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新常態下,GDP指標不要了嗎?

2015-03-05
来源:海外網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中國經濟各項發展目標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據此前剛剛透露出來的消息,2015年GDP增長目標在7%左右。

  有種說法,似是而非,覺得新常態下GDP不重要了,經濟指標屬於軟約束。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對這種觀點給出有力還擊,依靠鮮明的數字與嚴苛的責任告訴我們:新常態的經濟指標仍是硬杠杠,仍要奮力完成。

  先看成績單。對照去年,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計劃200項,實際為247項,中央預算內水利投資700多億元,實際超過767億元,保障房計劃新開工700萬套以上,實際達到740萬套,能源消耗強度降低3.9%以上,實際突破至4.8%。這些實打實的數據告訴我們,報告具有嚴肅性,是去年一年政府工作總的指引,這份必須完成的“軍令狀”完成得很不錯、很不容易。

  當然,也有相對不利的方面,也需要向代表、委員實事求是地交代。譬如,今年報告中也坦誠了,投資增長乏力、新的消費熱點不多,特別是國際市場沒有大的起色,“一些領域仍存在風險隱患”“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在這背後,乃是“有的為官不為,在其位不謀其政,該辦的事不辦”。成績是成績,問題是問題,道理很簡單,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權利,莊嚴承諾必須兌現。

  新常態,經濟增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要求不是松了,實際更緊了,評價的維度更多、更嚴苛。以往,主要看GDP總量的增速,物價的穩定性,國際收支的變化。現在,不僅要看這些指標,還要看增長的質量,比如產業結構的調整、區域布局的優化、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還有人民群眾關心的醫療、教育、環境保護。可以說,新常態下的經濟指標已經越來越體系化、複雜化,對於各級領導幹部來講,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須臾不可懈怠。

  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猶在,必須未雨綢繆,搞好風險應對的預案。更有力的財政政策,更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如何落到實處,需要各地、各部門拿出精神頭,因地制宜落實好。那些以為簡政放權、手上沒權,便不想去管事、幹事的人,那些借口新常態不唯GDP就不抓經濟建設主戰場的人,往小了說是觀念偏差,往大了說是不識時務。一句話,不換思想就換人。只有祭出最嚴厲的問責機制,依法治吏、從嚴治吏,才能讓中高速換擋的經濟持續發力,為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奠定紮實的物質基礎。

  (作者:井橋夕)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