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香港上市的新股,一般較易取得高估值,雖然反映市況暢旺下,新上市公司有望取得更高集資額,利用集資所得擴張業務。但同時,新股定價過高的問題卻浮現,一旦市場逆轉,即使新股在國際配售部分勉強「圍夠飛」掛牌,上市后亦會面臨股價長期「潛水」的問題。
市況暢旺下,不少新股管理層均「膽粗粗」,期望取得較高估值,抬高集資額。保薦人或會苦口婆心,規勸管理層不要過分進取,但為了心存「厚道」,或為了自身投行的生意,踏入關鍵時刻每每「松手」放行,導致不少新股上市后,股價持續低迷。
2009年上市的中國中冶(1618)就是經典例子。中國中冶的業務包括工程承包、資源開發及房地產開發。雖然今天受惠「一帶一路」及中企「走出去」兩大利好概念,極具投資價值,但管理層當時極為進取,以預測市盈率26倍上市,結果上市當天即跌破招股價,按昨日收報3.69元計,仍較上市價6.35元「潛水」42%。故此,在當下火紅年代,散戶投資較高PE的上市新股時,須留意管理層是否過分進取,并當心他們會否於上市后趁高減持股份,以免在股價「插水」時任人魚肉。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