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八周年,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举行大型表演及启动礼。
昨日是香港回歸祖國18周年紀念日,全港慶祝活動豐富多彩,一派慶回歸的喜悅。回首回歸18年,香港在政治、經濟、法治、社會、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這完全有賴於「一國兩制」這個深厚的生命根基成功落實,是在國家支持之下,由全港市民共同努力打拚而來的成果。雖然過去一年經歷了激烈政治爭拗,又因為反對派議員綑綁否決2017年普選方案,令香港錯失了重大的發展民主的機遇,令人痛心遺憾,但也進一步說明了香港的未來,必須在全面正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下向縱深進發,才是解決本港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發展中種種問題和困難的正道。當前香港進入「後政改時代」,須直面發展的現實問題,重新聚焦經濟民生,特別是要抓住香港在「一帶一路」及國家「十三五」規劃的大好機遇,發揮獨特角色,推動兩地合作,參與國家深化改革進程,善用國家發展成果,增進港人福祉。
回歸以來,香港風雨兼程,挑戰和考驗接踵而至。在中央鼎力支持下,香港一一克服困難,推動經濟平穩發展,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國際影響不斷擴大。特首梁振英昨舉例指出,香港只是一個城市,但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入和輸出,都排名第二,流入是1030億美元,僅次於中國內地﹔輸出是143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再次印證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重要地位。事實也充分說明,「一國兩制」正是香港發展的最大優勢,只要用對了、用好了,就能保證香港立於不敗之地,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當然,香港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過去一年,全港上下投入大量的注意力在政改上,而反對派掀起激烈政爭,各種不合作運動,以至衍生蔓延激進思想,違法佔領,令社會對立尖銳,減少了包容,損及了和諧,加劇了內耗和撕裂,最終反對派一手扼殺普選,令港人普選夢碎。這一切,正正說明香港社會有人仍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及基本法認識模糊及理解片面,部分港人及政治團體,甚至站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對立面,言行出位,希望香港所謂「完全自治」,並以極端行動反覆挑戰「一國」底線,以致香港紛爭四起、問題百出。政改沒能修成正果再次證明,若是「一國兩制」的路走歪了,全港人人皆輸。
俱往矣,香港是時候從政爭抽身了﹗如今還有更重要的發展經濟要做,房屋和貧窮等民生問題要處理,要讓最多市民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這需要香港最大程度發揮「一國兩制」的雙重優勢,未來加強與內地合作應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戰略。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等重大戰略中,本港在貿易、物流、工商專業服務和金融業等方面,有先天優勢,須主動抓住機遇,順勢而上,積極找尋介入之機,借力而為,繼續擔當應有角色,發揮投資者、仲介者和支援者三大功能,從而提升香港自身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社會各界亦要支持和配合,少些爭拗內耗,多些踏實做事,香港必然前程似錦,永葆東方之珠的光芒。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