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前海听风录”之五

2015-04-10
来源:前海金融城邮报

 【前海听风录】之五
民生金融租赁赵小川:前海如何以金融创新助推融资租赁发展?


2008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全行业的租赁资产总规模还不到300亿元人民币,截止2014年底,全国范围内金融租赁公司、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合计已超过2200家,融资租赁资产总规模已达约3,2万亿。
3月27日,以“新变革·新机遇·新动力”为主题的“2015中国融资租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前海特区管举行。
作为中国新时代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平台之一,目前入驻前海的企业达到23585家,金融类企业13340家,占比56%,其中融资租赁企业324家,占深圳的95%,全国的13%,保持国内最快增长速度。
在论坛会议上,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赵小川公开表示看好深圳前海在利用内地和港澳所连通的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套规则方面,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大胆实践,先行先试,破解金融租赁公司在税收、金融政策上的难题。
会后,赵小川接受了前海传媒的专访,而在专访过程中,赵小川透露了民生金融租赁下一步进驻前海的想法,并以个人从事20多年的金融租赁行业经验认为,前海如果要想在融资租赁业务上取得发展,金融创新政策的突破是关键因素。


融资租赁业跨越式发展


前海传媒:为什么中国的融资租家赁业,相对于其他金融行业来说,起步的比较晚,被人认知有限,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赵小川:其实中国的金融租赁起步比其他金融业务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最早成立的两家融资租赁分别叫中国租赁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当时成立中国租赁有限公司的时候还没有工商银行。
那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急需外国先进设备和外汇,外国把他们的先进设备租到中国来,并租给中国的租赁公司,然后再转租给中国国内的企业。融资租赁是利用外资的一种金融手段, 引进到中国来的。随着中国的发展,慢慢的遇到了一些问题,一些拖欠款的问题,又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发展的比较缓慢。
前海传媒:那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使融资租赁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赵小川:从2008年以后,或者说从2007年起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银监会重新修改了金融租赁公司的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并发展融资业务。从那以后,中国融资租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这些年随着人们对融资租赁越来越重视,变成了国家一种政策,因此大家都纷纷看好融资租赁,都纷纷投入到这一领域并建立公司。
2008年,当民生金融租赁等5家首批试点设立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相继开业时,中国融资租赁业全行业的租赁资产总规模还不到3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14年年底,用了6年多的时间,全国范围内金融租赁公司、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合计超过2200家,融资租赁资产总规模已达3.2万亿人民币。
前海传媒:您刚刚在提到金融租赁公司、内资租赁公司,外资租赁公司,三种类型的租赁公司有什么区别吗?内外资金融租赁如何去融合呢?
赵小川:我们国家融资现象是一个三足鼎立的模式,这是中国特殊的一个情况,同样是融资租赁行业,但在这个行业里分出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叫金融租赁公司,这一类的金融租赁公司是由银监会监管的,他这个是有经营许可证的,这一类的金融租赁公司已开业的是27家,陆陆续续还会有投入开业的公司,今年可能会有30几家,这一类型在规模上占据了中国一半江山,就是说3.2万亿总规模中,金融租赁公司整个规模是1.2万亿。
第二类和第三类都由商务来管理,这两类租赁公司叫做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区别就是融资租赁公司没有经营许可证,他不是金融机构,性质和金融租赁不一样,他是融资租赁企业。
而这两类租赁企业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外合资的,还有一类是内资租赁公司。
当然这是历史因素造成的,一个行业分出两个部门来管理,企业类型不同是有问题的,这是我们国家融资租赁发展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的,现在想改也很难。比如金融租赁公司由银监会监管的,在监管的要求很严,不是说你想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就设立的,那商务部的两类租赁公司,没有被监管的那么严格。如果把他俩和在一块归谁管呢?2000多家融资租赁公司都归银监会监管,他不一定都符合银监会的要求。


金融创新成前海金融租赁发展关键性因素


前海传媒:在前海自贸区内,去发展金融租赁,自贸区是怎样去为金融租赁做一个背书,前海自贸区的后发优势有哪些呢?
赵小川:首先谈到前海自贸区如何去发展金融租赁业,我先谈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状况。前海在发展金融租赁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
事实上,融资租赁这些年的发展主要在天津东疆保税港,保税港也非常重视融资租赁业,并且解决了很多融资租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东疆保税港区看到融资租赁行业的意义,和承担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东疆保税港区政府也非常支持这个行业发展,现在东疆保税港区成为了融资租赁的聚集地。在这样的一个形式下,前海怎么能有一个后发优势,我认为这个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何把融资租赁业和国际借鉴,也就是说如和把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的融资租赁业的经验引进到前海。
前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也毗邻香港,香港恰恰是连通西方世界的桥头堡。我们假设说前海代表国内,香港在金融上代表境外,我觉得前海最大的优势就是借助这样一个地理优势,借助香港来连通国内国外两个世界、市场和资源。尤其把国外在发展那么多年以后证实是成熟有效的规则借鉴到前海。
前海传媒:前海在融资租赁业上,可以做哪些突破?
赵小川:在融资租赁的规则上有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金融创新政策。如果前海在这个点上能够帮助融资租赁在政策上的新突破,那么我相信前海就能在中国融资租赁上取得后发的优势,让大量的融资租赁公司进驻到前海。
其他方面,比如说目前整个融资租赁环境也在逐渐的完善,一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前海再来弄得话就没有什么优势,融资租赁在这发展没有意义。你希望融资租赁在这里注册、开展业务,又怎么去和天津、上海竞争,你的优势在哪?就是利用地理的优势,自贸区的优势,看能不能先行先试。
我们说自贸区优势就是制度创新,如果我们想在前海发展融资租赁业,而融资租赁业最迫切需要的创新就是在政策上取得新突破。
比如说我们想搞租赁,无论是飞机租赁还是船,我要和国外的飞机租赁公司竞争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的租赁公司的成本比他们高很多,比如同样都是企业所得税,全球航天租赁中心,国际上有名的飞机租赁公司基本上都在爱尔兰,或是注册在爱尔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有很好的税收政策,一个企业所得税优惠12.5%,比我们国家的税收优惠多了,少了一半。

政策支持,前海先行先试


前海传媒:那么国内租赁业发展,目前遇到的瓶颈除了税收还有其他的吗?
赵小川:这也是我刚刚说的建议前海在金融政策上需要取得政府的支持。
同样是租赁,外国的飞机租赁到中国来,租金比国内的还低,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得到了它的政府的支持。举个简单例子,波音飞机租给中国,租金非常低,因为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他们是怎么支持的呢?比如说你把飞机租赁到中国去,美国国家银行,政策性银行,他就会给美国的租赁公司提供担保,中国不还你钱,没关系我给你还,这就是对租赁公司是很大的支持。
但是中国融资租赁公司,敢把中国制造的一台设备出租到阿富汗吗?肯定不敢租,收不回来钱怎么办?国家政府不给你做担保,银行也不给你做担保。但如果政府、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做担保,不管能否收回,都不会赔钱,这就是一种支持的手段。
前海传媒:在前海发展金融租赁业务上,您有哪些政策建议?
赵小川:我们在前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尤其把我们自己制造的设备出口的时候,必须要有这种支持, 如果你没有这种支持中国的设备怎么走出去呢?
我们建议对设立在自贸区的租赁企业和设立在自贸区的融资租赁企业的专业子公司、项目公司所从事的跨境出口融资租赁业务,结合前海的金融政策优势。
第二个表现在跨境人民币,境外的人民币资金成本比国内要低,那么应该鼓励租赁公司,允许把境外人名币拿回来用,降低外汇储备。你买美国的国债,还不如给国内租赁公司,用外汇储备把国外的先进设备买回来,买回来的都是固定资产,还能投入生产,拉动内需,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就是建议国家与国际惯例接轨,将给予出口企业的退税、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通过贴息、无息、低息中长期贷款形式,转移给金融租赁公司,由金融租赁公司将大型设备租赁出口。
前海传媒:这种对金融租赁业的开放支持政策能否再全国实行?
赵小川:这个放开在全国实行不一定能够实现,但是至少可以在在前海先行先试,比如在金融政策取得某种突破,这个影响力就很大。
中国的各个自贸区都在吸引融资租赁企业,天津保税港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的示范效应是很明显的,各个自贸区都在打融资租赁的牌,上海自贸区也在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福建也在搞,前海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几年前就和前海进行各种接触了,我们下一步有进驻前海的想法。
如果前海有金融政策的突破,能够实现制度创新,哪怕在一个点上取得突破,都会带来很大的效应。比如说允许向香港借跨境人民币,这也是一个突破。比如说国内低息借款,这个突破了也行。全突破了当然最好,但是国家政策没有那么简单,要一点点来,有一个先易后难的问题,无论哪一个取得突破都会带来很大的示范效应。


经济转型为融资租赁提供发展机遇


前海传媒:像现在的金融租赁突然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层面上,现在是不是跟国家经济转型有关?
赵小川: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国家慢慢的已经看到它的作用,原来融资租赁业力量薄弱,国家也看不到你的价值。从08年银行设立租赁公司以后就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随着这个规模越来越大,各行各业已经渗透了租赁公司的影子。
大量的上市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开展业务,这对企业盘活资金也很有好处。企业买了设备以后,如果把设备放在这,资金就被占压住了,如果把设备租给租赁公司再进行出租,这个资金不就被盘活了,一个亿就能变成两个亿了,融资租赁对于盘活企业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一条出路。
当然这也跟中国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关系,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硬性保增长的高增长期,进入了结构优化,创新驱动、中高速增长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给中国融资租赁业带来了新机遇。
中国的租赁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支持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促进国产设备出口,转移生产能力到海外,另一方面还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增加进口,助推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保证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国际贸易,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缓解国家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压力。
前海传媒:您能否给我们讲一下融资租赁的盈利模式,怎么在去做租赁的过程中获取利润?
赵小川:比如说买架飞机回来,我租给你,按期把租金收回来,但是租金肯定是有利息的。收一段时间,如果飞机涨价我把它卖了。类似于买房按揭贷款一样,我买房子钱不够,但是我不一定自己住,我可以租出去,租金好的时候我就租出去,房价涨挺高我想赚钱了我就卖出去,这是最简单的理解。
前海传媒:融资租赁如何能够保持一个持续健康的发展?
赵小川:融资租赁要在战略上做出一个新的角色,有两大发展,一个是做专业化道路,融资租赁要以融资资产做专业化的道路,一个是要走国际化的道路。
前海传媒:融资租赁的立法是不是跟不上产业的步伐?
赵小川:立法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跟业内认识的观点并不是很一致,不一定非要国家给融资租赁立一个法。立法固然是好,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看,立法并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环节。
主要还是要解决税收、金融政策的问题。融资租赁立法主要是解决租赁处决权,怎么解决问题,当一个承租企业拖欠租赁公司租金了,我想把我的租赁拿回来的时候遇到种种的困难,这个倒是需要法律来解决的,但立法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实现的。
(前海传媒 罗曼 潘宝仪)

[责任编辑:默默]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