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自貿區擴容,為啥選擇福建、廣東、天津?

2015-04-22
来源:海外網
20150421043038465.jpg

  在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一年半後,備受關注的自貿區“擴容”計劃終於出籠。4月20日,第二批三家自貿區——福建、廣東、天津自貿區總體方案終於發布。

  隨著一年半前上海自貿區的出現,不少國人對“自貿區”這一概念並不陌生。它是主權國家在特定的地區或者港口劃定特定的范圍,對貿易投資活動實行特殊的監管機制,實行境內關外的特殊貿易投資監管機制。簡而言之,就是劃出一塊區域,在這兒投資搞貿易,不用交關稅。那么,在這樣一個時間點,有什么意義呢?

  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瘦身”推廣

  自貿區的資本進出相對國內其他地方要自由很多,但也不是毫無約束。怎么約束?這就要靠“負面清單”機制。這實際上相當於投資領域的“黑名單”,列明了企業不能投資的領域和產業。學術上的說法是,凡是針對外資的與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業績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限制措施,均以清單方式列明。

  但這也並不是說,“黑名單”就是完全的禁區,而是說管理模式不同。對於列入負面清單的外商投資,自貿區將按照國內的原有辦法進行管理。而對於沒有列入清單的外商投資一般項目,則將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把項目的核准制改為備案制,把原來合同章程的審批改為備案管理。

  所以,負面清單越短,說明資本限制越少,貿易越自由。2013年,上海公布了第一版負面清單,共有190條內容,被眾多業內人士吐槽“太長”、“開放度不夠”;2014年,上海自貿區對“負面清單”作出了調整,禁止內容被縮減到139條。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表示,這次最新發布的負面清單共有122項特別管理措施,明顯少於上海自貿試驗區現有的139項和第一張負面清單中的190項。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負面清單逐步‘瘦身’是設立負面清單的初衷,可以提升國內外投資者信心,擴大投資機會,也可以讓市場在更充分的空間內配置資源。”

  四大自貿區,各自肩負戰略任務

  上海自貿區已經成立一年有餘,將其經驗推而廣之,建立更多的試點區域並不奇怪,甚至各地也一直在申請。但是這次開放的三個自貿區,為什么在福建、廣東、天津三地呢?日後將是怎樣的布局?

  首先我們看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上海,第一個自貿區落戶於此並不奇怪。上海自貿區無疑是一個“探路者”。在已有經驗展開推廣的前提下,上海今後的目標就是繼續研究深化改革,繼續在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以及法治環境規范等方面擔當“領頭羊”。

  然後是廣東,珠三角是與長三角並列的兩大發達經濟圈,同時還連接香港。根據總體方案,廣東自貿區的戰略定位是,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廣東自貿區將會更注重優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增強自貿試驗區輻射帶動功能。

  坐落於北京附近的天津,正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鎮,天津自貿區也將圍繞這一規劃展開。天津自貿區的戰略定位是:努力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平台。它將更強調推動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動京津冀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區域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而在東南沿海的福建,是大陸與台灣交流的窗口。因此福建自貿區則被定位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示范區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將突出率先推進與台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更加注重兩岸人員往來和經貿關系。

  顯然,目前的四個自貿區選擇在了四個重要的戰略要地。同時它們也不是各自為戰,不少分析認為,這四個自貿區,也應當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支點。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朱孟楠在接受中青報采訪時就表示,自貿區不應僅立足於可複制經驗的推廣,更重要的是把這些經驗經過若幹年運作,形成規則,並與國際規則接軌,成為“一帶一路”的支點。(文/邱天人)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