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邊境購物城 非萬靈藥

2015-04-02
来源:香港商報

  夏言冰

  香港早前接二連三發生反水貨客行動,有聲音希望邊境購物城可以盡快建成,讓香港有生意可做,又可分流內地旅客及水貨客,緩解遊客過多集中一地,對該區居民帶來的影響問題。目前興建邊境購物城的計劃有了明顯的進展,有地產商在落馬洲提供一幅約42萬方呎,現時為停車場的土地,以1港元象徵式租金,交由非牟利購物城基金會發展經營。消息指出,構思中的購物城以「BOXPARK」模式運作,即改裝大型貨櫃,每一個貨櫃成為一家店舖,當中五成交由香港本地品牌企業經營,兩成為食肆,三成則是奶粉等必需品,並邀請六大奶粉供應商設舖「直營直銷」,並爭取在十一黃金周前正式開業。

  多贏緩解接待力不足

  邊境購物城好不好?當然好。最直接的作用是起到增加供應,緩解香港接待能力不足的問題。根據旅發局的資料,去年訪港的4700萬內地旅客中,約3300萬旅客為不過夜旅客,佔整體內地旅客近六成。據了解,這些不過夜旅客中,很大部分是來港作短暫購物便返回內地,當中也包括水貨客。在靠近口岸的地方設立邊境購物城,一來讓有需要購物的內地客不用長途跋涉前往市區;二來可達致分流的作用,避免太多旅客集中湧進市區和民居,影響市民日常生活,本地居民亦可享受原有日常消費體驗及生活空間;三來可為新界一帶地區創造就業機會;四是可減少土地閒置浪費。這是一個多贏的方案。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2014年過夜旅客人均消費已經跌穿8000元水平,這是自2005年以來首次下跌,顯示香港旅遊業雖然已經發展至「人滿為患」,但「旺丁不旺財」,經濟效益反而下跌,自由行拉動的經濟效益似乎見頂,讓邊境購物城的需求更顯迫切。

  但對興建邊境購物城,社會亦有不少質疑,有些並無理據,另一些確有道理,應予剖析以明辨是非。主要的質疑包括:

  港府宜促進增吸引力

  一、擔心邊境購物城吸引力不足,起不到分流作用。畢竟,邊境購物城的直接競爭對手,包括作為水貨客交易集散地的上水、屯門,作為以購物為目標旅客至愛的沙田、東涌,這些地方的商場發展成熟,交通配套方便,能否讓活躍北區的水貨客轉移陣地,以及成功將內地旅客分流,真的很難講。除非價格優勢明顯,否則很難說服旅客為何要特別光顧邊境購物城,而不是多走幾步到熱門地區,既遊玩又購物收一舉兩得之效。這就需要港府扮演一個促進者的角色,協助穿針引線,做好資源配製,否則只會事半功倍,令原先預想的分流效果大打折扣。

  自由市場難杜絕水貨

  二、等同鼓勵水貨活動,無助解決水貨客問題。如果有人覺得邊境購物城,可以用來解決水貨客問題的話,只能說未免太過天真。香港水貨客問題一早已存在,看似一些人投機牟利,根源卻與「香港貨」夠靚夠正,有質地,有保障,深得內地客豔羨和慕名有關。只要有利可圖,水貨活動就難以杜絕,這是自由市場經濟的體現。換言之,水貨活動禁之不絕,區別只在於過去以港人為主,現在多了內地客「搶飯碗」,令水貨活動更為氾濫而已。邊境購物城的作用,最主要是轉移購物地點,分流內地客,以及減輕水客大軍重災區如上水、屯門、元朗等地區的壓力,不讓水貨客影響當地居民日常生活,針對的是解決擾民問題,對的是事,而不是對人。直白的說,香港作為自由港,只要沒有逃稅及違反出入境物品管制條例,水貨活動何罪之有;如果有足夠供應,又何須將消費者分類為水貨客、內地客、本地客。退一步來說,就算要解決水貨客問題,也是內地執法部門的事。更何況,邊境購物城並不是專為內地客、水貨客而設,也是港人的消閒、購物之地,只要規模龐大,產品集中,價格相宜,同樣吸引本地人前往消費,談不上鼓勵不鼓勵水貨活動。

  邊境購物城非萬靈藥,只是用來紓緩本港接待壓力,讓消費者多一個選擇,多一個去處之舉,僅此而已,效果如何更待觀察。用不著將它的作用無限拔高,讓其承擔過多的功能。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