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三省曾經是中國工業和投資拉動型增長模式的樣板,但由於工業品需求放緩,目前該地區的經濟活動遭受了超乎常態的衝擊。
【香港商報網訊】中國從工業和投資拉動型增長模式轉向服務業和消費者支出驅動型增長模式將會有多難?英國《金融時報》旗下機構「中國投資參考」研究總監哈爾平稱,答案是非常難,如果中國東北地區的情況可作為參考的話。他的分析認為,在面臨舊經濟模式崩潰的同時,東北地區未能發展起新的增長引擎。中國需要時間發展新的增長引擎,但與此同時,也必須讓舊的經濟模式維持運轉,這主要是因為硬著陸將讓發展新的增長模式變得更加困難。
東三省Q1表現令人吃驚
中國的東北地區是中國工業和投資拉動型增長模式的樣板。2013年,工業增加值占到東北三省生產總值的43%,同時資本形成總額在東三省生產總值中占比高達65%。在經濟繁榮的那些年,這曾幫助東三省的生產總值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然而,現在由於工業品需求放緩和信貸收緊,東三省的經濟活動遭受了超乎常態的沖擊。今年第一季度,東三省生產總值增速降至3.4%。
以服務業為例。服務業不僅未能擴張、填補工業部門留下的缺口,反而和其他經濟部門一樣增長低迷。東三省的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增速去年下降1.8個百分點,遠遠超過全國0.2個百分點的降幅。更令人吃驚的是,該地區最近幾個月消費者支出急劇放緩。今年第一季度,該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長率從去年的12.1%下降至7.1%,遠低於中國其他地區錄得的10.9%同比增長率。
核心地區放緩必累外圍
為應對經濟放緩,中國政府呼吁地方政府加大基礎設施支出來幫助新興產業發展。但東北地區在這方面也是困難重重。隨著經濟放緩,稅收收入和地方政府收入也隨之下降,從而很難拿出錢來進行基礎設施投資。今年第一季度,東北地區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同比下降23.3%,基礎設施投資下降4.7%,而中國其他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則增長23.9%。
這些趨勢就其本身來說并不令人意外。隨著一個經濟體的核心地區增長放緩,其外圍地區同樣也會增長放緩。但它們揭示了有關中國向新經濟模式轉型的兩個往往被人們忽視的事實:第一,在新增長模式建立起來前廢除舊增長模式,會導致經濟硬著陸風險。東北地區就面臨這種情況。在傳統的工業和投資拉動型增長模式淡出的同時,沒有任何新的類似規模的增長模式代替其位置。第二,在經濟下行期間很難發展新的增長模式。在經濟蹣跚不前之際,東北地區根本不可能擴張服務業或增加消費者支出。事實證明,在經濟低迷期間同樣很難為新興產業投資融資。
政府新措非轉型失敗信號
大家很容易認為,東北三省只是中國面臨的挑戰的極端例子。畢竟,該地區受舊增長模式影響的程度遠遠超過其他地區。但并非只有東北地區出現新舊增長引擎一起放緩。那些今年第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放緩幅度最大的省份,同時也是工業產值增速下降最快的省份。
所有這些有助於解釋中國最近的政策舉措,這些舉措似乎日益致力於重振舊的增長引擎。銀行再次被鼓勵向地方政府融資工具發放貸款,同時樓市似乎出現了政策主導下的復蘇動向。這不是中國政府想要的結果,但它并不令人意外。而這也并非轉型努力失敗的信號,而是為了完成這一困難任務而采取的務實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