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1

彼得·蒂爾致中國創業者:沒有成功可以傳授

2015-04-13
来源:新浪科技

  上世紀80年代,我在斯坦福讀本科的時候,還很少聽到“創業”這個詞。我的同學中也極少有人談論創立公司一事。我們中的大多數都用盡全力爭取大銀行和咨詢公司的工作機會,就像我們當初奮力贏得斯坦福的錄取一樣。計算機行業在當時不是個時尚的職業選擇,因此我隨大流做了個更顯而易見的決定:我立志成為律師,并在畢業后搬到紐約加入了一家大律所。

  如果我當初上的是哈佛,多半我就沿著這條道路一直走下去了,而且會有一個顯著的區別:東海岸會讓我的雄心壯志更加堅不可摧。然而,由于我是從斯坦福畢業的,所以我還一直和在加州的朋友們保持著聯系。當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在互聯網的前沿領域探索時,我開始動搖了,問自己為何在他們構建新生事物的時候,我卻在一個陳舊的行業里競爭。

  如果我去的是哈佛,我想我會待在紐約,永遠也不會創立貝寶支付(Paypal)。但是,這并不是說我在斯坦福受到的正規學校教育導致了這一區別。就拿馬克·扎克伯格來說,他離開哈佛并不是為了換個學校。他退學搬到了帕洛阿托——緊挨著斯坦福的那個小鎮。這意味著真正讓斯坦福與眾不同的是校園以外的世界,那個我的朋友們和我談論的世界,那個沒有成型的競技場的世界。

  你不需要通過任何一所學校來成為硅谷的一部分。當我創立那家最終成為貝寶支付的公司的時候,我距斯坦福只有幾步之遙,但是我的聯合創始人馬克斯·列夫琴卻來自于伊利諾伊大學。我們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倒的確是在斯坦福上了學——但是他入學兩天以后就退學了。

  美國社會對于充滿競爭的學校教育的癡迷顯得怪異。在這一點上,中國也是如此。兩個國家看起來達成了共識: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一年是重要的——18歲。在這一年,每個學生都需要在力爭進入一所像斯坦福、哈佛或是北大這樣的精英大學的拼搏中爭個輸贏,而進入的這所學校又將決定這個人在今后的社會里會在一個什么樣的層級上去參與更多的競爭。

  我認為,我們應該挑戰這樣的觀點,因為如果說來自斯坦福的創業者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話,這種特別并非來自于教授或是課業,抑或是其他任何被錄取官員以及標準測試所守護的那道大門之后的東西。它來自于校園之外正在構建新事物的公司。斯坦福真正教給創業者們的是你不需要遵從任何學校教授的成功之道。事實上,也不存在這樣的成功之道,因此關鍵只在于在已有的道路之外去開創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你們的朋友

  彼得·蒂爾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