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記者 章蔚瑋
這廂微信營銷號肆意抄襲,躺著賺錢;那廂原創公眾號苦苦經營,利潤微薄。近日,按耐不住的原創公眾號終於一紙訴狀將“抄襲者”告上了法庭。本周,兩家微信原創公眾號向深圳法院遞交了起訴狀,但只提出了共1.2萬元的索賠金額,可謂杯水車薪,與大型營銷號動輒上百萬元的年營收額相比,根本無法起到震懾作用。
索賠1萬元
深圳花邊閱讀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優勢零壹廣告有限公司為此案的兩位原告,也是“花邊閱讀”和“多個維度看世界”兩個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方。他們起訴南京驫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公眾號“文字撰稿人”和深圳市釀名齋咨詢有限公司旗下的公眾號“釀名齋”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分別對《談戀愛好難,我都不想幹了》《我執著,因為你值得》《誰將成為第五座直轄市》等文章進行公然抄襲。
除了刪除稿件,公開道歉外,原告方分別提出了一萬元和兩千元的經濟賠償。“這是綜合考慮了自身的實際情況後,提出的賠償金額。”負責此案的原告代理律師朱斌無奈表示,侵權案沒有明確的賠償標准,“傳統網絡侵權,主要考慮文章的創作難度,文章的字數,以及作者的知名度,同時也會綜合考慮閱讀量,閱讀面。按照這些標准來酌定,原告方提出的賠償訴求基本符合網絡侵權案的賠償慣例。”
營銷公司每天淨賺數萬元
“我們目前的原創作者團隊大概有幾百人,來自全國各地,核心團隊有50人左右,單維持團隊本身就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花邊閱讀”的負責人侯俊謀告訴《IT時報》記者。
據了解,“花邊閱讀”目前擁有粉絲20萬人,主要依靠用戶生產內容,運營人員的核心工作是對作者投稿內容進行篩選、編輯和包裝。按照日日推送三條的工作量,運營人員每天至少投入4~5個小時才能完成當天的推送。
侯俊謀坦言,他們一年的廣告收益約數萬元,除去兩到三萬元的稿費外,基本所剩不多。而大家之所以這么做主要是興趣,“我們的作者稿費也就幾十元一篇,單純從經濟利益出發,其實不具有誘惑力。主要還是出於大家對原創平台氛圍的認同。”
至今,“花邊閱讀”上的內容已被眾多營銷號抄襲過多次,根本無法計數。“之前有個朋友幫我做了統計,就一篇文章,已經被270個公眾號抄襲和轉載。顯然,如此規模的抄襲,我們完全無法控制。”
瘋狂的抄襲背後是巨大的商業收益。“之前被關停的青島的營銷大號視覺志高峰期一年收入能到幾百萬。一個公司養十幾個營銷號那是家常便飯,一批營銷號基本都是靠抄襲起家,通過選擇閱讀量高的文章,快速成長,然後就能拿著這些粉絲的數據開廣告費。在業內,這叫躺著賺錢。”侯俊謀說道。
從一位業內人士手中,記者拿到一份包括此次被告方“文字撰稿人”在內的營銷公眾號收費標准。根據這份報表,“文字撰稿人”公號的粉絲數為30萬,日閱讀量可達32萬,而頭條推廣位的標價是6500元。在這份報價單上,同時還包括“互聯網那些事”“每天學點經濟學”“每天學點心理學”“電商那些事”“我愛經濟學”等不同類別的12組公眾號。這些公號的粉絲從6萬到30萬不等,其中頭條推廣位的報價最高達到單條8500元,最低2000元。據給出報表的這位人士介紹,這些公號是由同一家公司運作,粉絲數真實可信。按照這樣的收費標准,幾個號加起來一天就能收入數萬元。
賠償金額還不夠打車錢
面對營銷公眾號的肆無忌憚,除了索取經濟賠償外,原創公眾號能做的真的不多。維權成本過高的現實窘境,讓一批公眾號選擇沉默。據朱斌律師介紹,此前幾家原創公眾號曾考慮聯合維權,但無奈許多人認為,賠償所獲的金額還不夠其來往於法院的車旅費,性價比太低,因此都選擇沉默。
“自從開始准備打官司以來,光是打印店我就去了十次,快件送了六次,真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因此,如果說打這場官司是為了收益,那絕對是吹牛。”原告方的兩位負責人都表示,希望能借這個機會,樹立國內長期空白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今年年初,微信官方推出了公眾號原創認證,同時也制定了針對抄襲行為的懲罰條例,一批抄襲大號因此落馬。但目前這一做法尚未全面推開,同時更多細則依然需要落實。侯俊謀表示,目前尚未推行的轉載收費制度,操作難度也很大,費用很難界定,也不是理想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