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中俄倡议“一带一路”携手欧亚经济联盟

2015-05-15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二者對接意義深遠,優勢互補創巨大合作空間。
 
  繼4月出訪巴基斯坦和參加萬隆會議之后,近日,習近平主席今年第二次出訪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三國,這也是領導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又一次重要舉措。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同時,由中俄兩國分別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與歐亞經濟聯盟戰略的對接,也成為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的重要成果。
 
  5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后,雙方共同簽署并發表了《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
 
  根據聯合聲明,雙方努力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相對接,確保地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維護地區和平與發展。雙方支持啟動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一體化的對話機制,并將推動在雙方專家學者參與下就開辟共同經濟空間開展協作進行討論。
 
  陪同習近平主席訪俄的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莫斯科會見歐亞經濟委員會貿易委員斯列普涅夫時表示,中國將通過即將啟動的經貿合作伙伴關系協定談判,與歐亞經濟聯盟建立貿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最終與后者建立自貿區。會見后,高虎城與斯列普涅夫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歐亞經濟委員會關于啟動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伙伴協定的聯合聲明》。
 
  對接是發展使然
 
  據了解,歐亞經濟聯盟2015年1月1日正式啟動。從當天起,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三國公民在歐亞經濟聯盟任何一國就業不再需要獲得專門的工作許可。歐亞經濟聯盟的前身是俄、白、哈三國建立的關稅同盟。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國總統簽署《歐亞經濟聯盟條約》。根據條約,歐亞經濟聯盟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實現聯盟內部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推行協調一致的經濟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習近平主席出訪的其他兩國,哈薩克斯坦及白俄羅斯,都是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的成員。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歐亞經濟聯盟目前有5個成員,除了俄白哈三國,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也是成員。塔吉克斯坦目前是該聯盟的候選國。
 
  中國長期以來就與上述三國政府有著良好的外交關系,以及較好的經貿合作環境。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分別進口貨物415.6億美元、97.0億美元和7.4億美元,中國對三國的出口貨物分別為536.9億美元、127.2億美元和11.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2%、1.4%和27.4%。
 
  中國企業在2013年對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的投資流量分別為10.2億美元、8.1億美元和2718萬美元;完成營業額分別為13.7億美元、29.2億美元和16.5億美元;2013年末在外人數分別為1.5萬人、6109人和1598人。
 
  這無疑為“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和后續項目合作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作為首個與歐亞經濟聯盟探討合作的大國,中國具有時間優勢。加快推動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的經貿合作協定有助于為市場要素的跨境流動創造更好的條件,在雙邊貿易、雙向投資、資金和人員跨境流動上為各方創造更好的平臺和更多機會。
 
  “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也好,亞投行也好,都是秉持著開放包容的理念,所以,中國不僅愿意與‘一帶一路’沿線的各種區域聯盟達成協議,而且中國彰顯出了大國責任,拿出400億美元的真金白銀成立絲路基金來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她認為,中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點是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加強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加強政府間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才能達成合作新共識。而“一帶一路”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是齊頭并進式的建設,需要逐步推進。
 
  “中國目前與該聯盟的關系更加成熟,因此會先達成相關的合作協議。”劉英說道。
 
  對中俄兩國有重要意義
 
  有趣的是,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初,很多俄羅斯國內學者是抱著非常謹慎的態度進行觀望的。俄羅斯作為主導歐亞經濟聯盟的國家,如今卻一改往常謹慎的姿態,與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又是出于怎樣的考量和原因?
 
  對此劉英認為,俄羅斯態度轉變的原因主要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從外因來看,由于烏克蘭危機對于俄羅斯的封鎖造成俄羅斯主動轉向亞洲。從內因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尤其是俄羅斯主導產業以來的國際油價的持續低迷,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中俄兩國經濟實力近年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與此同時,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以及中國倡導成立的包括金磚銀行、亞投行的成立,這些都給俄羅斯帶來了合作機會。
 
  她同時指出,“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有重要的意義,既可以促進歐亞經濟聯盟的發展,也有助于促進共同推動建設“一帶一路”。
 
  此外,兩者的對接對于中俄在中央歐亞地區的發展是一個突破。對于中國和俄羅斯而言,歐亞經濟聯盟目前的成員國均處于“一帶一路”上,因此,“一帶一路”對接歐亞經濟聯盟,可以推動與這些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對于推動“一帶一路”五通的建設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由于此協定所涉及的各方,經濟上都有很強的互補性,因此,對于各方經濟實力的提高和比較優勢的發揮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劉英告訴記者。
 
  對此,俄媒及俄學者也持積極態度。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在俄羅斯觀察家看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的對接,是“自俄羅斯政治經濟‘向東看’以來意義最為重大的中俄合作文件”。
 
  記者了解到,我國目前對能源需求巨大,而歐亞經濟聯盟的成員國多以石油、天然氣能源作為與中國合作的主要項目。
 
  繼5月初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建設方案得到普京批準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中石油此次又確認了西線供氣的原則條件。在哈薩克斯坦,中哈石油管道是連通兩國的“黑色動脈”。
 
  據哈媒報道稱,2014年中石油和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1.5億美元的石油天然氣設施項目。哈薩克斯坦此次還與中國公司共同部署20余項合作項目,其中絕大多數是關于能源領域的。
 
  在白俄羅斯,被譽為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工業園中白工業園正悄然起步。據悉,該產業園中,中方將占股60%;白方將占股40%。該產業園將聚焦生物醫藥、電子通信科技、高端制造等領域。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對入園頗感興趣。
 
  去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哈薩克斯坦時,就曾鼓勵中國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企業走進哈薩克斯坦。目前,中哈產能合作已達成28項協議,投資總額達230億美元。在俄羅斯,中俄在高鐵、航天、造紙、水泥制造等領域均已達成合作共識,雙邊貿易額有望創新高。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每一步,都有利于推動建成連接歐洲與亞洲生產和消費能力的快速通道,使得包括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等國在內的地區更快更好地融入國際交換體系中并獲得更多的發展紅利。
 
  既然“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有著極強的互補性,對于各國來說是合作共贏的,那么未來合作的前景如何?
 
  未來合作空間巨大
 
  “‘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合作空間非常廣闊。”劉英對此充滿信心。
 
  她認為,一方面“一帶一路”首先秉承的是開放包容的理念,并不是要開啟全新的合作空間,而是要在與現有各種合作條件的基礎上,同時尋找新的、更大的機會,并促進合作的產生。而中國與歐亞聯盟各成員國在經貿領域更多的是互補協作,而不是相互競爭的關系。
 
  另一方面,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在能源上有互補關系,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以及歐亞經濟聯盟各國,都是地域遼闊、能源產業和重工業相對實力較強;哈薩克斯坦的采礦業和加工工業比較集中;白俄羅斯則在機械制造業、化學和石化工業等領域力量較強。而中國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制造國,又有著非常強大的民生工業和市場。
 
  同時,作為首個與歐亞經濟聯盟探討合作的大國,中國享有先發優勢。不僅為市場各種要素的跨境流動創造更好的條件,而且在雙邊及多邊貿易、雙向及多邊投資以及資金和人員跨境流動上為各方創造更好的平臺和更多機會。
 
  “更為重要的是,制度性經貿協定的安排會以更為明確的方式提升貿易的便利化,為解決企業投資過程中的進入壁壘和其他障礙提供解決問題的渠道,通過明確的爭端解決機制維護相關方利益,促進市場競爭的良性有序。”劉英告訴記者。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鐵路、公路、通信等成本巨大但效益明顯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會因為政府的‘背書’而更具吸引力,而信息流動、物流效率的提升反過來又會對經貿活動產生促進作用。”她補充道。
 
  對于“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的前景,中俄學者普遍持積極態度。同時有學者建議,二者在后續對接過程中,需要雙方更多的投入,更耐心的對話。
 
  對此,有俄羅斯學者指出,俄加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可能需要“路線圖”,因為這是一個宏偉的項目,有許多組成內容,包括交通、物流、石油天然氣管道等,需要一整套規劃來加以實施。
 

  萬事開頭難,“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實現對接,成功邁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只要穩步推進具體項目,落實建設細則,雙方必然能夠在溝通交流中實現互聯互通和合作共贏,而此次“一帶一路”倡議成功的對接,也將起到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