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軍調查打破舊觀念
父親節新思維 遊戲益增兩代情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周偉立報道:古語有云:勤有功,戲無益。不少家長將督促子女學習列為首要任務,跟孩子玩耍則放在次位。救世軍父親網絡Father.COME於昨日父親節公布的調查結果發現,近三成父母贊同「勤有功,戲無益」,從而減少與子女玩耍的時間,但這并不代表他們的孩子更加勤力用功。機構指出,很多研究證實游戲有正面的功能,因此「戲無益」并非事實,建議家長可嘗試將「電玩」成為與子女之間的互動媒介,促進關系和減壓之餘,達至均衡發展。
減玩耍時間未見更勤力
救世軍父親網絡Father.COME於今年4至5月,訪問了150位家長,贊同「勤有功,戲無益」的爸爸(37.1%)較媽媽(22.4%)多出近一成半;愈同意「戲無益」的家長會減少與子女玩耍的時間,但原來這并不代表他們的孩子更加勤力用功;其子女卻因玩耍時間少,投放在功課上的時間也少。
救世軍亦發現,孩子在上學日的平均玩耍時數是87分鐘,非上學日為158.9分鐘,孩子的玩耍時間是足夠,關鍵是如何有效地運用玩耍時間,協助子女從游戲中成長。
減壓之餘達至均衡發展
救世軍柴灣青少年綜合服務助理高級主任張汝照表示,調查中,父母均認為「電玩」是子女最喜歡的游戲,故鼓勵家長,特別是父親,可以嘗試將「電玩」成為與子女之間的互動媒介。如何利用「電玩」去促進親子關系是重要的課題,希望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回應子女對親子游戲的期望;同時家長與孩子游戲的種類要多樣化,促進關系和減壓之餘,達至均衡發展。
游戲中學習成績漸進步
林先生的兒子就讀小四時,成績突然大倒退,跌至全級榜尾位置。他和太太頓時緊張起來,出力催谷兒子,更經常向兒子強調學業的重要,但始終成績未見進步,親子關系卻開始惡化。兒子不肯與父母外出,亦不願跟他們溝通。后來,林先生轉換管教方針,減少與兒子談論功課,增加親子活動,甚至向兒子請教玩電子游戲的竅門。透過玩耍、游樂,父子關系更加親密,彼此的距離拉近了。數年間,兒子從游戲中學懂時間分配,成績逐漸進步,最后憑個人實力考入心儀中學。
非常爸爸護智障女日睡4小時
【香港商報网訊】實習記者葉鈴兒報道:觀塘apm商場於昨日父親節正日舉行親子活動,邀請一眾「非常爸爸」分享育兒經歷。有單親爸爸為照顧患有嚴重智障女兒,每日只睡4小時,曾想過放棄終因一個女兒一個擁抱打消念頭;亦有爸爸為了補償以往因為工作繁忙所錯過的時光,帶同女兒到臺灣以單車環島11天,創造與女兒的獨特回憶。
女兒一笑打消放棄念頭
觀塘apm昨日舉行「全港父子兵騎牛牛競技賽」,賽前邀請一眾「非常爸爸」分享經歷。今年37歲的單親爸爸李芝融獨力照顧患有嚴重智障的女兒彥泯,16歲的彥泯智力只相當於3個月大的嬰兒,加上患有吞嚥障礙,一不留神可能「濁親」致死,以至於李芝融每日只敢睡4小時,務求全天候看顧女兒。
他回憶指,女兒在5歲多的時候,曾經有次無故連續7天不停大哭,樓上鄰居忍不住大斥:「喊夠未!」他腦海隨即產生放棄的念頭,對女兒說:「不如我唔要你啦?」當時女兒突然停下來,抱著他笑,令他馬上打消念頭。為了讓女兒更早學習獨立,李芝融經常帶她外出做義工,接觸不同的人,看到女兒因此變得開朗,他表示非常欣慰。
帶3歲女臺灣環島11天
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黃鎮昌由於工作繁忙,長時間不在家,錯過很多女兒成長的重要時刻,為了補償,帶著3歲的女兒去臺灣以單車環島11天。他指,這次旅程令他發現原來女兒很喜歡與人溝通,又會將自己心愛的糖果分享給其他人,很多民宿主人將女兒的照片和故事分享到社交網絡,令她成為臺灣當地小小網絡紅人。他笑言,女兒在旅程當中一直為其加油,很少「扭計」,不開心的時候「買一個士多啤梨味雪糕就無事」,創造了只屬於父女兩人的獨特回憶。
而現場約10對親子參與第9屆「全港父子兵騎牛牛競技賽」,參賽親子各出奇謀,穿上超級英雄服裝到場競技,一同慶祝父親節,場面溫馨。商場亦推出多個優惠抽獎措施吸引消費,有食肆更推出父親節套餐,負責人表示,座位很快就被預約完,預計父親節生意比平日多達六成以上。
更生青年裹愛心糉孝敬父親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周偉立報道:一年一度父親節,不少人均喜歡跟爸爸到茶樓飲茶顯孝心,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權利。懲教署別有心思,上載一條短片——「不一樣的父親節」,從另一個角度,帶出受懲教青年與父親的故事。
終於了解「家」的意義
片中主角阿成直言,對父親又愛又恨,因反叛性格犯事難以自控,被判入更生中心。不過,在院所他學會自律,今年更親手包糉給爸爸吃。阿成爸爸認為,兒子「行錯路」自己亦有責任,現時只期待兒子期滿出來后可一家團聚。
阿成透過懲教署的「有糉計劃」,學會包糉并成功與爸爸提早共度父親節。他回想,因父親的嚴厲管教變得反叛,難以自我控制,其后更因違反感化令被判入更生中心,故一直對父親又愛又恨,幸經過院所訓練后,學會做事前先思考、分析,而且變得更有耐性,懂得控制,并且終於了解到「家」的意義。
阿成爸爸亦自責以往不懂處理家庭關系,沒有時間照顧兒子,致其走上歪路。現時看到兒子變好,十分感恩,希望兒子離開院所后,學以致用,成為一個出色的廚師,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