紛紛試水海外市場,布局零售渠道尋求突破。

  不過,他們現在開拓的主要是印度、印尼、俄羅斯、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新興市場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遠不如北美、歐洲等地區成熟,而當企業一旦想要進入美國等市場時,專利的重要性就立刻凸顯出來。

  “目前可行的做法無非是更多地收購企業,收購已經有專利的企業,然後就可以做交叉授權、可以談判了,比如聯想有能力,就把摩托羅拉收購下來,摩托羅拉本身積累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那么對於小米而言,申請專利在時間上來不及,但以小米目前的實力應該可以收購一些企業。”項立剛表示。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