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
【香港商報網訊】5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開始訪華之旅。而莫迪的第一站是古城西安,并訪問了大慈恩寺,莫迪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參觀了大雄寶殿、大雁塔、玄奘三藏院,莫迪并留言西安大慈恩寺:「每一個印度人都認為高僧玄奘是一位偉大的修行者!」這座迄今已有近1400年歷史的古寺見證了中印兩個古老大國文化交流的歷程。始建於公元648年的大慈恩寺就是玄奘法師當年翻譯佛經的地方,而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是為了保存玄奘法師由印度帶回長安的經卷和佛祖而修建。
翻經院系玄奘譯經主要場所
一千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到古吉拉特邦取經,然后把佛經帶回中國,在西安傳經。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師表示:「大慈恩寺建好以后在648年,唐太宗李世民恭請玄奘法師入駐大慈恩寺,譯經弘法長達11年。玄奘法師是從長安到西域印度求法。佛教緣於印度,盛於中國。當時中國佛教的理論體系還不完善,他到印度求法的過程是完善中國佛法的過程,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在長安完成了佛教中國化,對整個世界佛教的發展產生了及其重要的影響。」
大慈恩寺內的翻經院是玄奘法師當年翻譯西域佛經的主要場所。經卷收藏在玄奘親自設計修建的大雁塔里。公元645年,玄奘法師從西域回到長安以后,馬上組織各地高僧100多人,著手翻譯佛經。為翻譯佛經,玄奘經常「三更暫眠,五更又起」。他這樣夜以繼日地工作了19年,譯出佛經74部、共1300多卷。公元664年2月,玄奘病逝於長安玉華宮內。后來,玄奘所譯佛經的原本在天竺散失了。玄奘的譯本就成為研究印度古代文化的珍貴史料。
大雁塔為保存經卷而修建
永徽三年(652年)3月,玄奘想在大慈恩寺端門之陽造一座高30丈的石塔,塔仿造的是印度樣式,共五層,高180尺,建成后每層塔中心都存放有舍利子,總共一萬左右。塔的上層以石為室。南面豎著兩塊石碑,一是太宗《大唐三藏聖教序》,一是高宗《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文由尚書右僕射褚遂良執筆書寫。后來,大雁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改建為七層。
大雁塔北面的玄奘三藏院,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和銅質坐像,殿內壁面布滿唐代高僧玄奘法師生平事蹟巨幅壁畫,為銅刻、木雕和石雕。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玄奘紀念館,供游人瞻仰參觀。聯合國教科文組來此參觀,譽玄奘三藏院為當代敦煌。
大慈恩寺門前新建的占地20多畝的以玄奘為主題的雁塔廣場,廣場中央臺座上,坐落著一尊高大的唐僧取經銅像,花壇錦簇,華燈成行,馬路寬闊,設施齊備。
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是為了保存玄奘法師由印度帶回長安的經卷和佛祖而修建。大雁塔是在印度佛塔的基礎上,融合了中國建築特點而建成的佛塔。在大雁塔的地宮里依然保存著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的8片貝葉經。這些珍貴的文物也向莫迪總理展示。
增勤法師說:「當時印度還沒有造紙術,沒有紙張,所有經文都寫在貝葉上,玄奘法師帶回經文,唯獨現在留下的就是這8片貝葉經,這是在中國保存最早的。見證玄奘法師求法的過程,同時也是緬懷玄奘法師的信物。」
莫迪:玄奘是偉大修行者
《西游記》在中國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名著,故事來自於唐代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度時,向印度總理莫迪贈送了一份特殊的國禮--《玄奘之路》史詩劇情紀錄片,并邀請莫迪在訪華時看看當年玄奘藏經譯經的地方。
在玄奘三藏院的般若堂,莫迪欣然在簽名簿上留言,用古吉拉特語滿滿地寫了三頁紙。古吉拉特語是印度西部古吉拉特人的語言,也用於孟買。使用人口有4600萬以上,世界排名23。源自梵語,形成於公元12世紀左右,是印巴國父甘地和真納的第一語言。
經過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等中印學者的接力翻譯,莫迪總理的留言如下:「印度的本質特性在於其精神文化。高僧玄奘通過佛陀的方式將和平、友愛和奉獻精神傳播給世界的大部分地區。每一個印度人都認為高僧玄奘是一位偉大的修行者。我非常榮幸,玄奘提到的阿難陁補羅,也就是今天的瓦德那嘎,是我出生的地方。根據玄奘的記載,那個地方在當時已經是佛教僧人的研修中心,今天我們已經在那里發現了一些佛教遺址。在玄奘的理解中,古吉拉特是獅子的土地,我認為這真正代表了印度的形象。我非常感謝尊敬的主席在百忙之中接待我參訪大慈恩寺這個神聖的地方。印度和中國是兩個精神遺產非常豐厚的國家,能夠給世界傳遞和平與友愛的思想。衷心感謝尊敬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