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6

經濟評價客觀 改革決心堅定

2015-03-17
来源:香港商报

  總理記者會引外媒熱議:

  經濟評價客觀 改革決心堅定

  【香港商報网綜合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15日閉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有關中國經濟增長、環境治理等提問的回答引發外媒積極關注和評論。《今日美國報》稱,兩個小時的答記者問「凸顯了3000多名代表提出的主要議題」。李克強的回答中不少妙語被外媒爭相引用,如將中央簡政放權比作壯士割腕。李克強說中國政府在經濟上「運用政策的回旋餘地還比較大」被多家外媒做成了醒目標題。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這暗示着如果中國經濟放緩的話,政府會有所動作。印度《經濟時報》稱,李克強向世界宣告中國用以繁榮經濟的「武器庫」里還有「武器」。

  韓媒:公開為中國經濟打氣

  在2013年和2014年的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分別回答了11個和15個問題,今年他回答問題的數目又創新高:17個。問題涉及房地產、經濟放緩、國際和港台政策、網購、單獨二孩等。與前兩年的記者會相比,李克強當天回答的財經議題明顯偏多,凸顯他擅長的領域。但不時穿插的小故事及幽默口吻,則維持了他的風格。

  「中國宣布痛苦的改革」,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標題是這樣說的。《悉尼先驅晨報》的標題是:「中國總理說,改革是『拿刀割自己的肉』」。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解釋說,李克強這是警告改革路上還將有很多痛苦,但前途是「光明的」。英國廣播公司等媒體還紛紛引用李克強以圍棋比喻中國經濟的那段話:「既要謀勢,又要做活,做活有兩隻眼:形象地講,穩增長和調結構就是兩隻眼,做活了就可以謀大勢,當然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氣。」韓國紐西斯通訊社稱,中國總理公開為中國經濟打氣,同時他承諾絕不向世界輸出通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為,李總理對中國經濟的評價「客觀冷靜」,同時掃除了外界對中國經濟的疑慮。

  美媒:改革無懼「既得利益」

  李克強表示,中國政府將經濟增速調整為7%左右,實際上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聖地亞哥聯合論壇報》認為,中國總理在記者會上明確了改革的決心,改革旨在減少中國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以拉動經濟增長,尽管這會觸動從宏觀調控中受益的「既得利益」。

  澳洲《悉尼先驅晨報》指出,李克強重申了政府會堅持改革,旨在重新平衡經濟,使其從投資拉動增長型經濟向更為可持續發展的立足於國內消費型的經濟轉變。中國經濟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其混亂的房地產行業,但隨着最近幾年間住房的不斷建設,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有所下調,其銷量也有所削弱,這就使得大批中國人去海外購房投資。也導致澳洲的阿博特政府對海外購房者徵收申請費,同時嚴格執行規則,阻止海外購房者買到現房。

  英媒:或預示大改革將發生

  西班牙《國家報》着重關注了李克強關於中國經濟新常態的闡述。報道援引李克強的話說,如果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了就業收入等,中國政府會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來穩定市場的信心。文章評論道,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記者會上,中國總理的表現展現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冷靜態度。西班牙埃菲社則表示,2015年中國將進行更大力度的改革開放,這將成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除了經濟,環保問題也是外媒討論的熱點。法新社、《紐約時報》都援引了李克強關於治污的表態,尽管他們都報道了中國對加大力度治污的承諾,但兩者均強調了中國政府「承認治污取得的成效和人們的期待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值得關注的是,外國記者在中國總理記者會上獲得提問機會的「中籤率」,也被看作是兩國關系的晴雨表。在1998年至2007年,日本記者曾在中國總理記者會上獲得10次提問機會,然而中日釣魚島爭端以來,日本記者已連續數年未能在記者會上提問。而今年正值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記者會上日本《朝日新聞》記者獲得了提問機會,李克強也利用這次機會,提醒日本領導人正視歷史。

  英國《金融時報》是記者會上第一個提問的媒體,該報還特別對記者會上的問題進行了一番「解讀」。該報道稱,記者會上除了「全民閱讀」這種「偏軟」的問題,還出現了有關環保和「全面放開單獨二孩」的敏感問題,其中「單獨二孩」問題還是由央視提出的。《金融時報》猜測,這可能預示着「大的改革即將發生」。

  對中緬問題發出「最引人注目警告」

  而關於中緬邊境問題,李克強「破例」坐了下來回答,他說:「你問了一件讓我感到痛心的事情。在中緬邊界我方一側,一些我國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了損失,我首先要向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和深切的慰問。同時,我國政府、外交部、軍方都向緬方提出了嚴正交涉。」《紐約時報》稱,李克強在人大閉幕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出「最引人注目的警告」。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