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專車司機瘋搶本地牌 廣州車牌飆至27000元

2015-06-29
来源:南方都市報

  廣州個人車牌拍賣瘋狂再現,本月粵A牌成交均價再創新高,沖破2.7萬元。4S店里最近停滿了等待上牌的新車。有分析認為,本次車牌價格大漲與專車司機急于搶購本地車牌有關。大量掛粵E、粵S等外地車牌的專車扎堆廣州,而廣州限行政策可能在近期落地的預期,推高了對粵A牌的需求。不過,一旦官方約租車平臺 “如約”上線,則可能令所有私家車無法再掛靠在各專車平臺上載客,那么高昂的車牌投資就將面臨風險。

  刷單產業鏈

  電商賣家的刷單交易還未得到妥善解決,而這一作弊行為又出現在了專車領域,這與目前打車應用頻繁推出針對司機的獎勵措施有著直接關系。

  以Uber人民優步為例,6月1日之前激活的北京地區司機,每完成一個訂單便可以獲得1.8-3.2倍的車費獎勵。每周在高峰時段完成20個訂單,則可以獲得300元的額外獎勵,完成訂單最多的100名司機,能夠再獲得400元的服務獎勵。

  北京商報記者檢索發現,淘寶上存在大量針對Uber的諸如“自動跑單模擬行駛”、司機賬號白號、專業教程等系列專車刷單產品。

  一位售賣“打針”(刷單)專用手機的賣家介紹道,“待售手機均已安裝Uber‘打針’軟件,只需要簡單操作就可以改串號,足不出戶就能拿到補貼”。據悉,這一定價為3000元的“手機軟件套裝”可以把車子隨意定位,也可以移動車子刷行程。不過,上述賣家不承諾毫無風險,他介紹:“用的人多了也會有被封殺的危險。”

  當被問到收入如何時,該賣家表示,自己是杭州Uber司機,3個月刷單已獲20萬元收入,并且未被封號。

  專車司機小趙(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現在很多司機的QQ群和微信群都會有人販售這樣的設備,雖然自己也眼紅過,但由于聽聞其他司機因少量刷單被封號并沒有嘗試。

  北京商報記者根據關鍵詞查找,至少有500個專門探討刷單的QQ群,其中有很多群的人數已上千,這些群有的以販售設備為主,有的地方群則以互助刷單為主,分工明確已形成體系。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認為,司機刷單的行為違反了其與企業之間簽訂的合作協議,這是一種違約行為,根據涉及資金和手段的程度也有可能構成犯罪。

  Uber有多冤

  有利可圖造成刷單如此盛行,而這同時也將使企業受到直接損失。為此,企業也在不斷加強監督。滴滴方面稱,對于刷單的司機,第一次查到將封號3天,第二次封號15天,第三次永久封號。Uber方面也表示,除解約、封號等措施,將不排除通過法律途徑維護企業權益。不過,即使企業態度強硬,刷單現象仍然屢禁不止。

  更值得注意的是,Uber涉及刷單的現象更多一些。有消息稱,Uber每日訂單量中刷單占據了30%以上,而每日被刷走的金額幾乎上千萬元。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查找刷單產品及刷單群,發現Uber出現的次數的確更多。一位刷單產品商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設備可以提供更多軟件接單,不過更推薦Uber”。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旭解釋道,Uber之所以被刷單司機看重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并非采用國內普遍的搶單模式,而是根據訂單距離遠近進行半強制的派發。這種模式在用戶體驗上得到了強化,但給了刷單者鉆空的機會。

  事實上,刷單從另一角度上看似乎也為訂單量的增長做了助攻。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在5月底曾對外表示,“Uber每日在中國市場的訂單量逼近100萬單,相當于6個月前Uber全球業務總量”,過去一個月Uber在中國創造了6萬個工作崗位。

  這一數據不僅面臨刷單陰影,也遭到競爭對手質疑。滴滴快的董事長兼CEO程維曾披露,自5月以來,滴滴快的每日專車訂單數從100萬增至300萬,“規模達到中國排名第二競爭對手的10倍,以及該競爭對手全球規模的至少3倍”。按照滴滴快的這一數據,Uber的日訂單數最多30萬。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分析人士直言,Uber在此節點上高調公布訂單量直接原因在于其正在進行的新一輪融資。訂單量中水分很難摸清,因此也撐高了運營數據,其融資受到刷單影響的程度也非常小,反而可以收到投行追捧的效果。

  近日,有消息稱,Uber即將完成20億美元的信貸融資。在最新一輪融資中,估值很可能達到500億美元。此外,Uber還向投資者發行了可換股債券。可見,Uber在做上市前的一切資本運作。

  跳不出中國式補貼

  除了巨額融資的消息,滴滴快的投資方高瓴資本投資Uber也引發了業內人士更多的猜想。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尚沒有合并那樣夸張。但有知情人士透露稱,Uber欲在中國成立獨立公司。

  事實上,Uber在國內市場一直是業內外關注的熱點。近期就經歷了刷單風波、神州專車“針對性”的廣告影響而受矚目。因此,坊間不少人對Uber在中國市場發展前景的隱憂表示擔心,認為Uber在無法控制刷單現象的前提下,大量燒錢參與市場競爭以保障地位很困難。

  另一方面,滴滴快的融資的步調也并未減緩。就在Uber透露出融資消息的近日,滴滴快的表示,15億美元的融資目標將在5天內獲得超額認購。二者你追我趕的勁頭也讓國內專車市場緊張的氣氛更加凝重,補貼大戰也仍將持續下去。

  雖然面臨強大的競爭對手,Uber高管依然保持信心。“對Uber來說,接下來的幾個月,亞洲將會成為比美國還要大的市場”,Uber駐香港主管吉爾曼日前指出,中國以及整個亞洲地區行業發展前景樂觀,Uber仍在中國內地市場積極探索。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表示,Uber將中國視做美國以外最重要的市場,因此投入的精力也很大。但從此次刷單事件來看,其仍面臨本土化的問題。也就是說,“若要適應國內市場,滿足用戶需求順應監管,Uber跳不出中國式市場競爭”。

  顯然,刷單造成的是直接損失,技術與監管只是控制刷單現象的一部分措施,模式的漏洞才是需要解決的部分。保留原有重用戶體驗的模式,還是調整為與競爭對手相仿的司機選擇權更多的模式,需要Uber考慮中國本土市場情況再來定奪。

  畢竟,在中國市場曾經有谷歌、eBay、亞馬遜等敗陣,Uber克服水土不服卸掉優越感,立足市場的挑戰仍然很多。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