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兒童教育協會主席、香港文化教育交流協進會副主席 梁思韻
做好特殊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的重要議題,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各種特殊教育論壇,各地專家、教育工作者探討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如何幫助這群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根據香港平機會發布的《融合教育制度下殘疾學生的平等學習機會研究》,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Edu-cationalNeeds,簡稱SEN)可大致分為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自閉癥、溝通障礙、情緒行為問題、聽覺障礙、智力障礙(ID)、肢體殘疾、特殊學習障礙、視覺障礙等九類,其中特殊學習困難或稱為讀寫障礙的人數最多,約占SEN學生八成。
中學前是訓練黃金期
除了身體殘障或嚴重行為情況,一般成人未必可輕易察覺學生有特殊需要,需要進行深入評估才可識別。一些程度更輕,俗稱「砸界」的學生,他們在常規學校上課時,如果從未被識別出來,往往給標籤為「笨小孩」、「曳小孩」。只可嘆我們都錯怪孩子,在學校不斷制造失敗者。
大家的焦點也放在政府應增撥資源,做好特殊教育。但資源應如何分配?確實有不少文獻研究指出,中學前是SEN學生的訓練黃金期,到了青春期學生就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如能及早識別學童需要哪種類型的特殊教育,并加以專門訓練及治療,便可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從而協助他們提早適應或減低學習上的差異。
今年6月20日,我在《避免過早小學化》(見《香港商報》)一文中,期望免費幼稚園教育落實時在幼小銜接上多點著墨,避免外間以學術學習成果為幼童發展表現指標。而SEN學生往往學習表現比同齡學生落后,及早識別至為重要。小學與幼稚園學習模式及學習評估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及方法,如幼童能在小學前被發現有特殊學習需要,對其成長及將要入讀小學可作更好準備。
家長教育仍然困難
曾有不少教育工作者指出,特殊教育推行至今,家長教育仍然非常困難,現正走向兩極化,有些家長教育水平高,對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比較接受,覺察能力較高,大多願意配合或外出尋找資源協助幼童。另一些家長,雖然了解特殊學習需要不是新鮮事,仍然存在偏頗的想法。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曾在今年6月進行調查,近三成多被訪者誤以為自閉癥或讀寫障礙可靠藥物治療,更有六成被訪者不知發展或學習障礙與遺傳有關。家長是影響孩子最深遠的人物,如果家長未能了解小孩的發展障礙,延誤確診或錯過訓練最佳時機,往往造成壓力,從而影響雙方關系。父母應調節對子女的期望,如壓力太大,應先冷靜,以心平氣和的方式進行溝通。
除此之外,亦可發掘子女的優點加以引導,找尋適當的專業訓練及治療,以配合他們的特別需要。
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是一項極為艱辛的希望工程,特別是家長面對的壓力更是不言而喻。期望當局幫助家長及外間對幼童特殊教育有正確的理解,最終得益的必是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