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4

“自拍神器”惹了誰?各大博物館紛紛禁用

2015-03-16
来源:新京报

 

  當地時間2014年12月3日,泰國蘇梅島,外國遊客在景區用自拍杆合影。


  奧巴馬用自拍杆自拍,以宣傳醫療改革。


  樸槿惠手舉“自拍杆”與青年人合影。

  繼美國史密森學會下屬博物館、東京迪士尼樂園之後,法國巴黎的博物館也要加入禁止自拍杆的行列了!這根被譽為“自拍神器”的小棍子,從亞洲紅到了歐美,但是卻慘遭各國博物館“封殺”。為什么博物館這么害怕它?世界上都有哪些地方禁用“自拍神器”呢?

  各大博物館爭下“逐客令”

  一根鋁合金小棍子,一伸一縮,成了“自拍神器”。把手機或者傻瓜相機放在伸縮杆上,擺好姿勢,按下遙控按鈕,輕松自拍,徹底解決角度和距離的難題。貼心的設計和不過百元的價格,讓自拍杆從亞洲紅到了歐美。

  在世界各地的旅遊勝地,經常可以看到在擁擠的遊人中間,一根細細的鋁合金杆子直豎出來,上面放著一個小手機。在旅行團中,這樣的場景更多。

  但是,最近風靡全球的“自拍神器”小棍子有點煩。

  不少博物館都視它為洪水猛獸般,不讓它進門,其中包括美國史密森學會下屬博物館、紐約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等。

  史密森學會旗下有19家博物館和藝術館,還有國家動物園和9家研究機構。去年,這些地方吸引了超過2800萬遊客。

  禁止自拍杆是史密森學會博物館近年來第一次修改遊客規章,其發言人表示:“10年前,誰會想到有這樣的東西,更不用說還會這么流行。”

  最是擔心“神器”傷文物

  最近,法國的博物館也開始考慮抵制“自拍神器”。盧浮宮管理層對這個小棍子充滿擔憂。越來越多的遊客揮舞著它自拍,往往距離昂貴的《蒙娜麗莎》等油畫真跡僅僅幾厘米的距離。盧浮宮的發言人說:“目前我們還沒有禁止自拍杆,但要求遊客遵守一些規則,包括不要將它對准畫作或者雕塑。”

  博物館禁用“神器”的理由主要是安全原因——既是為了遊客的安全,也是為了價值連城的藏品的安全。

  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拒絕笨重的物體,允許不使用閃光燈的拍照,但不讓用三腳架或者獨腳架,也不允許不可折疊的雨傘、嬰兒車和碩大的背包等,目的也是怕這些物體碰壞了珍貴的藏品。

  不過,英國城市劍橋的一家博物館近日發表聲明,歡迎遊客攜帶自拍杆進館參觀。也許,這和這家博物館的主題有關系,這是一家“計算機博物館”。

  該館的主管傑森·菲茨佩特裏克說:“我們歡迎人們在這裏使用自拍杆,拍下照片,體驗曆史。一些博物館禁止使用自拍杆,這也能夠理解。如果自拍杆戳到了一台舊電腦,我們可以更換它。但如果自拍杆戳到了一個明代花瓶,那情況完全不同。”

  球隊怕“神器”成“武器”

  除了博物館,在很多體育場地,“自拍神器”早就被封殺,比如英超熱刺隊的主場白鹿巷球場、阿森納隊的主場酋長球場、以演唱會著名的溫布利體育場等。

  體育場所的理由還有一個,害怕激動的球迷拿自拍杆當武器,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另外,類似英國O2音樂廳等文娛場所也禁止了自拍杆。

  賣未注冊自拍杆甚至要坐牢

  在韓國,“自拍神器”可不是被禁這么簡單了,而是遇到了更大的麻煩。

  去年底,韓國政府頒布了一條規則,宣布售賣未注冊的自拍杆屬於非法行為,主要針對使用配備藍牙功能的自拍杆。商家若售賣未經有關部門批准的這類產品,將面臨高達2.7萬美元(約合16.6萬人民幣)罰款或坐牢3年。

  管理局的理由是,使用了藍牙技術的自拍杆會發出無線電波,如果未經測試沒有注冊,可能會幹擾附近使用統一頻率無線電波的其他儀器。

  不過,韓國科學部官員坦承,自拍杆所發出的頻率微弱且屬短程,無法對飛行儀器或警方的無線電造成影響。當局對自拍杆進行管制純粹出於技術考量。

  針對韓國政府的管制政策,很多民眾認為政府“管得太多”,還打擊了小本經營的店家。

  ■ 貼士

  “自拍禮儀”

  在網上輸入“自拍禮儀”的英文單詞,會看到世界網友總結的各種規則。無論是否被禁止,遵守點規則還是有用的。

  ●不要在人多、狹窄的地方用自拍杆,特別是室內。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自拍杆,請接受這個事實。

  ●如果手機還架在自拍杆上,不要打電話。

  ●如果自拍照中會出現別人,請征得他人許可。

  ●安全第一。比如,你認為自己在高速路上開車很酷,但這時架起自拍杆,不僅自己危險,還可能危及他人。

  ●體現尊重和涵養。如果你在大屠殺紀念館裏大肆自拍,會顯得對遇難者並不尊重。

  ■ 延展

  總統也愛玩“自拍”

  在世界范圍內,“自拍神器”擁有很多粉絲,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和韓國總統樸槿惠。

  去年,韓國總統樸槿惠在韓國科學技術院出席創造經濟中心成立儀式時,就曾手舉“自拍杆”與參會青年、風險企業家合影。

  近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為了吸引大眾關注醫療改革,參與了美國一個新聞門戶網站的幽默視頻拍攝。在視頻中,奧巴馬手拿自拍杆進行自拍,做出一些籃球動作。

  這兩年,自拍杆在世界范圍內迅速躥紅,甚至演變出“自拍文化”。牛津大學出版社2013年曾將“自拍”評為年度詞彙。

  韓國《朝鮮日報》引述韓國著名攝影師曹世鉉的分析稱:“利用自拍架拍照既是‘從遠處看自己’,也是‘看理想中的自己’。”最了解自己面孔的人只有本人。讓任何人幫忙都會有些不滿意。自拍既是個人行為,也是社會行為,而自拍架成為這種極端娛樂方式的道具。

  一家美國的公關公司作了一個名為“自拍的國度”的報告,其中82%的被調查者稱,他們自拍是為了展示一些新東西,比如新頭型。一些被調查的學生說,自拍是為了與他人交流,如情緒不好的時候就貼出沮喪和醜陋的照片,發送給朋友,讓他們知道和了解自己。

  對於世界博物館界對自拍杆的限制,很多用戶表示理解。不過,也有人非常不贊同。

  澳大利亞藝術家傑西·維勒西為了“挑戰”這一限制,帶著自拍杆前往澳大利亞當代藝術博物館。

  看到他在藝術館內大拍特拍,工作人員勸他這樣會影響到其他的遊客。不過,維勒西認為,藝術館的思想還停留在莊嚴肅穆的舊式觀念中。

  本版撰文/新京報記者 儲信豔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