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滙豐會脫英回亞嗎?

2015-04-30
来源:香港商报

   凌昆

 
  最近滙豐集團有重要宣布﹕正研究在新經營形勢下何處是最佳的總部選址。言下之意是考慮遷冊離開英國。一般估計如滙豐脫英只會回到亞洲,而香港自然成為首選註冊地之一。目前仍無法判定滙豐是否真要脫英,但其宣布已如一石激起千重浪,不單已發生影響力,其背後的意義更值得研究。
 
  遷冊傳聞使股價大升
 
  在上述宣布後又傳出了滙豐要出售英國的零售業務,如是不單是遷冊,連業務也收縮,更反證了確有遷冊之心。何況上述兩消息傳出後滙豐股價大升,一改之前死氣沉沉的困境,乃近年少見的旺氣。這表示市場完全支持脫英之舉,對滙豐走上新路向自有鼓勵作用。滙豐自90年代遷英後,只約20年又為何要脫英?當中自涉及廿年間世界、英國以及銀行業的巨變,時移勢易給滙豐之再遷冊提供了客觀需要。
 
  首先是監管問題。金融海嘯後歐美各國均對金融業加強監管,英國尤為積極且加收了銀行稅,稅收更是按在英註冊銀行的全體資產負債表收取,故涵蓋英國之外的業務。這對滙豐一類英國業務佔總體比重不高的跨國銀行來說尤為不利,要擔負不恰當的高稅負。為此目前約每年交10億美元,但之後估計會上升至18億。若工黨在不日的大選中上臺,預料還會增至超過20億,且還會有限制高層回報等其他新規定。對這些重負,不論高管還是投資者均表不滿,故自然思遷。遷後有估計可減負三分之二,如報道屬實滙豐再減在英業務,則減得更多,也正因此股價大升。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令滙豐考慮遷冊,包括﹕一、拆細壓力。許多英國及西方評論均指滙豐等銀行「大到不能管理」(too big to manage),而滙豐高層則力拒拆細。二、英國經濟及政治前景日趨不明朗,如滙豐高層便曾指英國脫歐的傾向會影響倫敦的金融中心功能。當年滙豐遷出香港便是因為前景不明朗,現時對英國也有類似憂慮。三、滙豐的業務、資產及利潤等均來自亞洲,在英國難作遙距監管。例如去年按稅前利潤計,約七成八來自亞洲。在這業務的地理分布背後,還隱含了當前國際形勢的歷史性變化,就是亞洲的新興經濟地區冒起。
 
  浪子回頭是好事
 
  滙豐本來就在中國的上海及香港創立,並在香港成長後走向世界,想成為世界性銀行(global bank)。當時便曾寄望亞歐美三大地區的業務走向較均衡的發展,並形成三足鼎立的狀態。為配合此種全球化又進行了「去香港化」的動作,例如把原來的名稱抽象化為HSBC的簡號。以當時香港的行將回歸及國際形勢,這些行動未必不恰當,何況由香港走向世界也是合理甚至必然的商業抉擇。
 
  但20年來世局大變,令人有滄海桑田之感。一方面是亞洲尤其中國正急速崛起,而香港回歸後保持了繁榮安定,並經歷了幾次風暴的考驗。另方面是歐美在金融海嘯後政經形勢急速下滑,歐洲及英國的情況更覺風雨飄搖。在這歷史性大潮下良禽擇木而棲,滙豐轉一圈由脫亞入英到脫英回亞,自屬明智之舉。何況商界本就應是機會主義者,而歷史大潮更是威力無窮,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因此,銀行業如其他行業一樣都要適應大局的轉變,而滙豐只是一個較為突出的例子。在稅務重負下,另一家跨國銀行渣打也在考慮「脫英」,且也很可能同是「回亞」。滙豐的最新年會報告中,便提到了要適應世界當前的一些重大新趨勢,當中包括新興經濟特別是亞洲及中國正大量投資於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銀行界必須把握這些機遇。言下之意是滙豐今後的業務擴展潛力重點還是在亞洲及中國,如是則「回亞」更順理成章。
 
  香港政府在這事上迅即表態,其快速反應值得一讚。金管局表示會與滙豐跟進相關研究,並指由於滙豐是本港最大銀行並有深厚淵源,故如滙豐把總部遷回香港,金管局會持「正面態度」。滙豐如浪子回頭對雙方都是好事,能否實現則可拭目觀之。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