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看“飯碗” 哪個時代的公務員最爽
導讀:人們關注公務員冷熱,折射出一種焦慮,即希望公務員崗位正常一些,別被過度解讀。在人們的心中,公務員是個旱澇保收的職業,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好,社會地位高。為此,有人不惜准備十年,只為博得“公務員”的美譽。
而在中國曆史上,各朝代公務員端的到底是 “鐵飯碗”還是“瓷飯碗”?現今世界,各個國家公務員待遇如何?國民又是如何看待此職務的?
1、古代 “公務員”一碰就碎的“瓷飯碗”
一般說來,在古代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供養、俗稱“吃皇糧”的官員最多到八九品,也就是到縣令下屬的捕頭(縣尉),類似現在的公安局長,再往下的公務人員,朝廷是不管的。換句話說,占到古代公務員隊伍90%以上、在各級政府機關上班、為“公家”服務的師爺、衙役等基層公務人員,端的更是比朝廷供養的命官還易碎的“瓷飯碗”。
基層“公務員”聘用制待遇低
師爺”是比較常見的基層公務員,屬於吏的范疇,專指那些讀書卻科舉不中,轉而研讀並精通行政事務的讀書人。被朝廷任命為縣(市)長的,大多是科舉出身,盡管能寫一手好字,能背四書五經,但要處理一個不熟悉地方的複雜行政事務,一竅不通的大有人在。於是,地方官為完成政務,就須在當地招聘熟悉地方社情民意的師爺,輔助他們處理政務和事務。師爺發揮的作用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具體負責“官府職簿書”等。
“衙役”也叫“胥”,他們的具體工作是“任奔走供役使”。“胥”又可分為“皂”和“隸”。皂負責具體執行收稅、抓捕和市場管理等具體行政事務;隸就是官員車夫、轎夫、夥房廚師等,負責官員後勤服務工作。
古代“師爺”和“衙役”等基層公務員,不占國家編制,也沒有國家財政每月撥付的工資,他們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們的縣(市)長給予。有錢的、大方的多給一點,沒錢的、吝嗇的少給一點,沒個准頭,全國各地師爺、衙役拿的工資千差萬別。
這些基層公務員的出路通常是:要么辭職,要么被開除,要么幹一輩子,而且不准參加科舉,永遠不能晉升。對那些幹不好的,縣令老板說辭就辭,極少廢話,也無須廢話,因為那時對基層公務人員的管理本來就無章可循。
基層公務員的社會地位如何呢?元朝時有人分十等之說,所謂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隸,七倡八優,九儒十丐,官吏之下便是這皂隸,只比演員、儒生體面些。
有個故事也可說明這一點:滿清時,有群差兵處決海盜,刀砍不動,只好拿鋸子鋸,整得慘不忍睹。一個農家少年路過,大罵他們是飯桶,差兵不服,叫少年來,少年手起刀落,麻利地砍掉一堆腦袋,差兵獎勵少年許多金錢,還叫少年隔日去衙門報到。可是,少年回家卻挨了父親一頓揍,原因就是父親不願兒子去做政府的衙役、皂隸,可見其職業聲望在百姓心中地位之低。
那么,師爺、衙役(皂隸)們的工資水平咋樣呢?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明朝宛平縣衙門裏的這班皂隸,每年可領取“工食銀”三兩六錢,恰好是書辦(師爺)的二分之一,基層公務員工資待遇之低,由此可見一斑。
盡管古代官員和師爺、衙役們,在位時多會貪汙受賄,大搞灰色收入,為自己准備後路,但無論如何,他們的確端的是“瓷飯碗”。形象地說,各級官員是皇帝的打工仔,師爺和衙役等基層公務員是官員的打工仔,和現在給老板打工的白領、藍領十分相似。
明朝 “公務員”朝不保夕
在明朝,朱元璋對違法亂紀的官員嚴懲不貸,先是借戶部侍郎(財政部長)郭桓“空印案”殺掉官員1.5萬人;然後又借丞相胡惟庸、大將藍玉謀反案,大開殺戒14年,受株連被殺的各級官員4萬餘人,至於那些被關進監獄、辭退、開除的更是不計其數。
據不完全統計,朱元璋時期,全國有七成官員因各種原因離開崗位。當時,有的官員在早晨上班時要跟家裏舉行告別儀式,說今天走了就不一定能回來;熬過一天回到家裏,長舒一口氣又對老婆說一句:“哎喲,今天總算又活了一天,明兒再說吧。”
官員如此“朝不保夕”,連平頭百姓還不如,這時的公務員端的飯碗,只怕都稱不上“瓷飯碗”。或許有人說,這是建朝之初須用重典,不足為憑,和平時期的古代公務員應該端的是“鐵飯碗”吧!答案是:也不見得。
明朝萬曆年間,張居正推行《考成法》,據此辦法,萬曆三年(1575年),查出“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巡撫(相當於省部級)、撫按(相當於中央駐各省紀委書記)官員54人。其中鳳陽巡撫王宗沐、巡按張更化、廣東巡按張守約、浙江巡按肖廩,因未完成事件數量太多而罰停俸三月。萬曆四年,山東有19名、河南有12名地市級官員,因征賦不足九成受到降級和革職處分。張居正當政期間,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員約占官吏總數的十分之三。
由此可見,在和平時期,朝廷對“未完成工作任務”的地方官員,動輒扣工資、降級、降職甚至幹脆辭退,稍不注意,飯碗就可能被打碎。
不僅省部級官員的飯碗隨時被打破,相當於國務院總理的首輔的飯碗有時也好不到哪去。明崇禎在任17年,撤免宰相多達50多人,罷黜國防部長14人、巡撫11人。
類似的情況並不只發生在明朝。西漢時,丞相一職的平均任期也不長,平均四年多;東漢時,“三公”(古代最顯貴的三個官職太師、太傅、太保)的平均任期還不到兩年半。
為“公家”服務的師爺、衙役等基層公務人員,朝廷是不管的。
說古代“公務員”捧的是“瓷飯碗”,重要的還不是指上述“通過讀書考試或其他途徑”成為朝廷命官這個群體,因為此群體數量在古代實在太少。
2、各朝代如何對待離退休“幹部”
秦漢時期:休官停俸沒工齡
秦漢時代,凡任公職、吃財政者,通稱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別無脫離職務的身份和權益。當時的講法叫“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近似現在人們幫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喪生病、任滿更替、罷免辭官等各種緣故退休,老板和雇員的關系即告解除。那么往往就會變成“三無”了。
一無退休金。就是無論原先俸祿多少,只要離開職位,一律停發俸祿(除非有皇帝特詔照顧)。譬如漢朝俸祿本來就薄,俸祿低或負擔重的人積蓄不易,所以不少官吏一旦休官停俸,就要另覓生計。
二無工齡。就是除了曾任二千石(郡守的通稱)以上高官者在休官以後重新出仕時,可授予“比六百石”職位以示優惠外,其他二千石以下的休官者,如果再當官,都得回到起跑線,和新任菜鳥官員一起競爭。總之,既沒有可以保留的幹部身份,也沒有可以累計的連續工齡。
三無餘蔭。就是“人走茶涼”,在職時候的特權和影響,就此一筆勾銷。
朝廷要官都沒有失業保障、沒有連續工齡,也沒有情義體恤,官階更小的官員自然待遇就更差了:二千石“時有纖微之過者,必見斥罷”,中低層官吏,則有“司隸、部刺史”等紀檢官員隨時“察過悉劾,發揚陰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就是動不動便會打碎了飯碗。
唐宋時期:工資減半,官邸上交
自隋唐開始,官、職分離,所謂休官,其實只是休職,就是由於奔喪、病傷、候選、罷免、離任、致仕等各種緣故,脫離了能行使一定權力的職位(或差使)而已,但代表個人資格權利的官員身份依然存在。
換句話說,秦漢魏晉的“公務員”休官以後就是平民(原有貴族身份者例外)。從隋唐開始,“公務員”休官以後依舊是官,在許多方面享有老百姓企望不及的特權:比如涉及訴訟時可以不在公庭拋頭露面,犯罪了可以用官告抵刑,又如住宅廳堂可以有幾間幾架,車輿騎乘可以怎樣裝飾,衣冠可以穿什么樣式和顏色,乃至死後可以按什么規格辦喪事、起墳墓,都可以根據官資高低采取與級別相應的排場。雖然說費用都需自掏腰包,但對比布衣即使有錢也不得僭越的種種禁限,“官有常尊”的身份意義就彌足珍貴了。
此外,從唐代後期起,退休的官員無論級別高低,都可以享受“半俸”養老,更是過去連做夢也想不到的。但盡管如此,唐宋時休官的實際含義,也不止是失去了在某個職位上行使權力以及支領全額官俸的特權,還有很重要的一項——房屋居住權。
古代官員授職有回避原則,就是不許在原籍或有家族產業的地方任職,所以當時的公務員如果經常在職的話,就得到處宦遊。一方面少有時間精力在原籍營建房產之類,另一方面無論到哪兒工作,總有條件優越的官邸供你和家屬居住。
可是一旦休官,馬上就得搬出官邸讓給繼任者。而且往後定居何處還有限制,比如南宋規定,凡各級地方政府官員休官後,三年內不許在任職地居住,倘在當地有親屬,或置有財產,三年以後也不許居住,違反者處一年徒刑。所以若要盤點休官所帶來的實際損失,迫在眉睫的就是再也不能繼續居住設備齊全的官邸了。
唐玄宗登基後,前朝宰相李日知瞞著家人向朝廷提出辭職申請,待皇帝批准下來,回家後即命家人整理行裝,馬上搬出官邸,移居鄉村住宅。夫人驚問何故,他說他已經退休了。夫人大怒:“家產屢空,子弟名宦未立,何為遽辭職也?”
宋仁宗時做過宰相的杜衍,因為一生“不殖私產”,退休後,連遷居鄉間住宅的退路也沒有,只好長期借居南京(今河南商丘)車院(教習馭車技藝的單位,近似後世的駕校),直到去世,“第室卑陋,才數十楹,居之裕如也”。
宰相尚且不能占住官邸,其他休官者當然更得靠自己設法解決居住問題。蘇轍退居許州後,眼看李方叔起蓋新居,羨慕不已,“我年七十無住宅,斤斧登登亂朝夕……不如君家得眾力,咄嗟便了三十間”。於是他決心蓋房,享受一下老有所居之福,“平生未有三間屋,今歲初成百步廊”。不過心願滿足了,一生積蓄也耗盡了,於是又自責“我老不自量”,到了這把年紀還來做房奴。
3、各國公務員待遇大比價
英國:公務員跌入20大厭惡職業榜
英國於1870年便確立以公開考試選拔國家公務員的制度。作為公務員考試制度的鼻祖,英國公務員考試的現狀是什么?
曾參加英國“國考”的蒂莫西拜爾說:英國大學生並不熱衷報考公務員。公務員甚至跌入英國二十大厭惡職業榜。參加英國公務員考試的條件非常高,必須是大學畢業,最好是名牌大學畢業生。還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他當時還是碩士生,考官對他不太滿意。同時,對考生的表達能力要求也很高,因為考試的很大一部分是與考官、其他考生面對面的討論。
另外,如果拜爾達到考試標准,他還要面臨“馬拉松”式的漫長考試。拜爾當時一共經曆三輪考試,分別是寫論文、能力測試和最後的決選。其中能力測試一共考了5個小時。
拜爾說英國人報考公務員也要看福利,英國公務員工資比社會平均水平要低。因此公務員在英國並不是一個“金飯碗”,雖然很多精英還是選擇考公務員,然後進入政界。在英國,首先公務員考試很難,公務員還鬧出很多醜聞,亂花納稅人的錢,很不受人待見。另外,金融危機,政府經常對公務員裁員,這工作也不像原來那樣穩定了。
俄羅斯:“國考”熱曾引得總統擔憂
連線俄羅斯學者拉麗莎斯米爾諾娃解讀俄羅斯的“公務員熱”,她畢業於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以及法國行政管理學院,曾經在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工作。據俄羅斯2011年的民調顯示,公務員在最熱門職業排行榜中高居首位,42%的民眾認為國家公務員是“最具吸引力的職業”。愈演愈烈的“公務員熱”直接導致一些高等院校“國家管理”和“公共事務管理”等與公務員相關專業的火爆。2011年7月14日,“公務員熱”曾讓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擔憂地說:“我們國家的青年特別想當官。這讓我很不安。青年熱衷於成為公務員,因為這是快速致富的手段--腐敗。”
美國:公務員工資不高待遇好
如果把美國的公務員和私企勞動者放在同酬的角度來比較 ,由於美國的法律規定公務員的工資不得高於私企,所以基本上公務員的工資標准的制定,由於牽扯以往的私企標准,在制度上來說, 確實是公務員的工資不會高於私企工資,但是同時,美國聯邦政府有大概300多萬人,比較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大多數聯邦公務員的年收入在13萬到15萬美元之間。
放眼整個美國,公務員處於中等收入階層,而且對於政府來說,中外比較相似,基本上不受經濟周期波動性的影響,所以相對私企雇主來說,非常大的優勢就是公務員薪資會比較穩定。 聯邦政府公務員福利比較豐厚,也涉及到生老病死的各個方面,而且就業穩定性比較高,雖然薪酬不高,但是基本上相對其他行業,還是有一定比較優勢,比如公務員剛入行的話,可以受到比較優惠的福利,用於醫療費、健康保險、休假、人壽保險、護理保險、退休計劃等,其中長期的互利保險又涵蓋了公務員本人,還有他的父母、配偶以及子女,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照顧。
巴西:公務員高薪、高福利
巴西的公務員集高薪、高福利、穩定於一身,在拉美工作的新華社記者劉莉莉說,在巴西當公務員是一件非常美的差事。
在拉美國家公務員待遇不錯,以巴西為例,公務員錄用體系比較像中國,以國家考試為主,以單位負責個別聘用為輔,國家考試一般提前數月公布考試范圍,錄取名額以及崗位待遇,考試結果比較透明,任何人都有權查詢,媒體也會監督。在巴西公務員考試競爭比較激烈,很多考生參加考試前都要花重金參加補習班,例如在大學教師和國家部委公務員兩種職業中,很多人會選擇當公務員。因為巴西大學教授比較清貧,月薪只有幾千塊錢,但以律師資格或事務官資格進入公務員體系,起酬就是一萬多,工作幾年後加上各種福利和補貼月薪兩萬不成問題。
法國:公務員的補貼不少於25種
法國在校大學生有231萬人,每年畢業後報考公務員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法國民眾對公務員的各種優等待遇產生憤慨,認為公務員只拿錢不幹活。
來自法國阿利耶大學化學專業大二的茱莉說,她的父親是一名公務員,職業是警察,母親是一位全職太太。她畢業後打算報考公務員。她說,“在法國考公務員確實很熱,報考的人很多,考題也很難。還有一年我就畢業了,我想成為一名公立學校的老師,除有很多時間可以陪家人,我還想像爸爸一樣擁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補貼',像服裝補貼、衣物丟失補貼等。”
茱莉安說:“公務員是個法國人非常向往的職業,就是'鐵飯碗',雖然收入不高,但每年可領13個月的工資,還享受著不少於25種的各類補貼。”
澳大利亞:公務員要從合同工做起
澳大利亞商人麥克介紹,澳大利亞的公務員必須是澳公民或者有永久居留權的人。公務員職位都是公開招聘,招考制度和條件十分苛刻,在人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都有嚴格要求。
麥克說:“應屆生不能應聘公務員。應聘公務員需要工作經驗,特別是社區福利工作經驗。所以很多公務員年紀都比較大,都是35歲以上的樣子。另外應聘公務員的人多是有一定經濟基礎比較富有的人。許多政府部門的公務員最開始都是合同工,不享受養老保險等特殊待遇,如果有空缺才可以應聘轉正。”
澳大利亞的公務員是終身制的。除非你犯法和極大錯誤,否則是不會被辭退的。澳公務員收入穩定,工作也不累,許多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養老金、交通補貼等各種福利都很好,還享有很多帶薪年假。一個普通的公務員年薪大概9萬~15萬澳幣,而澳普通民眾年收入大概5萬~7萬澳幣。但公務員沒有什么權利,也沒什么腐敗的機會。
亞洲待遇好,歐美法紀嚴
公務員在韓國也被稱做“神的職業”,因為公務員職業穩定還有良好的社會保障和退休制度。公務員考試與司法考試和外務(外交)考試並稱韓國三大熱門考試。以2010年為例,韓國報考公務員(中央直屬部門)的錄取比例為1100∶1。
泰國年輕人報考公務員熱度也不小,前不久,曼穀市政府招聘79名新公務員,結果有6.7萬名大學生報名。泰國的情況和中國差不多,雖然私人公司工資會略高,但公務員的福利待遇則明顯要好,可以享受免費醫保。“亞洲官場文化盛行,其文化中對權力的崇拜很深,這和傳統上亞洲國家政府職能范圍廣、權力大很有關系。”法新社稱,在民間和社會上,“當公務員等於擁有特殊地位和特權”,人們憎惡腐敗現象,痛恨官僚作風和以權謀私,但這種憎惡並非單純不滿或鄙夷,而帶有羨慕、嫉妒的潛意識。
在歐美,公務員並非是年輕人喜歡的職業,究其原因,無外乎有三個:待遇差,油水少,法紀嚴。
歐美國家普通公務員的工資水平一點也不誘人。有人通過對183個國家工資制度的研究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國外的公務員工資與其本國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基本持平,不少國家的公務員工資甚至低於全國平均工資。
希臘碼頭工人的月工資為8000歐元,資曆老點的甚至高達10000歐元,每年領取14個月的工資,收入與部長相當。
歐美國家年輕人不熱衷於“國考”,關鍵在於政府對公務員操守都要求很高,同時還要接受公眾的監督,特權尋租的空間和各種隱性好處被盡可能堵住,一旦被發現將面臨最嚴厲的懲罰。
芬蘭法律規定,公務員接受超過規定標准的禮品、宴請、旅遊或榮譽頭銜均視為受賄,處以罰款和4年監禁,且終生不得擔任公職。
不少國家把貪汙受賄和盜竊歸於同一罪名,對公務員的懲處要嚴於百姓。德國對公務員的量刑要比百姓高出一倍;加拿大對公務員的量刑要比百姓高出0.4倍。
文章來源:新華社、人民網 、中國廣播網、《南京日報》、《長沙晚報》、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