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Secret死了:匿名社交還能走多遠?

2015-05-07
来源:新浪科技

  趙陳婷

  這一次英雄末路的是曾在海外市場大熱的匿名社交軟件——Secret(中文名為秘密)。

  “Secret未能展現我當初成立這家公司時所構想的願景,因此我認為,對我個人、我們的投資方和整個工作團隊而言,關閉Secret都是一個正確的決定。”Secret首席執行官大衛·比特洛(DavidByttow)說。

  只不過,正是這樣一個怎么看都是正確的決定再次點燃了對匿名社交應用原罪“負能量”的聲討。

  當“秘密”們讓人們恨之入骨又欲罷不能、挑戰著人們的底線和法律道德邊界時,匿名社交究竟還能走多遠?

  模仿者眾未能成長

  和大多數曾經的明星App一樣,Secret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產品也以驚人的速度走過了短暫產品的一生。

  DavidByttow是Google前員工,他良好的人脈使得這款App在上線一周的時間裏在矽穀廣泛傳播。

  去年年初上線後,Secret最風光的時候曾一度攀升至AppStore美區社交榜第15名、總榜第130名的位置。上線兩個月後,這款應用除了收獲了一堆質疑外,還收獲了1000萬美元投資。此後,Secret又經過了幾輪融資,總共融資3500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Secret拿到B輪2500萬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聯創策源基金成功地擠進了這一輪並且成為其唯一的中國投資者。

  在Sercet正式進軍中國的時候,聯創策源基金也出了一把力,幫助Secret在中國組建團隊入華。

  而這背後,在Secret入華之前,諸多中國匿名社交模仿者早已先行一步。

  去年5月,多玩遊戲網旗下的“私密圈”、前啪啪核心團隊打造的“呵呵”等應用早已先後宣布上線。

  作為Secret在華的第一個模仿者,由無覓團隊打造的“秘密”早在去年4月份上線首日就躥升至社交應用榜第一名。在AppStore停留了30多天下架後,“秘密”在去年5月20日重新出現在AppStore下載列表中,不過名字改為“無秘”。

  有意思的是,在一開始,Secret團隊實際上有過和無覓團隊合作的想法。“我們知道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很不一樣,我明白一定要有團隊在那兒,我們並不介意和中國的‘秘密’團隊展開合作。”DavidByttow這樣解釋道。

  為此他還專門找人作為中間人向“無秘”創始人林承仁傳達善意。但很快,中間人告訴他“秘密”團隊拒絕與Secret對話的消息。

  而Secret中國版最終是以授權運營的模式運營入華,除了Secret和聯創策源基金,參與共同運營的還有早前風靡一時的遊戲瘋狂猜圖的團隊。

  然而,這樣一個頗為接地氣的模式並沒有給Secret在中國的表現帶來多少驚喜。

  2014年的後幾個月,Secret在全球諸多地區面臨著增長無力、活躍度下滑的困擾。

  去年的聖誕節前夕Secret被寄予厚望的改版依然沒有帶來起色。這個與主打校園的匿名社交軟件YIKYAK高度神似,以基於文本的聊天平台這一形式重新推出的新版本上線兩周以後,數據表現非常一般。

  DavidByttow對於Secret關閉給出的解釋是:“我認為我們在推動Secret的成長方面未能取得成功。”

  在林承仁看來,Secret太過迅速的國際化布局是導致其失敗的原因之一。“在其海外擴張的路上‘專心搞對手’,急於擴張的Secret中國產品根基並沒有打好。”

  按照DavidByttow公布的信息,Secret融資中的所剩資金將返還給投資方。“此後的幾周,我將花時間盡可能地讓‘秘密’優雅謝幕。團隊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轉向了其他振奮人心的機會,我會貢獻出自己大部分的時間來幫助核心團隊尋找他們的下一個角色。”

  匿名社交負能量?

  朋友圈對於Secret宣布關張的消息是立馬有人叫好,痛批這種放大人性醜惡面又負能量的產品。

  不過,林承仁並不認為“Secret最終失敗是因為這種應用內傳播的負能量太多……事實並非如此”。

  其實,傳聞Secret的誕生是源自一個美麗的初衷,Secret的合夥人之一當時特別喜歡一個姑娘,但是又不敢開口,害怕被拒絕之後的尷尬,於是開發了這樣一個App來向心愛的姑娘告白。

  如果你發表一個秘密,你的朋友會看到這個匿名秘密,並且知道是他們認識的人發表,但無法知道作者是誰。“秘密”似乎給在社交上天生羞澀的國人一個脫下面具、對真實朋友們說真話的機會。

  只不過,Secret這種匿名的熟人社交一開始就爆發得難以控制。於是,面對大量涉及隱私、色情,甚至是惡意中傷的內容時,有人說它讓人變得更真實,但也有人發出了“激發人性惡的一面”的質疑聲。

  在Secret宣布關門大吉的同一天,同樣定位匿名社交應用的Whisper中國公司給各大媒體群發了一條新總裁MarkTroughton上任的消息。

  一時間,“一邊關門謝客,一邊意氣風發”的差異感由此產生。

  只不過,來自第三方平台的數據顯示,Whisper在多國的AppStore排名數據,從去年到今年也呈緩慢的下滑趨勢。

  “在Secret等應用出現之前,匿名社交的需求就一直存在。漂流瓶、樹洞、匿名BBS都是此類需求的傳統形式。”多玩旗下私密圈運營負責人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半熟人社交”這種夾在熟人社交和匿名社交之間的形式,以基於手機通訊錄的方式表現出來,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有人這樣調侃朋友圈和秘密的差距。在朋友圈裏,某人發的狀態是“還是寶馬5系開著舒服,是時候和我那輛奧迪A4說拜拜了!”而在Secret裏,他可能是“一早醒來,我身上就背負著各種車貸房貸,壓力好大,活著好累!”

  這樣一個基於朋友圈的匿名社交應用被認同的價值在於提供了一個地方——依然是一群朋友在聊天,但彼此戴著面具,無法確認具體身份,這時大家就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而不用擔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一開始是“公司某人是什么樣的?想去跳槽的公司薪水多少”,到對暗戀對象大膽表白。隨著匿名用戶尺度開始放大,行業職場圈子中小有名氣的人成為議論對象,“秘密”們的內容也開始涉及到職業操守、生活作風的負面信息。

  對此,有用戶表示,隨著這些低俗及負能量內容逐日增多,“秘密”們可能會走向失控。

  “當秘密的內容不再是來自於人內心真實的聲音時,就偏離了產品定位,由一個吐露真情實感的地方變成一個信息垃圾場。用戶無法判定在這個圈子裏吐槽的內容是否真實,過多虛假、捕風捉影的內容會使得娛樂性下降,無法保證社交性應用的黏合性,這樣的應用很難走得遠。”一位社交應用創始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