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公立醫院改革再出新政 重新給醫生“定價”

2015-05-18
来源:

  王悅

  公立醫院的改革嘗試再進一步。

  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指出通過外部治理以及內部管理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將成為工作重點,改革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進一步降低個人衛生支出。

  醫生是整個醫療體系核心的資源,但此前這個關鍵群體的價值卻被大大低估。此次公立醫院改革或許能夠改善醫生群體的處境。

  醫生“出院”

  《意見》指出,將建立高效的政府辦醫體制,落實公立醫院自主權,強化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完善相關的考核評價體制以及監督機制。在該指導意見下,長期被抑制的公立醫院服務人員、醫生待遇有望得到大幅改進。

  公立醫院醫生待遇欠佳被直指為“以藥養醫”、“醫療腐敗”的根本原因,而最近幾年在民營醫院的高薪邀請下,不少公立醫院的醫生也開始嘗試通過其他途徑來實現自我價值。不少如“張強醫生”集團的新型醫生組織誕生,這些在公立醫院已有一定聲譽的醫生通過與民營醫院合作等多種方式來運營。

  除此之外,“多點執醫”政策的試點也為提升醫生待遇提供了可能,但現狀并不容樂觀。以浙江為例,根據政策,自2012年2月1日,該省各大醫院副高級職稱以上的醫生,不用跳槽,就允許去民營醫院執業行醫。但一年后在相關衛生機構登記“兼職”的醫生數量卻僅為44人。

  “談了幾位在大醫院工作的醫生,我們雙方已經基本達成了一致,充分利用專家休息時間來這里坐診和開刀,可最后都卡在醫院‘不鼓勵’,不了了之。現在,醫生基本上是用會診的形式,臨時來客串一下。”一位民營醫院的院長告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實際上,包括去年建成開業的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在內,“多點執醫”的政策落實并不容易,專家出“院”,公立醫院并不愿意,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公立醫院并不愿核心醫療資源外流。

  在此前提下,以公立醫院為核心的醫生薪酬制度改革便成為了關切重點。此次《意見》明確指出具體落實方式:根據醫療行業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等特點,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快研究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改革方案,著力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合理確定醫務人員收入水平,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完善績效工資制度,公立醫院通過科學的績效考核自助進行收入分配,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干、關鍵崗位以及支援基層和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合理拉開差距。

  破除以藥養醫

  此前3月30日,《關于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通知》中對縣級公立醫院的改革提出要求:縣級原則上只設1個縣辦綜合性醫院和1個中醫院,其余的將會轉身成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是引入社會資本共同經營,并提出發展遠程醫療設施,通過信息化手段解決病人“看病難”的問題。而在本次的《意見》中,進一步對城市公立醫院提出要求與之呼應:一方面通過分級轉診“下沉”三級醫院患者至一二級醫院,另一方面推進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手段,協助基層醫療的發展。

  “公立醫院改革從面上來看已經覆蓋1400多個縣,有12個省全部推行了公立改革。而且取消以藥補醫的機制,已經有三分之二的縣市實現。其實公立醫院的改革大家都清楚,它已經在我們新一輪改革中列為重中之重,無論是醫療保障制度還是醫療服務體系、公共衛生服務、藥品流通改革,進展非常快。”中國農工黨中央研究室副主任石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在本次《意見》中明確指出,將降低藥品和衛生材料收入的比重,合理調整提升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

  “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在流通領域出了這么多事,好多醫生開藥是帶回扣的,這樣的生產流通的情況,完全扭曲了醫生的行為。”石光表示。

  破除以藥補醫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在這一輪改革擴展到破除藥價背后的相關利益鏈條。在此之前,試點地區在降低藥占比上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主要集中表現為:帶量采購、量價掛鉤、全省統一配送,實行兩票制和醫務人員年薪制,總體來看都在不同程度上減少了公立醫院的藥占比。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