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英醞釀脫歐根源於身份不認同

2015-06-03
来源:香港商報

  自從卡梅倫成功連任首相后,英國如何處理與歐盟的關系,就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因卡梅倫早就承諾,如果成功連任,將於2017年舉行是否脫離歐盟的全民公投。雖然支持脫歐的國民很多,但理智一點的英國人其實都明白,脫歐對雙方來說都是個雙輸結局。如果脫離歐盟,英國不僅在外交上孤掌難鳴,而且經濟上也會失去很多機會。當然,對於歐盟來說也一樣,但畢竟歐盟的塊頭要比英國大得多,承受折騰的能力也比英國強得多。所以,對英國來說,理想的結局是歐盟通過修改盟約滿足英國的要求——如限制成員國之間的人口自由流動,4年內禁止外來移民領取福利等,然后英國繼續留在歐盟。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從上月28日起,卡梅倫開始對丹麥、法國、德國、波蘭等國進行訪問,試圖通過發動「魅力攻勢」,促使歐盟「修約」。雖然歐盟也非常希望留住英國,但越來越多的迹象表明,歐盟不會為此對歐盟條約的原則性條款動手術。有德媒稱,德法已達成「不修約」的秘密協定,確定歐盟條約的核心條款不會因為英國要挾而改變。果真如此,鑒於英國支持脫歐的民意一直不低,英國脫歐還真有可能成真。

  英歐關系是筆糊涂帳

  從直接原因上看,英國醞釀脫歐主要是經濟方面的——英國因衰落而導致國家性格趨於內向、保守,進而希望限制其他成員國國民到英國就業,并享受社會福利。但從深層說,英國的脫歐思潮源於國民對歐洲缺乏認同。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對歐盟政策有异議的成員國不止英國,為何其他國家都是以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像英國這樣以出走作要挾呢?

  說起來,英歐關系一直以來都是一筆糊涂帳,就連是否屬於歐洲這個最簡單問題,英國人也有不同看法。從地理上看,英國是一個孤懸於歐亞大陸之外的島國,英吉利海峽是二者的天然屏障。不要小看這道窄窄的海峽,正是它讓英國無數次遠離了歐洲大陸的戰火。遠的不說,二戰期間英國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并成為盟軍向德國發起反攻的重要基地,英吉利海峽的屏障作用非常關鍵。而英國之所以能夠在工業化時代的大部分時間里充當世界霸主,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也起了重要作用——島國不但為其提供了四通八達的海上通道,也令其遠離了歐洲大陸的恩怨情仇,從而得以專心搞建設。

  鼎盛時期的英國統治着世界1/4的人口,殖民地遍及世界五大洲,約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4。如此廣闊的版圖,使得英國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歐洲以外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而淡漠於歐洲大陸的事務。英國對於歐洲的態度,就是希望維持「均勢狀態」,不讓任何一國坐大。「均勢外交」和對歐洲大陸的「光榮孤立」政策,成為英國對歐外交的兩塊基石。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毫不諱言地說:「英國與歐洲在一起,但不屬於歐洲。」

  英美感情勝過英歐關系

  兩次世界大戰后,英國國力明顯衰落,再也不是昔日叱風雲的帝國了。但無論是英國的政治家,還是普通民眾,依然抱着「大英帝國」的幻覺不放,不願放弃對歐洲大陸「光榮孤立」的傳統。邱吉爾戰后提出并實施了「三環外交」。「三環」之中,英聯邦國家居於最核心一環,其次是美國、加拿大等英語國家及英聯邦自治領,第三環才是歐洲。就民間而言,英國人對英語國家特別是美國的親切感,明顯高於歐洲。幾年前的一項民調顯示,德國、法國和波蘭人民被要求列出他們最親密的盟友時,大部分人都列出了其他歐洲國家。但33%的英國人認為他們最親密的盟友是美國,31%的人選擇了澳洲,23%選擇了加拿大。

  既然對自己的歐洲身份缺乏認同,再加上不滿歐盟政策,想從中出走也就不難理解了。實際上,考慮到當年英國加入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時就曾患得患失,幾經猶豫,如今醞釀脫歐也實在不值得大驚小怪。

  香港商報評論員 余永勝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